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不外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一切真理都有阶级性;第二种认为有的真理(指一般社会科学的真理)有阶级性,有的真理(指自然科学以及语言学、逻辑学等真理)没有阶级性;第三种认为一切真理都没有阶级性。我是持第三种看法的,我认为:真理是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阶级性的。下面围绕讨论中主要分歧之点谈四个问题。一、真理究竟是主观范畴还是客观范畴? 我在去年八月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提出了真理属于客观范畴的看法,许多同志表示不同  相似文献   

2.
当人们在探索、把握、创造美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会碰到美和审美意识的阶级性、时代性、民族性等问题.美和审美意识是有鲜明阶级性的.这在前面已有一些论述,这里再作一定说明.我们知道,当人类步入阶级社会后,由于阶级的出现,社会各个领域都染上了阶级色彩.比如以人们熟知的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为例,尽管作者施耐庵在世界观上存在复杂性,小说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但这部书的主要倾向还是歌颂与同情农民战争的,书中展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描绘了北宋以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为代表的农民武装,不畏官府,不怕强暴,杀富济贫,替天行道,他们叱咤风云、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和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术界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有一种意见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共同人性寓于阶级性之中,只能通过阶级性表现出来.我认为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尽管它也承认阶级性之外还存在共同人性,但绕了一个圈子,实际上还是没有跳出“人性=阶级性”的公式.本文想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见解,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4.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当前的教育革命呈现出一派生气盎然的新景象,教育学大寨、学朝农的热潮正在蓬勃发展,我们工农兵学员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但是,在我们工农兵学员队伍中也还有人存在着一些错误思想,如:出身好,根正苗红,进大学多学点专业,政治可少学或以后再学也不迟,反正三年两载变不了,就是其中一例。在这种“自来红”错误思想影响下,这些人不关心政治,不注意思想改造,埋头钻业务。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5.
在“四人邦”控制文艺的时候,流行着这样一个公式:“典型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这是从江青炮制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记要》里的一句话脱胎出来的。“四人邦”的御用写作班子丁学雷秉承其主子的旨意,使劲地鼓吹过这个公式(见一九七○年五月八日《人民日报》文章《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典型》)。他们还利用当时所控制的报刊,组织文章,大力宣扬这个公式,拿着大棒和帽子宣布:谁要是不承认“典型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谁就是站在“剥削阶级立场”坚持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典型论(例如一九七二年五月十二日《人民日报》文章《从塑造典型看阶级论与人性论的斗争》)。这种靠文化  相似文献   

6.
学报1979年第三期刊载了孙显元同志的文章——《评真理有无阶级性问题的讨论》.该文主旨在于阐明真理本身没有阶级性,但又还有阶级性的一面.读了颇受启发,不过基本观点不敢苟同,特提出几点商榷意见. 一  相似文献   

7.
一、警示类ENTRANCE入口EXIT出口PULL拉PUSH推ON开OFF关NOSMOKING禁止吸烟NOPHOTOS禁止拍照NOPARKING禁止停车NOADMITTANCE禁止入内NOTURNING禁止转弯SOS呼救信号二、邮递类LETTERBOX邮箱ORDINARYMAIL普通邮件EXPRESSMAIL特快专递AIRMAIL航空邮件REGISTEREDMAIL挂号邮件三、时间类BUSINESSHOURS营业时间OFFICEHOURS办公时间A.M.上午P.M.下午B.C.公元前A.D.公元四、旅游类BOOKINGOFFICE售票处TRAVELSERVICE旅游局INFORMATIONCOUNTER询问处MONEYEXCHA…  相似文献   

8.
衢州市实验小学宋小飞老师撰写的《说明文的作业设计思路》一文,对提高说明文作业的实效性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不过,文中引入诗句、歌词来辨别说明方法的思路,笔者认为值得商榷。宋老师的设计抄录如下:唱一唱,读一读,想一想,下列歌词和诗句中分别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2.时钟每天转了一千四百四十圈,我的心每天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A1):37-38
诗歌是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明珠,由于其短小的篇幅能够呈现给我们无限的内容,让我们为中华文化的这种诗歌魅力所折服。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诗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诗歌的阅读,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美感。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诗歌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师会从对读音和停顿的训练、词语的品读训练以及对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的分析这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并不能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充分感受到诗歌所蕴含的美感。本文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探究如何使诗歌阅读教学的美感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体现,让学生在诗歌当中不仅体会到诗歌的文化魅力,还能有美的享受;让学生通过诗歌阅读提升自身的诗歌鉴赏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
雷达 《中学教育》2007,(3):41-42
记者到瑞典工作以后曾采访过很多人,但全部使用汉语来采访一位瑞典人倒是第一次,而且他在汉语上的造诣要比包括记者在内的很多中国人都高出很多。在做采访准备时,记者得知他“十几年前得过结石,痛得厉害,不能站、不能坐、不能躺,就弄一个摇椅,一开始痛,就拿《庄子·秋水篇》来读,以减轻疼痛……”这位对中国文化如此痴迷的瑞典人就是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  相似文献   

11.
学习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不仅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基本观点,还要掌握马克思观察问题的方法。当前,在美学研究中,掌握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固然重要,但掌握马克思观察问题的方法更为迫切,更有助于美学研究的进展。本文就马克思关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劳动创造美  相似文献   

12.
所谓课堂教学美,是指具有审美潜能的师生与具有美的潜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一种能引起师生心灵愉快的和谐状态,就是在教学中运用美的方法和手段,借助语言、案例、情境等素材,以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美的艺术、美的生活、美的创造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成为学生欣赏美、体验美、享受美的过程,在轻松愉快、积极向上、幸福踏实的良好心态中学习知识,获得能力,从而提高教学实  相似文献   

13.
把一片玻璃片四角用线固定,吊在弹簧秤下面,此时弹簧秤读数即为玻璃重量。若将玻璃面水平地接触水面,玻璃片就贴附在水面上,当向上提起弹簧秤使玻璃片逐渐离开水面,弹簧秤的读数将大于玻璃的重量。这个实验向我们说明了什么呢? 文献[1]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液体分子和固体分子有引力;而文献[2]则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水分子间有引力。笔者认为这个实验不能说明是分子间引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我们知道,劳动是同制造工具一起开始的,如何创造工具和使用工具?这就要求成年人对儿童作一些指示,这就是教育的开始。随着人类劳动的日益复杂化,教育的内容日益复杂,作用也日益提高。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为了免于饿死,免于被猛兽伤  相似文献   

15.
家长问: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李老师答:不用怕,这里有几个小妙招,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努力,要好好记住哦!首先,在学习前,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将自己的玩具、图画书等收起来,把要用到的学习用具准备好。家长应尽量排除无关事物对孩子学习的干扰,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告诉孩子先把上厕所、喝水等事情处理好,等会儿学习的时候才能更专心。  相似文献   

16.
夏夜与友人闲谈,发现近几年文化界出现了一批青年作家,科技界出现了一批青年科学家,高教界出现了一批青年教授,理论界出现了一批青年评论家,普教界呢?不要说一批,恐怕连一个青年教育家也没有?是否普教比较特殊,非要到老才能成家?  相似文献   

17.
《老年教育》2015,(3):63
老中医教你——《90天根治耳聋耳鸣》,告别无声世界西药扩管、中药活血、滴耳油(液)……为什么您依然难逃无声厄运?传统治疗都是通过强行扩张血管,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听力一直恶化的问题。"久鸣必聋,久聋必痴",是传统耳病治疗方法延误病情的真实写照。如果您正被耳聋耳鸣所折磨,建议您阅读一本科普奇书——《90天根治耳聋耳鸣》,让您不花钱,少受罪、多听30年!《90天根治耳聋耳鸣》由我国治疗耳病奇人——王汉高教授,历时40余载的临床研究成果编撰而成。本书是在《黄帝内经》和800年前名医、金元四大家之——李东垣创立的"肾气  相似文献   

18.
<正>看来即使是熟悉的景物,要想 写好,也不是件容易事。记得吗? 强强两次描写院子都捅了不小的娄 子,几乎被困住呢!这一次,强强 不想再写整个院子了,因为中午要 去大姨家做客,要是"历史重演",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