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妈祖林默从一个民女转变成为万民敬仰的海上女神.其原因就是妈祖代表着立德、行善、大爱、和合.近年来,妈祖文化的传播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国家的高度重视到地方区域信仰的氛围日益浓烈.莆田秀屿区是妈祖的诞生地,也是妈祖羽化的地方.这里的妈祖文化传播在整个妈祖文化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妈祖民俗文化是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妈祖民俗的内容和内涵是妈祖民俗保护性开发的前提,它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口承语言民俗等,内容丰富,地域特色鲜明.文章在分析妈祖民俗旅游表述不和谐现象的基础上,指出保护妈祖民俗的本真性是妈祖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保证,同时提出保护性开发妈祖民俗旅游的五大措施.  相似文献   

3.
"妈祖信俗"的申遗成功是妈祖文化正式成为全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标志,而妈祖祭典则是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弘扬妈祖文化的特殊使命。妈祖祭典历经千年,其文化元素极其丰富,包含了建筑、哲学、宗教、艺术、礼仪等。在现代文化旅游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妈祖祭典文化元素还可以在品牌、语言、生态和教育文化元素方面进行再造和创新,以有助于祭典更好地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4.
以湄洲妈祖服饰为研究对象,阐述妈祖不同服饰的来源、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探讨妈祖服饰文化的成因,分析湄洲岛妈祖服饰文化的开发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林立新 《莆田学院学报》2012,19(6):11-14,32
立足妈祖文化各领域产业开发现状,从政策、地缘、人源、闽台体育交流四方面分析妈祖民俗体育文化开发机遇,提出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开发思路及政策和措施,延伸和创新妈祖文化产业,以达到弘扬妈祖文化与民俗体育产业发展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6.
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境内妈祖宫庙众多且分布广泛。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使得这些妈祖宫庙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妈祖宫庙方面,也存在一些与他处有别的特色,研究这些特点和特色对进一步弘扬莆田妈祖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妈祖崇拜是中华传统文化语系内重要的组成部分。妈祖信仰的起源地湄洲岛的巨型妈祖石雕像是妈祖文化的一个新"地标"。其异于传统的新形象,也传达出妈祖文化所衍生的由迷信崇拜到文化遗产的象征意义转移。湄洲岛巨型妈祖雕像的创新性体现在雕像外造型的现代化塑造与新时代文化表征的彰显。  相似文献   

8.
简述目前海内外妈祖宫庙管理模式的现状。结合实例,对各种妈祖宫庙管理模式的优劣性进行分析,最后探讨妈祖宫庙不同管理模式的选择与提升问题。  相似文献   

9.
检视千百年来妈祖信仰的起源和传播,我们可发现由民间祭祀而渐由官方主导,再由官方回归到广为民间崇祀的循环发展轨迹。尝试探讨各阶段的妈祖信仰轨迹,并借相关案例,通过对本土化妈祖信仰传说与在地特有的相关仪式庆典之举行、妈祖信仰善书(含经典)于本地的刊行与流传,以及妈祖精神之传扬近况,阐述其于马、新两国之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莆田学院学报》2015,(3):15-17
简介湄洲妈祖祖庙供奉神祇的主要建筑,归纳妈祖陪祀神的五个主要神灵体系,最后分析湄洲妈祖祖庙陪祀神体系的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11.
汤显祖贬谪徐闻期间曾经游历过海南岛,在他此期的一些诗作中有许多对海南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及历史文化的生动描绘和独到感受,尤其可贵的是,在描写中表现出了他对海南少数民族的尊重与友善态度。这一人生经历对汤显祖后期的戏剧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邯郸记》中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2.
粤、桂、琼、湘四省区灵长类动物分布及地理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四省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区域,本区域分布有8~9种灵长类动物,是我国灵长类主要分布区之一.在本区所分布的灵长类动物中有6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一种及两个亚种为本区所特有,在这9种灵长类动物中现存数量最少的是黑长臂猿,仅约20只左右,现存数量最多的是猕猴,大约10000只,其它几种的数量都为几千只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在华南地区开展的猕猴、叶猴、长臂猿等研究及其它野生动物调查结果,对本区内的灵长类动物分布等综述报道,为制定本地区灵长类动物整体保护策略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一、闻人迁徙入广东省及福建闽南方言的传播;二、闽人迁徙海南省及福建闽南方言的传播;三、闽人移民入东南亚与闽方言在东南亚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梁隋间,以冼夫人为首的高凉冼冯势力鹤然崛起,在岭南占据重要地位,然至唐中叶后其后裔势力骤衰。分析原因,认为除政治斗争外,其兴衰还与高凉交通地位变化,东晋以后历次人口大迁移,俚汉融合及其对粤西、海南的开发与争夺,海上贸易通道变化等史地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广东、海南两省的蝗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记述广东、海南两省蝗虫120种和亚种及其分布,对一些种进行了订正,对主要危害种类作了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比较、分析鲁、粤、琼、宁、苏五省区提出的高考新方案的基础上,总结其特点、共性及存疑问题,并进一步深入思考今后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从16世纪末法国天主教开始进入越南,到19世纪末法国把云南和两广地区包括海南岛在内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天主教始终扮演着法国政治经济侵略先行者的角色。近代法国环北部湾殖民经济圈的最终完成,很大程度上基于天主教在印度支那根深蒂固的影响和对广西的控制。法国人在环北部湾地区的这种具有明显的政治、宗教、思想文化和经济综合控制的特点,也使得近代环北部湾地区被强权入侵时,在商贸活动、人口迁移等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获得了多元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综观一千多年以来有关冼夫人的事象,在粤西茂名和海南等地早已逐渐形成了以亲缘、神缘、地缘、物缘、业缘为网络的冼夫人文化。长期以来,许多人对它缺乏自觉的认识,并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和用场。但一经从茂名明确提出和广泛宣传,它的发展和传播迅猛异常,高潮迭起,对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名市将起着重大作用。这种富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进步文化,值得人们深深挖掘和弘扬。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新课程下的高考在广东、宁夏、海南、山东、江苏等省实施。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师生对2008年新课程高考总体上予以积极肯定,对高考新方案中的诸多新做法表示赞同。同时,其中可能影响高考公平性的因素是师生担忧的重要问题。学习科目过多的压力、对创新能力培养和考查的要求、教材版本多样化后试题难度的评价不一、试题背景材料选择的城市化倾向、综合能力测试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科目设置等,引起师生广泛关注,成为新课程高考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薜荔是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的一种常见植物。它既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也是民间制作“凉份”的正宗原料,同时,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本文就薜荔的生物学特性、物候学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