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出场描写历来为人称道,主要人物写法的摇曳多姿、绝不雷同自不必说,单是对伴随主要人物左右,处于“陪宾”地位的婆子、丫鬟的叙写也各各有别,似淡笔带过,却大有讲究,真正起到了以“陪宾”衬”主脑”的作用,不可小视。黛玉进贾府见到的第一个主要人物是贾母。我们且看作者是如何写贾母身边的仆从的。这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黛玉初见贾母时,黛玉尚未进屋内,只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和性别研究以及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以贾母、贾元春为中心,跳脱出人物单纯的生物性别,重点把握人物更深层次上的社会性别,对人物的性别视角进行多方位地解析,深刻探讨、重新阐释了《红楼梦》中众多女性形象身上特殊的文化意义,并在特定角度概括了《红楼梦》中女性的男性气质,这一超越人物所处时代的人格特征揭示出其超越生物性别的独特性,并从而展现了作者曹雪芹卓越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创作。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描述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其中人物出场的描写尤为精彩.文中在作者的精心处理之下,对贾母、王熙凤、贾宝玉这三个人的出场描写,显示了其高超的写作技艺.  相似文献   

4.
郭浩 《丹东师专学报》2008,10(1):114-119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是很会讨贾母欢心的,贾母似乎也很喜欢薛宝钗。但是当换一个角度再来审视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二人相与甚欢的材料时,却有许多证据都表明薛宝钗其实并没有真正得到贾母的喜欢,贾母也一直在对薛宝钗进行着排挤甚至打压,她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如小说表面上描写的那样和谐美好。弄清楚这层关系,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去揣摩《红楼梦》中微妙的人物关系,更好地去体会作者“字字看来皆是血”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5.
在《到灯塔去》中,作者从女权主义视角着力打造了两个女性人物——拉姆齐夫人和画家莉丽.布里斯科。前者集中了博爱宽厚、甘于吃苦的女性气质,后者体现了作者独立自尊、知性超脱的女性观念。这两个人物的精神世界构建了一座理想的20世纪女性的精神小屋,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现状的独特反思及其独到的美学观和人生观。虽然这座精神小屋由于设计者伍尔芙本人特殊的生活环境和脆弱的身心条件,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但它浓缩了英国上层中产阶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段动荡时期的精神世界,反映了英国的社会和文化,蕴涵着作者的社会历史感和对两性身份与创作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6.
<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的出场各不相同,各得其妙.先看人物的出场描写.贾母是"迎"出来的.贾母在贾府中地位最高,又是黛玉最亲近的人,黛玉进贾府第一个该拜见的当然是外祖母,而贾母出场不报姓名,未明身份,由黛玉认定,正如评者所云"文约而意奇",在等级森严的贾府哭声中迎客的惟有贾母才能如此.邢、王二夫人,表嫂李纨是"随"出来的,按照封建的礼教家规,儿媳妇平时要在婆婆面前侍候起居,贾母出场带出邢、王二夫人,孙媳妇李纨,合情合理.作者对他们的介绍一笔带过.……  相似文献   

7.
《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两个家族塑造了凯瑟琳、凯蒂与伊莎贝拉三个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三个人物均通过自己的方式,追求爱情、自由与独立的自我,反叛父权制婚姻和社会压迫,展现出十分强烈的现代女性思想,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女性的真实地位。这部小说融入了作者的独特思想情感与人生感悟。文章基于现代女性思想解读其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8.
曹雪芹是一位擅长于运用对比与衬托手法刻划人物形象的高手 ,他能够使性格不同的人物在对比中显得更加不同 ,也能使性格相似的人物在对比与衬托中显出明显的差异。平儿与袭人的身份相对于主子而言均是奴才 ,且两人同样是温柔、和顺的 ,可平儿的柔顺中透露出善良和正义 ,柔得令人怜 ;而袭人的柔顺中表现出世故和媚骨 ,柔得叫人厌。袭人是甘心做奴才的奴才。她本来是贾母的婢女 ,因贾母担心宝玉身边没有竭力尽忠之人 ,遂将袭人给了宝玉的。谁知 ,“这袭人也有些痴处 :服侍贾母时 ,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 ;如今服侍宝玉 ,心中眼中便只有一个宝玉…  相似文献   

9.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通过林黛玉的见闻,让《红楼梦》一书的主要人物纷纷登台亮相,但由于作者的笔法高超,全文读来丝毫不乱,人物形象各具情态,显得摇曳多姿,异彩纷呈。尤其三个主要人物——贾母、王熙风和贾宝玉的塑造更是体现了作者的生  相似文献   

10.
一聊课题师:伸出手来跟我写课题。从课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中有两个人物——"凤辣子"和林黛玉。齐读课题。(生读)师:文中还有一个人物是——生:贾母。师:有同学读过《红楼梦》吗?这个填空能不能做?(出示)"凤辣子"贾母林黛玉文中的母亲刚刚去世,她的外婆  相似文献   

11.
《宝玉挨打》节选白《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的一篇重要精读课文。宝玉挨打是全书的第一个高潮。儿子挨打这本来是一件极其普通的家庭事件,但作者写来却极不平常。在这一节中,他几乎让书中所有主要人物全部出场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往往只注意对宝玉、贾政、王夫人、贾母、王熙凤这些主要人物的分析,却忽略了对聋老婆子这一形象主题意义的开掘。  相似文献   

12.
虎妞和小福子是《骆驼祥子》中两位女性形象,作者把两位女性放在不同审美形态的强烈对比中:一个丑陋;一个俊俏;一个粗野、俗气;一个温柔;一个不惜手段成全自己;一个不惜牺牲自己为了别人。这样,从出身到性格,从外表到心灵,互相映照,互相衬托,在不同的审美形态的差异和比较中,每一个独特的性格都表现得鲜明、突出。作者采用对比方法刻画出这两个人物,既塑造了现代文学史中两位女性形象又突出了祥子的性格,同时也寄托了作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一文,人物出场描写,文字精彩,为人称道,毋需赘述。而其中单就人物外貌描写而言,可谓匠心独运,有着无穷艺术魅力,颇堪玩味。林黛玉投身贾府,这位“绛株仙草”现身,是为贾府上下注目,黛玉首次亮相在贾母众人面前,作者却没有去描写她的外貌形象。这是为何?黛玉年幼丧母投靠贾府,一路舟车劳顿,终于见到了外祖母,一种找到依傍的感觉油然而生;贾母见到外孙女,自然想起女儿贾敏早亡,对黛玉的怜爱之心倍加,祖孙两人见面,此时难免抱头痛哭。可想,这时作者是不可能腾出笔墨去写黛玉“形…  相似文献   

14.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语言大师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第三回。在黛玉初进贾府,刚入贾母房间,作者就把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组织起来置于一片哭的海洋中,其中有贾母、黛玉、宝玉的一类哭。也有王熙凤和王夫人等人的一类哭。作者用简约的文字,通俗的词语,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哭,进而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人物各自不同的身份和个性。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成功地塑造了几百个人物形象,许多主要人物都在节选自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中陆续出现。作者把他们推到“舞台”上出场亮相,使读者初步了解他们的性格。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对人物的行动、表情、言谈、肖像、心理等性格化的细节描写来完成的。小说通过贾府上下迎接这位从苏州来的小客人——贾母的外孙女林黛玉的描写,让众多人物登场。从贾母第一个出台到宝玉最后一个亮相,人物登场先后适宜,描写译略得当而且出场方式多样。贾母是“迎”着出来的;邢、王二夫人和李纨是伴随而出;迎春姊妹是被请后“簇拥”而出。凤姐和宝玉两人出场的共同特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所不同的是:凤姐是笑话声,宝玉是脚步声。  相似文献   

16.
《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作者从多个角度对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描写.作者的女性意识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紧扣伍尔夫女性主义的写作手法,从人物的话语,人物在作品中的角色,以及人物的价值观三方面对《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杜十娘和莘瑶琴是冯梦龙笔下的两个重要女性人物,两人都是名妓,在容貌、地位、性格各方面都很相似。两人都渴望从良,但因为两人选择的结婚对象不同,导致结局也截然不同。选择商人的百年好合,选择贵族的投江自尽。作者用这两个人物来表现对等级观念的不满,传统的观念在冯梦龙笔下被颠覆。  相似文献   

18.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学生了解《红楼梦》的最佳篇章之一。历来论者多谈其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刻画,而忽视了两个重要人物:贾母和王夫人。先说贾母。《红楼梦》第三回中,涉及贾母的,我们主要应注意三处语言描写。第一处:"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  相似文献   

19.
作为莎士比亚的经典巨作之一,《哈姆莱特》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及讨论的对象。其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为读者呈现出了精彩绝伦的画面。然而剧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多为男性,大多数学者关注的焦点多是以哈姆莱特为中心的男性人物。在这个剧本中,女性人物出场不多,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形出现?为数不多的女性出场在这个剧本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本文以女性人物为中心,将剧中出现的两个主要的女性人物:王后和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亚,结合剧中情节、时代背景及作者个人经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韩琦 《华章》2012,(27)
在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中,主要写了两个女性人物:驹子和叶子,她们与小说中的两个男主人公岛村、行男存在着感情上的纠葛.对于他们四人的感情纠葛,作者并没有花太多的笔墨,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寓意更深的人物刻画上.本文从小说的作者对驹子和叶子的人物刻画上着手,来探究她们两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