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宁 《河南教育》2015,(3):49-50
我特别喜欢读书,也总是带学生一起读书。记得初任教时,每当教学任务完成的时候,我就会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以示鼓励;每当读到一篇触动自己的文章时,我也会在课堂上读给学生听。1998年的春季,我有幸聆听了窦桂梅老师的一节主题为"朋友"的课。她将课外文章拿到课堂上品读。我才发现原来在课堂上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教材之外的内容。于是,我开始将一些美文带到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赏析。2006年的8月,潍坊市教育局推出"语文主  相似文献   

2.
<正>从小我就特别喜欢读书。因为父亲是一名教师,学校图书室就成了我童年的天堂。也正是因为读书多的缘故,小学、初中阶段,我的习作很多时候都成了班里的范文,课堂上,老师经常会将我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这是我特别引以为豪的事情。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我仍保持了阅读的习惯,同时,还经常将自己觉得很美的文章在课上朗诵给学生们听;学生习作时,我也会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动笔,然后将下水文展示给他  相似文献   

3.
有些老师常抱怨:"为什么我的学生在课堂时不会出错,偏偏在考试时出错呢?"对这个问题,我也常常陷入深深的思索中。经过不断思考及课堂观摩,我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根本没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就是说学生想在课堂上出错也没机会。既然没机会在课堂上错,那就只能错在考试上了。其实我发现,只要能给学生一个支点,便可以培养四种能力,下面,我以《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敢于给时间,为学生寻找思  相似文献   

4.
导语设计     
[案例 ]上大学时 ,心理学老师曾经形象地给我们讲了有关反射的知识 ,新异动因引起无意注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老师特别告诫我们将来当老师 ,如果外表有一些变化 ,就在上课前到教室走一圈 ,提前让学生适应 ,以便上课时不至于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工作刚刚开始时 ,我谨慎地按照老师的告诫去做 ,即使这样 ,有时面对同学们的小声议论 ,也很不自在。几年工作下来 ,我觉得不然 ,有时偶尔给学生点“刺激” ,引起注意 ,反倒使他们兴奋 ,教师由此适时引到课堂内容 ,也是一个特别的导语。例如 :我讲《春》这一篇课文时 ,我在讲课头一天特别作了…  相似文献   

5.
记得有一篇学生日记,是这样写的:“当我烦恼时,我就会听音乐和唱歌,心灵上那把烦恼的锁,不用钥匙就解开了。因为我喜欢音乐所以我也喜欢音乐课,可是音乐课上,我也希望老师能够弹奏好听的歌曲给我们,上次欣赏《牧童短笛》我好希望老师能弹给我们听……”  相似文献   

6.
名师之死     
我经常会为我的工作而感到骄傲。在这个星球上,我是一名伟大的教师,负责这个星球的幼儿启蒙教育。我总是能给我教过的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我教过的学生中不乏有成就者,星球最高议会的2000名议员中就有5名是我的学生。他们还时常来看望我,我也会给他们讲他们小时候的事。今年我已经是快70的人了,但我很喜欢孩子,喜欢他们稚嫩的眼神,看着他们无忧无虑地一天天长大,我也会觉得很快乐。然而就在我70岁生日时,我意识到我将会失去这份快乐。就在那全球闻名的八星级酒店,我和我的议员学生们在空中漂浮着的K-108房一边欣赏夜空一边交谈。有报…  相似文献   

7.
在听写生字“鸟”后,我发现学生写第一笔撇太长了,超过了第四笔竖折折钩。我把学生的错字写到黑板上,让学生观察错在哪儿。学生很快就抢答,头发太长了,把眼睛遮住了,要给它剪头发……是的,在学习生字时,我把此字作为象形字来教,帮助学生记忆。如第一笔撇就像小鸟的小嘴,也像是小鸟头上的头发,中间的一点就像小鸟的眼睛,最后一笔就像小鸟的尾巴,我还提醒过学生要注意撇不要太长。当时就有学生说写太长了就会把眼睛挡住,会看不见。我表扬这孩子很聪明,说得很好,让学生在写作业时特别注意不要把撇写得太长遮住眼睛,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记住。时…  相似文献   

8.
溃败是什么‘颜色'?我问。黑色。有人大声回答。刚答完,学生情不自禁大声笑了,我也被逗乐了。这是我在讲一道关于词语的感情色彩的题时引发的笑话。我给学生解释了什么是词语的感情色彩之后,担心他们不理解,就捎带说了一句:  相似文献   

9.
给一片天空就有翅膀来飞翔,给一方土地就有大树来扎根,给一湾深潭就有蛟龙来搏击。给予学生一方自由的天地,该会有怎样的结果呢?这学期,我们在教室布置上进行了大胆尝试。桌角开花,催开心花朵朵一天,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在桌子一角的纸片上写下了这样的几句话:“我今天不如人,难道将来也不如人吗?”看到这句话,我眼前一亮,何不把我对他的希望也写上呢?于是,我拍了拍他的肩,提笔写下:努力就会成功。紧接着另一个学生也效仿着写下了“细心,细心,再细心”的语句。我的回答则是: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学生的带动下,学生利用桌角记录优美词语,写上奋…  相似文献   

10.
近日,笔者与同事闲聊时,问他们:“学生是不是教育的资源?”同事们都说是。“为什么说学生是教育的资源?”同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回答的很模糊。问完他们,自己也在想,学生到底是不是一种教育资源?一日,一位教师教学《加法应用题》一课,当他给学生讲解“树上有8只鸟,又飞来了7只,一共有多少只”时,一位学生举手,也说一个题目:“妈妈昨天买来了15个果冻,我吃完了,要妈妈今天再给我买20个果冻。”没说问题他就坐下了,老师请他再补充上问题。“妈妈一共给我买来多少果冻?”经他这么一说,其他的学生也跟着来了,也要出题目。有爸爸买鸡蛋,又买萝…  相似文献   

11.
多年前的一节课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当我按照教材的知识顺序、逻辑排列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解时,突然发现一位学生在睡觉,叫醒他询问原因时该生说学历史没意思。尽管当时就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做了一番教育,课后却深深地反思了起来。是啊,课前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准备,课堂上也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启发、引导学生,为什么仍会出现这种现象.并且课堂上学生反映沉闷、看不到他们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12.
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时印象。那是我刚接任初三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不久,因事外出了三、四天。一回到学校就听说我班有两个学生在街上打架,我猛吃一惊——这个班是有名的“乱班”,开学前我做了许多工作,学生们曾纷纷表示要努力建设一个优秀集体呀!我走之前又反复交待要求:学生也再三请我放心,怎么刚三四天就出了乱子呢?  相似文献   

13.
<正>学生们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英语的学习,掌握了初步的英语交流。这时,在教学中我发现需要给学生们一个更加纯正的学习英语的环境。因为在课堂上学生们亲切地称呼我为"Paula",而我却叫他们的中文名字,有些尴尬,也有些显得过于生硬。所以,在二年级起始,我就给每一个学生起了英文名字,没想到有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英文名字时,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意  相似文献   

14.
张小毛不读书了。张小毛是我的学生,一个不错的学生,和我一起走过初中的两年半时间,在即将毕业的前夕忽然就不读书了。他走的时候连招呼也没有给我打一个,等我去上课看到他空空的座位而询问学生时,他已经坐上回家的班车了。我才想起前几天张小毛老在我办公室外徘徊的身影,忽然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爬上心头。对于张小毛的辍学,我总有一种深深的内疚。  相似文献   

15.
我一直认《湖南教育》为我的良师益友。说起来《湖南教育》的编辑老师还曾当过我学生的老师呢。我在大学念的是中文系,和许多中文系学生一样,那时很做了一些年的作家梦。后来,到东江师范当了老师,给学生开了写作课后,更是“于心有戚戚焉”,因此常写些东西,也时有些小文章散见于报刊。在教授写作时我最头疼的是讲“语言锤炼”和“文章修改”这几节内容。常常是讲深了,云山雾罩,学生听不懂;讲浅了,又很难不流于泛泛而谈,枯燥无味。学生不愿听,就是我本人也总有一种隔靴搔痒、挠不到痛处的无奈。就在我为此而万分苦恼时,我的又一篇教研论文在《…  相似文献   

16.
刘德平 《广东教育》2009,(12):62-63
“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移动地球。”这是阿基米德总结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或叫杠杆原理)后,说出的一句豪言壮语,可谓雄心勃勃。当我给学生讲授“杠杆”这一节内容时,通过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举例说明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然后我就将阿基米德的这句话逐字逐句地念给学生听,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讨论我的课堂教学,我就先多说几句。呵呵!上次品茶时,老师们看了我执教《给女儿的信》的课堂实录。这里想再补充几句我的教学感受。在上这堂课的过程中,我的确被感动了,被苏霍姆林斯基感动,也被我的学生感动!上了这堂课的一周之后,我见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并把我的课堂实录光盘送给了她,还有我的学生写给她的一封信。她也非常感动,说要把学生给她写的信献给乌克兰国立苏霍姆林斯基博物馆永久珍藏。苏霍姆林斯卡娅还特意给我的学生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对这堂课本身,我不讳言我比较满意,主要是因为我通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公开课,讲的是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看得出来这位老师课前确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显得胸有成竹,流畅自如,在带领学生读诗时也很有感情。然而,就在我以为她要带学生真正走进贾岛给我们营造出来的那一片人间仙境时,后面的进程却令我十分惊讶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在批阅学生的日记时,读到了这样一篇日记:今天我又挨了数学老师重重的批评。我想,前几天妈妈说得对,我是家中的一个负担,因为成绩是班中最差的。要是家中少了我,爸爸妈妈就不会叹气和干苦工了,也不用借钱给我读书。要是班里少了我,老师就不用生气。我再这样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考也疯狂     
小布丁是我大学时的闺中密友,一个小巧玲珑却“诡计多端”从不安分的家伙。而我,一看就知道是个顶老实的好学生,不过颇有些固执。我们却因此性格的悬殊而成了好朋友,而我竟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她给“带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