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各类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发展更加迅猛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昆山正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这对市民素质、人才的要求会更高。既要具备基本的道德、文化、身体等素质,又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因此。“科教兴市、科研兴校”是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城市文化品味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2.
建立"职教、社会、经济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职业教育纳入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中来进行研究,意义重大.建立"职教、社会、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好办法.目前,职业教育应重点摆在农村,这样才能实现中央提出来的最终目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文化技术素质,迅速地改造自然、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含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经济是基础,文化是核心,政治是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必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两个文明"的高度发展,是一个永远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先进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灵魂,要学习、吸收一切先进思想精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加强教育,深化改革,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日益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可和重视,其内涵更加深刻,更加丰富.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民族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办学体制、办学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不断适应民族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会促进民族高校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城市群不仅经济发展迅速,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显示了较高的体育发展水平.具备建设城市群体育圈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长株潭城市群体育圈"构建所需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认为长株潭城市群应抓住机遇,大胆构想.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长株潭城市群体育圈".  相似文献   

6.
武回忆 《华章》2007,2(11):58
从人类文化史上看,"以人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以人为本"是西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标志是"人本主义"(Humanism)思想."以人为本"理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内涵,其基本思想内涵是一个不断演进、丰富、提高并逐步合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其双师型"教师能力的高低将决定教师素质的高低.初步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及"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并提出了能力与素质培养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文奥运就是通过坚持以人为本办奥运的过程,达到提高人民文明素质和健康素质,普及奥林匹克精神的目的,人文奥运理念蕴涵了丰富的文化理念和精神价值,人文奥运理念的确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中健康有为的生活方式.北京奥运验证了优秀文化都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延续性.继承和宣传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就会凝魂聚气,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强基固本.弘扬"人文奥运"精神是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坚固基石.  相似文献   

9.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赋予了来华留学教育新的使命.本研究通过对世界前八大留学目国最新位序变动情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支持力度是影响留学教育的两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从经济发展、教育资源投入、政策支持及社会文化四个方面作进一步实证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源国双边贸易关系、留学生教育师资队伍以及奖学金政策对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具有积极作用;地理距离、学历学位互认政策和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具有负向影响;生源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距离对不同类别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应以需求为导向,强化国际联结机制,构筑服务"双循环"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以质量为根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来华留学教育服务"双循环"的能力;以资源为保障,优化发展空间布局,提高来华留学教育服务"双循环"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认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突出特色转变单纯强调技能,把职业训练与素质培养割裂开来的教育方式,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重视用人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学校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作为职业学院的教师,他的素质结构应是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职业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等构成的立体网络结构,而这一素质结构正是"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使"双师型"教师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本文就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机制等,谈了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王颖 《成才之路》2022,(11):4-6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旨在为党培养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质教育资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青马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高校"青马工程"应该找准切入点,有效融入红色文化,为"青马工程"注入活力和动力,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坚定...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在理工科院校中,"两课"是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两课"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极关键时期。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了实现这个发展目标,就必须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一表述是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为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教育是增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血液,循环于国家的整个躯体.要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就必须让教育软实力强大起来.正是带着这样的认识和价值追求,我校近几年来,干部、教师经过充分讨论、学习,针对学校工作实际,尝试着以软实力建设为统领,走出一条务实的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拼客"文化是网络时代催生的新兴文化现象.近来,"拼客"一词在大学生中流行甚广,"拼学习"、"拼生活"、"拼爱心"渐成时尚.大学生"拼客"所倡导的"拼客"文化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现代阐释;校园"拼客"们正用绿色消费方式推动着校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拼"出来的和谐氛围中,"拼客"们的社会交往更加充分,为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空间.一个更加和谐的校园正被大学生们"拼"出来,这是一种正在流行的校园时尚,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中国就业形势、战略定位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仍十分突出,就业能力不足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必须把就业战略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本文在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就业战略应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即要体现国家治理战略,要支撑经济成长模式,还要满足劳动市场需求.立足三个基本原则,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应该优先考虑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8.
马青 《华章》2009,(21)
在汉语中"红"象征着喜庆、顺利、成功,是我国文化的基本崇尚色.然而英语文化中的"red"使人联想到"暴力"和"危险",它象征着残暴、流血,是种禁忌颜色.由于中西方在审美观、价值观、宗教信仰及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颜色词的意义便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本文试图探讨"红色"与"黑色"在英汉文化中的主要象征意义及其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从大学要素看,我国高校常规工作分类归口中的学生工作与大学生素质之间呈强联结关系.尤其是"班主任和辅导员"在促进学生"情商"发展,"决策力"、"协作能力"提升,"学会做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大学细部看,"所学专业"与其"协作能力"、"情商"、"学会做事"、"行动力"、"决策力"、"智商"、"学会共同生活"共7项素质的发展之间呈强联结关系,说明切实加强专业建设才是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正途.从大学因素看,课堂教学对大学生素质影响最广,是"学会学习"、"知识与技能"、"智商"、"决策力"、"自制力"共5项素质提升最重要的因素,说明大学生素质提升的主战场在课堂.  相似文献   

20.
杜季秋 《地理教育》2022,(z2):166-169
一、教材及设计背景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中国地理"概况部分对应"经济与文化"部分,与"疆域与人口"、"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地域差异"并列.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情——疆域、人口、民族,认识了我国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熟悉了我国自然资源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