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梁子湖一带历史文化悠久,流传有不少悠久古朴,风格独特的民歌。对古代民歌和现代歌方言进行浅析,使人们对梁子湖民歌方言的古越语和赣方言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梁子湖花灯调民歌衬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子湖花灯调民歌衬词丰富多彩,不仅具有浓郁的地域语言特色,而且折射出梁子湖人民不畏艰难困苦,对美好生活无限幢憬的乐观主义精神。作者根据最新搜集的民歌资料进行系统研究,从衬词的节奏、句式、口语化、蕴含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梁子岛处在梁子湖的中心位置,四面环水,景色优美。自古以来,这里的人靠打渔为生,这里流传着不少渔歌号子,《放鹰号子》就是其中一首表现梁子湖渔民捕鱼劳动的民间歌曲。作者对这首民歌的记谱和相关民俗以及这首民歌在舞台排演进行略述,建议鄂州市政府部门充分发掘梁子湖民歌资源,利用梁子岛的旅游优势,尽快组建具有鄂州特色的民俗表演艺术团,以梁子岛为舞台,为中外游客进行旅游表演,既为鄂州的旅游经济创造价值。又能弘扬鄂州的民间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4.
对梁子湖流域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区域可持续与和谐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大系统的有效统一观点出发,探讨梁子湖水系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民歌的收集进行了简要阐述,重点对天津民歌的收集做了分析。通过天津民歌的形成、种类、特点以及传承方式对天津民歌进行介绍,以此说明天津民歌收集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魏素娟 《现代语文》2010,(5):110-112
京族民歌是京族民间文学的代表,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对京族民歌进行了介绍,论述了京族民歌的种类和特征,对京族民歌的相关研究也作了重要梳理。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研究了走西口民族大迁徙对察哈尔小调民歌的影响。本文首先采集文献资料,全面分析了走西口民族大迁徙对内蒙古民歌的影响。其次,以察哈尔小调民歌为核心,深入挖掘了走西口民族大迁徙下察哈尔小调民歌的转变。最后,在上述基础上进行深化,对走西口民族大迁徙中察哈尔小调民歌的分类及特征进行探究。本文对察哈尔小调民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与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共存的一种声乐形式,这种蕴含时代特征的艺术通过千百年的传承成为了蒙古族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对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中的地域与风格进行研究,首先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形成与特征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对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在传承中的地域风格形成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长调民歌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研究和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锣鼓草歌为例对川北民歌的特点、现状进行了研究,针对民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保护川北民歌,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并对传承与保护川北民歌的途径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鑫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200+202-200,202
本文通过近年来原生态民歌热的角度对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进行阐述,进一步了解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发展状态;通过对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特征的分析,加深了原生态民歌对民族,地域及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下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也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口头文学。它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儿歌等九类。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畲族民歌内容也增添了新鲜血液。畲族民歌的继承发扬,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中国民歌国际化的里程碑。她的举办为中国民歌国际化提供了一条成功之路。中国民歌国际化的途径主要有:民歌的世界性是中国民歌国际化的基础,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民歌国际化提供了宽广平台,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国民歌国际化创造了良好条件,“国际节会”成为中国民歌国际化的有效载体。南宁国际民歌节现在已形成了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民歌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它密切的与劳动人民联系在一起,直接表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广大的音乐工作者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更多优秀的作品,使它在形式或者内容上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演变后的民歌就成了大家口中的"新民歌"。这一词汇曾多次在近现代中国音乐发展史中被提及和运用,虽然,新民歌的内涵与传统的民歌息息相关,但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及不同的文化大背影下,却有着不同的时代理解和文化传承使命。其中传统民歌与中华民族的各种灿烂文化的结合成了"新民歌"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浅谈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山歌是客家优秀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山歌文化日益呈现边缘化的趋势,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赋予客家山歌新的生命力,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模式主要有家族的传唱传承、民间艺人的演唱传承、专家学者的研究传承,可通过建立全民参与的保护机制,对客家山歌加以创新保护、对客家山歌文化载体的保护、鼓励山歌走向市场等途径,对客家山歌文化实行保护和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诗经·国风》民歌说"渊源于秦汉时期的采诗说,朱熹加以申述,民国时期古史辨派又参照俗世民歌进行考论,遂成定谳。否定"《国风》民歌说"的学者一般从《国风》非民歌原貌、《国风》内容非出平民两个角度切入,本文补证"《国风》民歌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6.
位于湖南怀化南部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一民族文化保持相对较为完整的侗族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侗歌、侗舞、侗琵琶都是民族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研究价值,其侗族喉路歌鏊是侗族多声民歌的典型代表,歌唱形态,在歌唱表演、曲式结构、和声织体等多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色,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侗族喉路歌蓥的调式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民间音乐,民歌分析是重要的途径。根据豫西民歌的音乐形态、演唱形式和场所进行归纳,将其分为劳动歌曲、灯歌、小调及叫卖歌曲四类;进而对其旋律的调式和音阶、基本曲式与结构原则加以分析,阐明其同调式、同种音阶不同构成音所产生的不同音乐色彩;重复、并置、重复与并置相结合的结构原则和旋法特点在豫西民歌中所产生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18.
受豫南民歌启蒙并逐渐热爱现代新诗的诗人陈有才,其诗歌作品与豫南民歌之间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陈有才诗歌在主题的浓缩、诗眼的锤炼、语言的特征、诗意的韵味四个方面与豫南民歌之间存在着借鉴、继承与融合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汉乐府到汉武帝时职能扩大,除掌宗庙祭礼外,还增加了采诗以观民风、制定历法等内容。乐府采诗其途径多样,其中,与经学博士“循行天下”,鉴观风俗相关。采入乐府的民歌经统治的改造,继承着《诗经》的政教传统。  相似文献   

20.
紫阳民歌与紫阳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其分布受制于紫阳的地理环境。因而对紫阳民歌的理解,必须与紫阳的地貌特征结合起来。紫阳民歌对自然地理因素描写,反映了紫阳民歌独特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