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树声 《中国教师》2011,(24):20-21
<正>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对特级教师的认识可能有所演化,但有些基本的理念却不能改变,地理特级教师的"特"应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学科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是特级地理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特  相似文献   

2.
70年来,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研究、重视教师专业伦理研究三个发展阶段。全面梳理和总结新中国70年来教师职业道德研究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如下历史成就与经验:理论前提不断得到澄清;"美德"和"规范"共建其理论大厦;实证性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展望未来,教师职业道德研究还需进一步厘清"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3.
陈强 《广西教育》2009,(26):25-26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已经教育部修改并重新颁布,我们作为中小学普通教师,渴望通过贯彻执行这部新师德规范,能进一步赢得学生的支持、社会的信任,在更好的环境里更加务实高效地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孩子。落实新师德规范,关键在教师。教师应该全面把握这部规范的实质内容,正确运用新规范促进自己的成长,使自己真正能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4.
人人"自我正本"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教师在师德建设过程中"自我正本",是教育和谐的基本.教师应如何"自我正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规范>)正是教师自我正本的准则.  相似文献   

5.
田东良 《山东教育》2012,(17):14-15
2008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师德规范》),旨在规范中小学教师的行为习惯。它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一把标尺,同时也是中小学教师应该恪守的职业道德底线。《师德规范》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对于教育工作者能起到实实在在的内在约束力。教育工作者只要逾越这部《师德规范》,便是对教师职业的背叛,也是对教师人格的亵渎。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教师违反了《师德规范》,就是一个"师德"不合格的教师。那么,这个教师也就是不  相似文献   

6.
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培养质量的新标尺,其"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也将规范到业已为师的思想品德教师;思想品德教师只有积极研习与贯彻落实其新理念与新要求,努力探索教师专业化,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嬗变,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王喜 《中国教育学刊》2023,(S1):175-176+179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培养人才的核心,教师则是教育行为的实际实施者,发展教育事业要从教师队伍建设开始。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入,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新目标。教师应该将终身学习贯彻落实整个教学生涯,通过持续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升教师自身能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以及完善教师保障激励机制来推进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国家培养一批有师德有能力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创新型教师,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8.
一、21世纪的地理教师应有高尚的教学道德观 教师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誉,又有"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之称,由此可见,对教师的师德要求和职业规范是相当高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工作认真踏实,勇于改革创新,对学生教育耐心细致.最初的新教师,首先应该把教学生活看成是"生存型",在经过几年、十几年的教学实践逐步向"职业型"转变,最后再向"生命型"转变,"生命型"的教学生活就是视教学活动为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从地理教师的角度看,尤其应当在两方面完善自己的教学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罗媛 《西藏教育》2020,(1):61-64
新教师面临的问题首先是与学生的关系,其次是教学工作的适应。西藏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主要是由所在学校来完成的,主要方式就是"师徒结对子",这种培训方式缺乏系统的培训内容及培训要求,也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价考核。要想提高西藏新教师培训的效果,规范统一的培训是必要的。建议在西藏建立统一规范的新教师培训管理体系;制定规范统一、可操作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以及培养一批教育培训专家,指导全区的教师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校需要创新型教师,传道、解惑、授业、创新是教师的职责,创新型教师应该是智慧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应该具有创造性心理品质与独立探索精神,同时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规范强调了教师的“育人”职责,教师应该担负起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责任,应该具有宏大、广博、面向全体学生的感情,为学生的未来负责,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相似文献   

12.
日前,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又作了一次修订。可以说,"5.12"汶川大地震的抗灾救灾启示,是《师德规范》修订的重要背景。与1997年修订颁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比较,新师德规范对原师德规范作了重新组构,并鲜明地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文就新师德规范增强人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肩负育人重任的教师,应该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培育高尚师德是做一名教师最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最最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育创新,理论界和实践层现在面对着同一个问题,即教育如何创新?毫无疑问,教育创新应该是也必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合力进行的;同样毫无疑问的是,教育者应该是也必须是教育创新的发轫者和主导者。如此,我们应该这样认为,教育创新首先是教育者的创新,首先应该有创新型的教育者。那么,创新型的教育者从何而来?谁来培养创新型的教育者?具体到一个学校,校长不可能另外去寻找一批创新型的教师,而必须是在现有的教师中去发现和培养,那么如何发现和培养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样的教师是创新型的教…  相似文献   

15.
正新学年,我们应该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精神,扎实推进新课改。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措施认真贯彻"五严"、"三规范",切实规范办学行为,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对此,笔者有几点思考。一、直面新课改,加强培训学习,彻底转变陈旧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教师应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新课改的精髓所在。贯彻"五严"规定,彻底转变陈旧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学校与个人应不惜花大力气、大投入,  相似文献   

16.
新教师既有美好的憧憬又有热情;既有先进的理念又有丰富的知识,这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然而,新教师普遍存在对课程标准、教材不熟悉,对课堂的管理、课堂活动的组织缺少对策等弱点。为了引领新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反复实践,探索出了新教师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即开展"入格"培养、开设公开课、聚焦课堂改革等,使新教师成功于三尺讲台。一、开展"入职"培养,使新教师站稳讲台为了缩短"磨合期",使新教师迅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从教育理论知识向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转化,学校首先对他们进行"入职"培养,采取"转变+学习+规范+结对+反思"的培养方式,让他们"能教书",在讲台上  相似文献   

17.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对高校艺术生的启发作用是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存在学校不够重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构成人员复杂;学生学习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因此,学校应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学生增强学习意识,从而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新教师规范化培训是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和推进"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麦克里兰三重需要理论的核心理念,以幼儿园新教师为样本,系统分析新教师发展需求.基于新教师成就需要、亲和需要和权力需要构建"OCME"四位一体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形成"基础+个性"的培养路径,实施"五制""五法""项...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法律和纪律来说,道德是一种"软规范"。相应地,作为职业道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其规范也是一种"软规范"。我国先后四次制定和修改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反映了现时代我国对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职业精神和道德要求,对教师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寻求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但即使是最新的2008年版本尚缺乏清晰的"软规范"意识,还没有完全成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为。从"软规范"的视角出发,要有效地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全社会应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对教师提出合理的要求,用"硬规则"为"软规范"保驾护航;广大教师应认真学习,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校自2010年试行学分制以来,目前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景象。学分制弹性中有规范,规范中有激励。以下便是我的一些感受:一、教育教学的激励性选修课的开设改变了教师以往"一人一课"单调循环的现象,教师课程的开设从"一人一课"转变为"一人多课";选修课的开设改变了教师以往讲授者的角色,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讲授者转变为校本课程的研发者;选修课的开设改变了以往一些课程的单独割裂,课程设置出现了选修课和必修课互为融通的局面。为了上好必修课和选修课,教师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