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刺配刑是宋代确立的一个特殊的刑罚,它通过在罪犯面部刺字后在流放到边境服兵役的刑罚方式,这种方式具有肉刑和耻辱刑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郑帅 《大观周刊》2013,(4):291-291
随着刑罚轻处罚,重改造的趋势,社区服务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社区服务刑的诸多优势,使其成为西方国家一种重要的刑罚,因此,引入社区服务刑对不断完善我国的刑罚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秦代在刑罚种类上仍然保持着大量奴隶社会的肉刑,但同时也出现了笞刑和经济刑等更加文明的刑罚种类,在刑罚适用上出现了刑事责任能力和自首情节等大量现代刑罚理念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株连刑是秦律中出现的重要刑罚,既在实践中常用,也是法定刑种。株连刑在秦代的出现与形态有着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价值渊源和历史渊源广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5.
株连刑是秦律中出现的重要刑罚,既在实践中常用,也是法定刑种。株连刑在秦代的出现与形态有着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价值渊源和历史渊源广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6.
由中西传统死刑比较谈起 福柯曾针对西方传统刑罚指出:斩首是将全部痛苦化简为在一瞬间完成的一个行为——这是零度的酷刑,绞刑延长了人的痛苦.准此而观之,若依刑罚给罪犯本人所带来的痛苦度,绞刑无疑有甚于斩刑.在欧洲历史上,斩刑于古希腊、古罗马始创之时,即为一种恩典之刑,专为贵族而设,而绞死则主要针对于平民百姓.当其时,若贵族被处以绞刑,则会被视为整个家族的莫大羞辱. 然而有趣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隋唐以降,作为正刑的两种死刑惩处方式——斩绞刑,其惩罚的严厉性却是前者重于后者(参见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P129-137).颇具中外比较视野的美国学者布迪和莫里斯敏感地注意到此点,他们在书中提及:"这与中国社会流行的社会宗教观有关.  相似文献   

7.
关文静 《大观周刊》2011,(15):42-42,25
社区矫正是兼有刑罚执行和社会工作属性,致力于追求促使犯罪人顺利再社会化并过上守法生活的个别预防目的且兼顾一般预防的刑罚执行制度。其再犯罪学上的理论依据主要有标签理论、社会习得理论及复归理论等。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中社区矫正的入刑,体现了我国越来越重视社区矫正在刑罚执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睿 《大观周刊》2011,(2):118-118
刑罚的轻缓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而在我国,由于某些传统和现实原因,还存在着泛刑化、重刑主义、刑罚万能主义的思想,这已不能适应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要求,违背了基本的刑罚价值理念。本文分析了刑罚轻缓化的内涵,对我国刑罚应当实行轻缓化的理论根据进行了系统阐释,并认为在世界范围内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趋同刑事政策背景下,刑罚轻缓化的提倡理应成为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予以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发遣作为流放刑的一种,乃清代所独创,且极具民族特色,是指把罪犯发往东北或新疆地区分别当差、为奴、种地的一种刑罚.本文对清代发遣刑的形成过程、执行情况及其对边疆社会的影响进行考察,以期对清代流放制度有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0.
发遣作为流放刑的一种,乃清代所独创,且极具民族特色,是指把罪犯发往东北或新疆地区分别当差、为奴、种地的一种刑罚。本文对清代发遣刑的形成过程、执行情况及其对边疆社会的影响进行考察,以期对清代流放制度有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1.
清朝的行政律法在现在看来,已经非常完备,并且行政处罚的各项措施都有别于刑罚。这种独立的行政制度是清王朝行政法和刑法区分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中华法律不再遵行"以刑为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至正条格》是新发现的元朝的第3部法典,其中条格部分第33、第34两卷是题为狱官的条格汇编,保留了大量的研究元代刑狱制度的新史料。通过这些条格,可以对元代的刑狱制度有大体的认识和了解,如元朝重视死刑审判、刑罚总体较轻、司法中存在明显的蒙古因素和民族歧视现象、人道主义精神多有体现、刑狱审判过程中相关机构职责不明、司法腐败非常严重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讨宋代司法活动中刑讯逼供、刑罚残酷、胥吏卖法等各种渎职问题;同时探讨宋代在防治司法官员舞弊、防止冤假错案、提高司法效率、防止刑狱淹延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法律措施,以显示出宋代司法制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宋代司法活动中刑讯逼供、刑罚残酷、胥吏卖法等各种渎职问题;同时探讨宋代在防治司法官员舞弊、防止冤假错案、提高司法效率、防止刑狱淹延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法律措施,以显示出宋代司法制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在刑法上,宋代的刑法体现了两面性,一面是对危害统治利益的行为的打击注重"刑"的适用,而另一面,对于百姓则采取温和的态度,通过减刑以及减免刑罚的制度来表达"仁恕之心"和"宽宥之心"。  相似文献   

16.
晚清社会秩序动荡,以严惩为目的的案件速决成为官府重点关注对象。作为法定死刑、军流刑的替代刑罚,杖毙、锁系等法外刑被州县衙门广泛使用,以达到对罪犯快速实施惩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据新华网报道,1月16日,司祛部副部长张军在“当代刑法与人权保障”全国杰出青年刑法学家论坛上说,我国当前要重点解决的是改革刑罚制度,设立更多的20年,30年以上的长期刑,以此逐渐减少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18.
最初的"明刑弼教"思想产生于"德主刑辅"的思想之下,但明朝朱元璋时期的"明刑弼教"法律思想具有"以刑教化"的特点,即通过严酷的刑罚实现教化的目的,"明刑弼教"成为朱元璋重典治国的重要理论基础、立法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刑罚理论界,数罪并罚从原则到方式已获得普遍认同,其研究成果也渐趋成熟,而对一罪适用刑罚的原则和方式的理论研究则不受重视。我国刑法自1997年修订之后,关于一罪在适用刑罚方面作了改良,形成了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规范性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它们相互之间是否已经形成某种关联,构建一罪罚则的体系是否已经具备了条件,现行的各种适用方式是否符合刑罚目的及其价值理论的要求等等,都有待于理论界尽早作出回答,因为不论是数罪罚则或是一罪罚则,它们才是构成我国刑罚体系适用方式的左膀和右臂。  相似文献   

20.
折杖刑是宋代特有的刑罚执行方式,是将重刑轻化为杖刑的执行方式。到后期折杖法造成的刑罚畸轻畸重现象越来越明显,统治者又对刑罚体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