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全面阐述了人性的问题,提出了"性善论"观点,认为人性本善,而且这种善是先天赋予的。孟子通过"性善论",强调要对人进行道德思想教育。本文透过孟子"性善论"观点之本源,深入阐述道德思想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2.
何顺 《大观周刊》2012,(24):255-256
“仁政”思想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德治”“重民”思想的发展;孟子的仁政思想以“性善论”为前提,主张“人性本善”“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认为,教育是实行“仁政”的重要手段;孟子“仁政”思想的目的是为民。  相似文献   

3.
我如果做一个善人,道德动力在哪里?孟子讲“性善论”,向善,就好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然而为什么人就一定是要向善的呢,做恶人得到的实利兴许还多一些?这在儒家学说里找不到答案。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儒家的“内圣”无根。道德的动力在“死亡”二字。你对死亡怎么思考,这才可以建立一个比较服人的道德学说。  相似文献   

4.
孟子的民本政治思想确定伦理政治合一作为思想依据,通过性善论提供德性根据,实现内圣外王的政治模式,敞开了民本政治思想的伦理维度,为儒家思想体系中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孟子性善论是二千年来聚讼不已的论题。孟子对性善论证的显著特点是采用比喻类推,孟子以水性喻人性,以水性“就下”类推人性向善的论证是难以成立的,在学理上显现出以主观独断替代逻辑推理,以事实判断替代价值判断,其根本错误在于将人性与水性相类视为自然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孟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了孔子的法律思想.孟子以“仁政”为其法律思想的核心,他的“民贵君轻”和“诛暴君”等思想都是对原始民主的集中体现,这也为后世起过积极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对"思想人格"的界定及实践论,均是他人生经历的真切写照。王阳明吸收了道家、儒家、佛家等对"理想人格"的思想主张,而且将孟子"性善论"作为其"心学"的逻辑基础,确立了"理想人格"之道。  相似文献   

8.
高筠 《大观周刊》2012,(18):20-20
孟子伦理思想强调自我反省,真诚实意的道德修养,在心理上互相沟通,在思想上互相理解,在感情上互相体谅,并把诚信作为处理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道德准则。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之说,并把自己的诚信思想建立在这个理论平台之上。这些都对当时的封建社会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明代来华耶稣会士站在宣教的立场上,对孟子思想进行了耶教化的诠释:将孟子有关"天"、"上帝"的概念,与耶教的"天主"进行了会通;把孟子的"仁"学与耶教"爱"的伦理进行了融合;至于孟子的性善论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观念,由于违背耶教教义,传教士进行了批判性诠释——在否定孟子原有理论正确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所异于禽兽者非几希"的新人性论,并重新为儒家定立"孝之说"。  相似文献   

10.
张鸿飞 《新闻界》2012,(9):14-18
孟子传播思想的基础是"性善论",他坚信可以通过教化发扬人自身的善端来传播并实现其"王道"理想。针对统治阶层和士人这两种不同的受众群体,孟子分别采用了游说和讲学两种不同的传播模式。本文运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分析孟子传播活动的两种模式,考察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传播效果,并从历史传承的角度分析其传播活动对中国传统社会传播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孟子"仁政"思想的基础是"性善论",他坚信可以通过教化发扬人自身的善性来传播并实现其"王道"理想,但彼时的传播效果却未能如愿。本文从现代心理学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分析孟子仁政主张与传播对象自身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此来考察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传播效果,并从历史传承的角度分析仁政思想的传播对中国政治传统和社会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孟子》散文不但富有哲理性,而且风格明畅,语言犀利,具有很高的艺术性。那些记叙孟子与人辩论的文辞尤其出色,富有雄辩性和说服力。在先秦诸子中,孟子的善辩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孟子从儒家的立场出发,宣传他的“仁政”思想,他既要驳诘同自己观点不同的其他学派,又要说服各国的君主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因此,学习借鉴孟子灵活多样的论辩技巧,对于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早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的观点论述了儒家爱人贵民、重人轻物、以仁政"得民心"、重和轻乱、天地人和的民本思想,结合当今图书馆管理而凸现的现代价值,阐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实际运用.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4.
沈梦玲  王冬艳 《兰台世界》2017,(14):116-119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一部讲述治国理政思想和策略的儒家名著,其中对公共管理思想也做了较多的着墨。其作者孟轲以"性善论"为基点,提出了他以"仁政"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思想,并详细论述了该思想的实施策略,给后世较详细地展现出了早期封建社会儒家学派在公共管理方面相对朴素的思想光芒。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公共管理理念以及政策措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闻采访中,各类采访技巧被广泛运用,对于做好新闻来说,技巧固然重要,但是作为新闻事业长足发展的灵魂,在追求真相的同时,对人的尊重和对规则的遵守,是技巧运用的基础。本文通过引荐传统法家思想关于“法”和“术”的观点,从采访实际出发,结合时下热点新闻,阐述了在新闻采访中“法”和“术”的辩证关系,论证了采访技巧要建立在道德、法律和新闻中的人丈思想的基础上即“法”的理念,才能有利于社会进步,凝聚民族精神,从而得出担负社会职责与坚守新闻道德,合理运用“术”并尽可能避免“术”误入歧途而带来不良后果,是新闻从业人员恪守之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陈柳冬雪 《大观周刊》2011,(5):29-29,12
《庄子》书中所提到的儒家游方之内,则是儒家积极入世的一面,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也提及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并通过儒学思想中以孔子、孟子、荀子三大家为代表的与“仁”、“礼”“忠恕”和培养理想人格方面来规范现实中人们的道德标准,以“学而优则仕”的心态找到自身价值,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当中,是以“入世”的方式来实现入世的理想。相对比起来佛教根据它自身的思想特点则是通过出家修行,禁欲,来规范道德,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平静内心,以“出世”的方式来进行入世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先秦时期文化的发展主流,有着浓郁的人文色彩和思想,特别是在道德思想方面,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正德、利用、厚生”、“仁爱”等为主的道德思想,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儒家的“诗教”和“乐教”为阐述重心,通过阐发其思想义涵和理论渊源,彰显其寓教于乐的道德内蕴,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鉴儒家“诗乐之教”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芸鑫 《兰台世界》2016,(9):143-145
孟子所说"性"的含义有三点:指人性中异于禽兽的部分;性善是先天的;指人性中能够为善的动机。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性善"实际上是一个理论假设",性善论"的论证属于循环论证。但是",性善论"在价值导向和理论基础方面仍有重要意义,结合荀子的"性恶论"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仁礼,一直都是专家学者所研讨的话题热.基于孔子伦理“仁礼”与践履“中庸入礼”两者问题,本文限于仅论孔子之仁,未延及孟子、曾子、子思等有关仁的思想,作为仁学的传承者,他们有关仁的精辟思想可以进一步拓展仁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