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刑罚体系往往生长于一定的民族文化之中,而近代刑罚体系在中国的确立却是在当时的特殊的社会条件下,由外而内,从经济基础的冲击到西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最终通过改革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秦代在刑罚种类上仍然保持着大量奴隶社会的肉刑,但同时也出现了笞刑和经济刑等更加文明的刑罚种类,在刑罚适用上出现了刑事责任能力和自首情节等大量现代刑罚理念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清末修律是近代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这次事件没能挽救颓败的清政府,其成果也没能在清政府下实施,但是这次改革使中国的法律迈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的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罗智国 《兰台世界》2013,(16):126-127
<正>一、图书馆的萌芽图书馆旧称公书库、书楼、书籍馆、藏书院、藏书楼。藏书楼与图书馆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差别,其一贵保存一贵致用,一官办一民办,一山林一城市,一收费一免费,一闭架一开架,存在诸多不同。近代以来,藏书楼向图书馆转变过程中,有两例常为人提及,可看作是近代图书馆的萌芽。  相似文献   

5.
孙红旗 《历史档案》2007,3(4):24-30
如果从汉代中国与埃及的交往算起①,到近代殖民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②,中非古代交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张骞通西域之后,至唐宋盛世,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与非洲连结到一起,直接或间接的物货交易是那些时代的特征,但关于人员交往的记载并不多见,直到元朝,中国的汪大渊和摩洛哥的伊本·白图泰才实现了不照面的中非民间互访③.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文献分类体系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稌年 《晋图学刊》2005,(2):1-5,54
现代文献分类法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哲学知识分类体系、学科分类体系和以往的分类法。文中对其渊源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其贡献包括对近代图书馆的建立进行多方准备、亲自参与近代图书馆的创办、推动图书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促进图书馆学术范式转型与图书馆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堪称大师的图书馆学家等。  相似文献   

8.
传教士是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最主要的使者。他们对近代中国教育影响巨大,表现之一即为在中国创建了类型不一的图书馆,并通过创办报刊、著书立说等方式,对图书馆在富民强国中的作用大力宣介,为近代图书馆的萌芽奠定了舆论基础,准备了人才队伍;同时他们的宣传客观上带来了西方先进的办馆组织模式、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对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制度体系建设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慧聪 《兰台世界》2012,(36):33-34
明清时期的刑罚仍以隋唐时期的五刑制度作为其刑罚制度的基础,但是,随着明清时期皇帝权力的不断集中与加强,当时的刑罚制度在维护皇权及统治阶级专制地位上的作用凸显。  相似文献   

10.
侯强 《历史档案》2007,1(3):99-104
清末,清廷实行了一系列"新政"措施,带来社会对大批新式人才的急需,尤其是法律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1905年清廷又诏废科举,改兴学校,断绝了以功名为进身之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清末近代学堂开展品德教育的历史背景,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从德育宗旨、德育教材编写、德育课程内容、德育考核等方面对清末近代学堂品德教育的实践进行梳理,以正确认识和评价清末近代学堂的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杨波 《大观周刊》2012,(15):24-24,43
近代以来,在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古老的中华帝国在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接连受到重创。痛定思痛,国人不断反思民族传统中的优劣良恶。清末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以期通过实现民法法典化的变革,其变革途径主要为主法路径。但这一目标并未完全实现。民国前期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变革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时的社会背景与清未有较大不同.而且外国法与本体上升到司法实践层面。民法近代化继续推进的要求,民事制定法制度供给的不足,立法机关的虚悬、大理院拥有的统一解释法律权限、高素质的大理院推事队伍等因素,共同构成担保物权制度变革的内部动因,并形成了以大理院为主要推动力量的民事法律制度变革的司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刘睿 《大观周刊》2011,(2):118-118
刑罚的轻缓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而在我国,由于某些传统和现实原因,还存在着泛刑化、重刑主义、刑罚万能主义的思想,这已不能适应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要求,违背了基本的刑罚价值理念。本文分析了刑罚轻缓化的内涵,对我国刑罚应当实行轻缓化的理论根据进行了系统阐释,并认为在世界范围内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趋同刑事政策背景下,刑罚轻缓化的提倡理应成为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予以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法律源远流长,精神内涵也极具民族性。有人曾一度认为中国古代法律没有宗教因素,事实上,中国古代法律有很多制度都反映了宗教性,其中刑罚制度就是最典型的体现,只是这些宗教性的重点指向都是抽象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5.
张进 《出版科学》2011,19(5):104-108
清末民初,以张謇、盛宣怀、荣德生为代表的近代苏商,积极参与和推进近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他们试图通过个人的尝试和努力,发挥出版事业辅助教育和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从而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由于时代发展的制约和个人力量的局限,近代苏商在其出版事业的实践中,既显示了鲜明的特色,又表现出一些缺憾。  相似文献   

16.
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公共图书馆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公共图书馆是在清末新政中产生的,并形成了公共图书馆运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新学堂的不断创建,加快了中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清末新政时期,在图书馆“官制”确立的基础上,随着清政府颁行图书馆法制章程,地方士绅公共藏书楼思想与实践及封疆大吏的官办图书馆理念与实践的传播、影响及发展,使得西方图书馆观念得到广泛宣传而深入民心,从而在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近代图书馆运动,并最终促使我国近代图书馆体系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梁涛 《兰台世界》2012,(17):28-29
本文主要从中国档案法规近代化转型的奠基因素、中国档案法规近代转型的具体表现和中国档案法规近代转型的模式构建三个关联角度对中国档案法规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评价尺度探究档案法规在转型期以来的主要表现及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同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经济转型。本文以晚清直隶地区赈灾工作为研究对象,从舆论关注、民间义赈、教会赈灾等三个主要方面论述了直隶赈灾措施及赈灾理念的近代化变迁。  相似文献   

20.
崔瀚鹏 《兰台世界》2017,(12):89-91
《袁氏当国》是唐德刚先生所写的一本以袁世凯当权始末为背景,反映清末民初各党派、各势力在动荡的时局中争斗的著作。书中就清末社会转型问题、历史三峡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中国近代民主化进行了追寻。其思想见解具有独到之处,对研究中国近代史进程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刘逵是西晋学者,博学多识,精通礼学,同时又善于吸收学习当今先进的学术研究成果。左思《三都赋》成,刘逵为其作注。以其《吴都赋注》为例,可知其注释翔实可征,委曲备至。刘逵的这种注释特点,一方面是基于左思《三都赋》尚实贵本之创作倾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刘逵效法胡广、蔡邕,而胡、蔡二人的注释颇为精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