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仪礼·士昏礼》所记载的婚礼仪节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先秦及秦汉时期士人阶层婚礼的全貌。然而在时代更迭和历史变迁中,婚礼仪式和内容发生了诸多流变,本文通过对先秦时期婚礼仪节的考察来解析古代士人阶层婚姻关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仪礼·士昏礼》中的夫妇同牢对席图,历代礼家各执己见,异说纷纭。有的不明同牢之意,如杨复《夫妇即席图》;有的不明腊特陈设,如张惠言《同牢图》;有的不明馔之方位,如郑珍《夫妇对席对馔图》;有的不明豆俎尺寸,如杨天宇《夫妇同牢共馔图》。今以《仪礼·士昏礼》经注疏为依据,辨析前人诸家之说,一一明其得失,最后附更为准确的《夫妇同牢对席图》于文末。  相似文献   

3.
雷铭 《兰台世界》2017,(6):82-83
婚礼的根本就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它在人类社会中"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它总是具有某种功能。古代社会,婚礼对子女的教化是双重的。对女子,主要是"成妇礼,明妇顺",对男子则是"承我宗事"。父母在举办婚礼的前后对子女的谆谆教导,构成了婚礼的社会教化功能。婚礼的举办不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还透着浓浓的社会教化之风。  相似文献   

4.
国家图书馆藏《婚礼新编》是南宋武夷人丁昇之所编写的我国第一部专门辑录婚俗资料而形成的日用生活型通俗类书,今孤本传世。该书前十卷是婚礼制度和婚礼书仪的分类汇编,后十卷是与婚礼相关的典故。  相似文献   

5.
龙晓添  萧放 《文化遗产》2016,(3):104-111
儒家礼仪文献为中国长期以来的礼仪实践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是礼仪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从《仪礼》到《家礼》,历代有关礼学的著述,讨论丧礼、丧服的篇卷众多。这些经典的丧礼记述,成为丧礼知识传承的重要依据。《仪礼》化俗成礼,制定了一套复杂的士大夫及以上阶层的礼仪制度。且成为后世制定礼典,传承礼制的基本依据。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仪礼》不能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要,朱熹试将《仪礼》化繁就简,尝试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儒礼,《家礼》又逐渐成为后世礼书的基本模板。《仪礼》、《家礼》作为儒家重要礼仪文献都呈现出一脉相承的丧礼书写特点:以"慎终追远"为丧礼的基调;以别亲疏、贵贱为制礼的基本原则;倡导有节制的、周全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6.
国家图书馆藏《婚礼新编》是南宋武夷人丁昇之所编写的我国第一部专门辑录婚俗资料而形成的日用生活型通俗类书,今孤本传世。它所收录的婚礼书仪文献是研究宋代骈文史,尤其是研究宋代骈文的主要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7.
《档案管理》2007,(5):85-87
《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战国以来,七十子后学者和汉代学者在传授《仪礼》的过程中,积累起大量的说解材料.汉宣帝时,戴德、戴圣叔侄二人分别辑录成两部《礼记》,其中戴圣所辑《礼记》四十九篇,经东汉末郑玄作注,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8.
《宋书·礼志》是关于古代礼仪制度之重要文献.此书之中华书局点校本有少量文字讹误,今就其较重要之处略作辨析.  相似文献   

9.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在黄丕烈藏书题跋记中极具个性特色,书中佞宋刻,嗜旧钞,为先贤存古留真;精校勘,细考辩,求古籍尽善尽美;广交友,析疑义,显乾嘉士人风貌。它是藏书家30余年藏书校书的经验总结,也是士礼居兴盛衰落的沧桑见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仪礼》在汉代的称名逐一进行考察,还原其在两汉各种文献中的实际称名情况,为研究《仪礼》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1.
胡培翚《仪礼正义》自成书以后,经历多次刊刻,形成了多种版本.现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所见现存本,考辨其版本源流,阐明各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金亮 《大观周刊》2012,(13):13-13
古人将人生分为若干阶段,《仪礼·丧服》中有“四殇”的划分,根据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这种“四殇”划分实际上是对未成年人成长阶段的划分,这也正体现了古人的分龄观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仪礼>在汉代的称名逐一进行考察,还原其在两汉各种文献中的实际称名情况,为研究<仪礼>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4.
《传家宝》是清代文人石成金编写的一部关于为人处世,生活娱乐,生儿育女,治病养生,生产经营等百科全书式的通俗著作。《传家宝》中宣传的孝道观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传家宝》是清代文人石成金编写的一部关于为人处世,生活娱乐,生儿育女,治病养生,生产经营等百科全书式的通俗著作.《传家宝》中宣传的孝道现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胡培翚《仪礼正义》自成书以后,经历多次刊刻,形成了多种版本。现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所见现存本,考辨其版本源流,阐明各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陈功文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1):140-148
清代是《仪礼》学研究的高峰期,《仪礼》文献数量繁富,占整个古代《仪礼》学文献总数的45%。清代《仪礼》学文献研究独具特色:一、践履《礼》学思想,适应朴学思潮;二、自上而下对《仪礼》学研究的重视;三、《仪礼》学研究成果超轶前代。  相似文献   

18.
胡培翚在撰著《仪礼正义》时常征引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的校勘成果。在胡培翚撰著《正义》的过程中,阮元《校勘记》曾出现三种版本,且每种版本的校勘内容不大一致。通过对《正义》所引《校勘记》内容的检索以及与三种版本校勘内容的比照,发现《正义》所引《校勘记》之版本实为文选楼刻本,但胡氏在征引的过程中也参照了南昌府学本及学海堂本的校勘内容。  相似文献   

19.
《宋史·礼志》虽是现存古籍中记载宋代礼制最为系统和影响最大的专篇,但其中也存在不少讹误,这自然大大影响了其可信度与史料价值。据《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玉海》《文献通考》等文献的相关记载,发现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宋史.礼志》仅职官记述讹误就多达11处,本文逐一予以考证。  相似文献   

20.
杨栋 《兰台世界》2012,(6):51-52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并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有着一定的渊源,特别是先秦儒家的教育理念对《学记》影响至深。探究这些思想的源流,有助于更好地诠释《学记》教育思想,也是对先秦教育思想的历史性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