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詹姆逊的意识形态叙事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弗·詹姆逊的叙事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阐发。首先 ,阐释了詹姆逊的叙事观念 ,即“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进而论证了詹姆逊在叙事文类研究中提出的历史的、异质的文类观 ;第三部分探讨了詹姆逊所建构的旨在揭示叙事文本意识形态抑制和乌托邦幻想的辩证批评模式  相似文献   

2.
沈静 《文教资料》2012,(17):70-72
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具有空间化的基本特征,而且后现代社会空间是混乱的和迷失的,为此,詹姆逊推崇一种能够使个体图绘出他在社会和世界中的位置的空间政治,因为人们对某一空间的考虑,并且位于这一空间中进行的思考已经成为后现代性的政治媒介,詹姆逊由此提出了认知测绘的美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了美国学者詹姆逊文化批评的理论特征,坚持文化批评的整体性和相关性,主张在马克思主义阐释优先性的前提下吸收和超越当今各种批评话语;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独到的历史见识,关注文化文本的基本政治性质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强调生产方式对资本主义文化性质的决定作用,以及对跨文化关系的审视。本文旨在通过对詹姆逊文化批评理论的认识和梳理以观照和促进我国文化批评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詹姆逊把生产方式和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他从事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了后现代主义文化.他把锋利的解剖刀插入后现代主义内部,透过繁华的表象看到其本质特征:商品拜物教对传统文化的侵蚀;集体生产方式被打破,使得统一、完整的社会被碎片化、零散化的现实所替代;文化的批判功能和精神先导作用的丧失.  相似文献   

5.
詹姆逊的文化批评理论对中国文化批评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只有深入研究其理论中的历史意识才能够深入理解他的理论,从而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批评以及文艺理论。论文从"对理论及作品的历史化"、"历史与现在"、"历史与文本"三个方面对詹姆逊文化批评理论中的历史意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面对后现代文化的困境詹姆逊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积极地探索后现代文化之后的理想文化蓝图.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后现代主义中蕴涵的合理成分成为后现代文化之后的理想文化蓝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集体生活方式中产生的"真实文化"具有积极的革命意义;传统文化可以为处于后现代困境中的人们成功地改变现实提供丰富的经验.詹姆逊从这三种文化中吸取进步力量,勾画后现代文化之后的理想的文化蓝图.  相似文献   

7.
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归宿是“历史阐释的意识形态”。他首先探讨了历史主义的困境,奠定了“历史阐释”的方法论基础;其次,批判了解决这一困境的四种传统方法:物研究,存在历史主义,结构类型学,尼采式反历史主义;最后,提出了其“马克思主义”的解决方法,既克服主体困境,也克服客体困境。总之,我们只能通过本来接触历史,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绝对历史主义。  相似文献   

8.
面对后现代文化的困境詹姆逊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积极地探索后现代文化之后的理想文化蓝图。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后现代主义中蕴涵的合理成分成为后现代文化之后的理想文化蓝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集体生活方式中产生的“真实文化”具有积极的革命意义;传统文化可以为处于后现代困境中的人们成功地改变现实提供丰富的经验。詹姆逊从这三种文化中吸取进步力量,勾画后现代文化之后的理想的文化蓝图。  相似文献   

9.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当代三位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大师哈贝马斯、詹姆逊、伊格尔顿的批评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三位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对其有所发展,这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0.
詹姆逊是晚期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单一的现代性>标志着他介入现代性论争.詹姆逊坚持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一文化特征的判断,对现代性和现代主义实施了有力的意识形态批判,认为"现代性的复兴"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神话.  相似文献   

11.
结构主义哲学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寻求稳定、自我调整的结构,影响了五、六十年代西方社会思维方式,促使建筑界研究建筑深层结构的规律:人、自然、文化与建筑基本关系.结构主义与形态学结合,探索把过去的系统转化为现代建筑系统,寻求兼具灵活性与高技术的未来有机建筑.  相似文献   

12.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自20世纪50年代创立以来,在语法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深刻改变着人们对语言学的看法,过去语言学家认为业已解决的许多问题又重新提出来加以谈论。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介绍,但鲜有人将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与结构主义语言观联系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分成两半的子爵》这部作品充分运用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原则,设置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关系,用以揭示世界的矛盾、对立和现代人的精神分裂的普遍性。同时,作品通过两个半子爵对立行为的背谬的因果关系的展示,呈现人的生存的荒诞性。但作者面对人类这种生存处境的态度是积极的:以整合弥补人的精神分裂与缺失,以自由选择反抗荒诞。  相似文献   

14.
柯克《音乐语言》于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版,时值西方音乐学术界崇尚形式主义的时期,自律论占据绝对的主流地位,体现了一种冲破形式主义牢笼,捍卫音乐情感理论的反潮流精神。文章以音乐能否作为语言表达情感,音乐怎样作为一种语言发挥作用,如何确定音乐词汇中的基本术语,以及音乐表现各种情感的途径等,对柯克《音乐语言》的研究过程与思路,结合音乐作品的例证,作了音乐语言与情感表现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网络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当今教育与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认知学习理论,它较好地说明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文章用建构主义理论做指导,结合网络课程的特点,介绍了网络课程《工程制图》设计的一点看法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桑塔格的形式论与俄国形式论的形式陌生化、整体性追求以及色情学诸多美学主张有一致性和内在传承。种种迹象表明,对于包含文学批评在内的艺术批评,只要不远离艺术中真正的生命体验,形式论仍然是一种最为重要的文艺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西方最为流行的学习理论。它给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审视教学问题的全新的教育心理学视角。本简单介绍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分析这一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对提高汉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结构主义走向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虽各有侧重,但在哲学、心理学依据上却有所关联,不可割裂。课程与教育观统一于学科结构,即学科的基本观念以及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形式化体系———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学科的表层结构,随学生年龄的增长可螺旋式深入。基本观念是稳固的深层结构,以科学方法、科学过程为核心,是知识结构的组织线索和转换依据。建构的教学应兼顾结构的共性特点与建构的个性特质,追求对学科深层结构的理解,从而理解学科的本质,培养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法律的发展既表现为实体法的演变与完善也表现为程序法的进化和发达,就程序法的发展而言,我国的程序立法并未带来应然效果,程序上的形式主义在选举程序、审判程序和行政程序上都有较明显地表现。这主要是法律程序本身不完善甚至缺乏正当性的要求,程序工具主义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克服程序中的形式主义需要我们全面关注程序价值,宣传程序正义思想;继续完善程序立法;强化程序观念、建立程序责任。  相似文献   

20.
结构主义课程观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主义课程观出现已40年,但对其之剖析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结构主义课程观的合理内核,这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在不笼统否定或肯定它的同时,分析了这种课程观的症结之所在。随之我们以超结构为基本概念对其提出了改造的建议,并提出了弥补其缺陷的一些设想。很可能这对于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