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是江南的初夏时节。我国著名的军事记者、原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社长阎吾同志,到九江海军某部新闻班讲学了。呵!他就是那位几十年戎马生涯的“武记者”阎吾么?这位老前辈,以善于状写战争生活的场景而在新闻界形成自己雄浑刚健的独特风格。他那在淮海战役中描述蒋军狼狈逃窜的快讯,当年曾受到新华总社  相似文献   

2.
闻名全国的老军事记者阎百同志今年一月逝世后,新华社播发的消息(首都新闻界朔风之中送阎吾)中写道:“抗战烽火中参加八路军并投身我军宣传事业的阎吾,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记者生涯中,创造了我国军事新闻史上三个‘之最’:参加战斗最多,采写的战地新闻最多,在第一线组织战役报道最多。……他在数十次战役、战斗中冲锋陷阵,不顾疲劳,屡历艰险,采写了大量歌颂英雄、鼓舞人民、揭露敌人的新闻名篇。硝烟远去,他写下的一篇篇动人心魄的战地情景新闻,一直激励着后来人,成为我国新闻院校的教材。”I据我所知,新华社为~名老军事记者…  相似文献   

3.
赵苏 《军事记者》2001,(10):16-18
阎吾小传:阎吾,山东荣成人。1922年生。“七·七”事变后,15岁时即参加中共荣成县委领导的“河山话剧社”,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2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秋,他在战斗中负伤后到山东纵队宣传部任干事。1946年开始军事记者生涯,先后在新华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志愿军分社、海防前线分社、解放军总分社当记者,曾任新华社军事编辑组组长、解放军分社副社长、解放军总分社第一副社长兼党委书记等职。有新闻作品集《雄风录》、《奇志集》、《阎吾战地情景新闻选》面世。生平事迹被收入《中国当代十大名记者》一书。(…  相似文献   

4.
他作为新华社随军记者,曾冒着枪林弹雨,采访过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及对越自卫反击战,发表了大量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通讯和报告文学。50年代,他被新华社派驻中南海采访,并担任过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随从记者。80年代末,他担任新华社新闻业务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研究生导师。他治学严谨,著述丰厚,其著作有的成为国内大学新闻专业教材而被广泛使用。他就是现任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徐熊。北京。新华社宿舍楼。前不久,徐熊虽然很忙,听说是滨海县家乡来人了,还是欣然…  相似文献   

5.
“十六从军惜白发,一生未曾下战马;驰骋写军赋,至今笔生情。”老军事记者阎吾的这首自抒诗,正是他离休后的真实情怀。阎吾同志是新华社老一辈军事记者的代表,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同他共事25年了,他那种特有的热爱生活、热爱军队、热爱军事报道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一”前夕,我来到总政干休所看望阎吾。他刚从部队采访归来,兴致勃勃地谈了在部队采访的见闻和对新时期军事报道的意见。他仍沉浸在部队和军事报道之中,继续活跃在军事记者行列里。阎吾是1983年因年高有病,卸下了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主要领导的职务,离休住进干休所的。这位在军事报道战线上奔波了40年的老军事记者,年过花甲,身体不好,总社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好好休息,不要  相似文献   

6.
他是我国著名的军事记者。作为新华社随军记者,采访过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及对越自卫反击战,发表了大量的军事通讯和报告文学。 50年代,他被新华社派驻到中南海采访中央政治时事活动,并担任过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随身记者。 80年代末,他担任新华社新闻业务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研究生导师。他殚精竭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华社随军记者,他冒着枪林弹雨,采访过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及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发表了大量的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军事通讯和报告文学。 50年代,他经过严格政审,被新华社派驻到中南海采访中央政治时事活动,并担任过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随身记者。 80年代末,他担任新华社新闻业务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研究生导师。其研究专著作为国内大学新闻专业教材而广泛使用。 他就是现任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的徐熊。 北京。新华社宿舍16号楼。新华社高级记者徐熊在他满屋洋溢着书卷气的家里接待了我。 虽然早听说徐先生的朴素,但我依然不能相信自己的感觉。环顾室内,年久未换的旧沙发、简陋的木板床、陈旧的柜橱……令人有一种年代久远的似曾相识之感。只是一个个装满了大量书稿的书橱和一台用于写作的电脑,才显示出主人的职业和大雅。徐先生目光炯炯,精神矍铄,他用亲切的滨海乡音,与我娓娓而谈。  相似文献   

8.
1985年10月,正当中国人民隆重纪念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五十周年的时候,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哈里森·伊文思·索尔兹伯里的新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同时在纽约出版。这样的巧合,使我们对这本书的问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索尔兹伯里是美国的一位名记者,从事新闻工作五六十年了。他写了很多著作,又多次得到各种新闻奖,在美国《名人录》中有他的名字。在第二次世界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08,(1):28-30
1976年,一位意气风发的女大学生在风雪西藏开始了她的新闻生涯。32年间。她的足迹印在雪域高原、农村牧区,高校讲堂。她以敏锐泼辣和深入扎实的作风在新闻界有口皆碑。本期“传媒骄子”关注第八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卢小飞。  相似文献   

10.
我党我军的军事记者队伍从中国工农红军诞生之日起,即随之形成。在烽火硝烟、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我军不仅有着一大批挥戈执笔、文武双全的男记者,而且从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也走出了一大批巾帼不让须眉、成就卓著的女记者。更有意思的是.这些男女军事记者们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命运选择驱使下.于烽火岁月里产生爱情,在战场上举行婚礼,成为夫妻军事记者。  相似文献   

11.
怀着求知的欲望,我拜访了原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第一副社长兼党委书记阎吾,请他谈谈有关采写现场短新闻的问题,他欣然应诺。有了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精神,才能“抢”到现场的历史镜头  相似文献   

12.
一位慈祥和蔼的长者,这是著名记者林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当我和作家张扬比约定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他家时,满头银发的林里已经站在门口等候我们很久了。没有客套的寒暄,没有初次见面的拘谨,更没有名人常有的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矜持,他用句关于北京交通拥挤的议论使我们摆脱了迟到的尴尬与不安。这就是一名全国知名的高级记者的家么?并不宽敞的房间里略显空落,陈旧的木床,式样过时的简易沙  相似文献   

13.
又到雪花飘飞时。中国的一批文人汇聚北京饭店,参加人民文学社举办的“中国脊梁”报告文学获奖作品颁奖大会。满头白发的刘白羽同志来了。他飘然进入会场,缓缓地走向主席台,那样缓缓地坐下,慈祥地看着一张张热情的脸。刘老那样安详地坐着,像一位世纪老人,微笑着和每一位前来问安的人握手;微笑着和每一位要求合影的人配合,完成一次次造形。我和刘老合影时,提出了为他写个专访的请求,他微笑着答应了。第二天,我来到刘老的家。~进门,他就说,来来,我耳朵背,请你坐近点,今天没有别人,咱们可以放开谈,你说谈什么吧。我说您作为…  相似文献   

14.
“人民记者必须旗帜鲜明: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党员记者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首先是党员,然后才是记者。”老记者、原新华社副社长海棱同志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这么说。数月前,在参加全国第一个革命新闻出版纪念馆落成典礼时,我和他几次接触,此后,又通过书面和电话同他交谈了一些当前人们关心的问题。在我国记者队伍中,他的才华引人注目,他发表过大量的新闻作品和诗歌。五十年代,他在新华社编辑出版的《新闻业务》上发表的一些有影响的采访业务论文和经验总结,早  相似文献   

15.
在秘鲁访问的3天,真可谓行色匆匆:参观工业项目,拜访华人社团,访问渔业部长,应邀观看当地民族歌舞,出席副总统的午宴,采访藤森总统……离开首都利马的前天晚上,我们忙里偷闲,踏着溶溶月色去了却一桩心愿:看望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秘鲁著  相似文献   

16.
最早知道孙世恺的名字,还是在60年代初期。那时,在中学语文课本上,曾读到一篇记叙文——《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那简练的文字、清新的笔触就像一名出色的导游,把人们带进那座象征祖国尊严的宏大建筑物里。这篇文字便出自孙世恺之手。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每每读到孙世恺的新闻专著与理论研究文章,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真有“心向往之”之慨。国庆42周年前夕,借来京学习的机会,在东城区交道口菊儿胡同孙老师的寓所,我们拜访了这位久仰的新闻界老前辈。听说有客人来。白发染顶、中等身材、显得有些发福的他笑吟吟地从卧室出来,热情地招呼让坐。67岁的孙世恺是辽宁锦州人。他早年毕业于华北文法学院,曾就读于范长江任校长的北京新闻学校,后分配到新华社华北总分社。以后就长期在北  相似文献   

17.
1986年6月4日晚上,我冒着北京少有的酷热,在灯市口本司胡同,好容易找到了白夜的家,已经是八点多钟了,走得我汗流浃背。认识白夜,是在1952年9月。那时他是《苏北日报》副总编辑,我刚从一个县的通讯站  相似文献   

18.
在秘鲁访问的3天,真可谓行色匆匆:参观工业项目,拜访华人社团,访问渔业部长,应邀观看当地民族歌舞,出席副总统的午宴,采访藤森总统……离开首都利马的前天晚上,我们忙里偷闲,踏着溶溶月色去了却一桩心愿:看望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秘鲁著名记者赫苏斯·奥尔贝戈索先生。 68岁的奥尔贝戈索身体粗壮,肤色略黑,讲话底气很足,一眼就能看出他有着印第安人血统和这个民族豁达豪放的性格。因夫人不在家,他一面为我们张罗喝的,一面接过我的话茬说:“对,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已经8次访问中国。”话题也就由此开始。 1971年,奥尔贝戈索第一次访华。他抵达北京不  相似文献   

19.
哈里森·埃文森·索尔兹伯里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不仅又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就连他的名字也开始为中国人所熟悉。不久前,我有机会采访了他,并得以领悟他那条走向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0.
哈里森·埃文森·索尔兹伯里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不仅又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就连他的名字也开始为中国人所熟悉。不久前。我有机会采访了他,并得以领悟他那条走向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