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最初的知沟假说认为,当大众媒介向社会体系传播的信息不断增加的时候,社会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比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通常能更快地获知这些信息。由于社会发展在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均等,导致人们经济地位的不同,从而发生"知沟"扩大的现象,这在信息社会同样如此。对我国学生群体在网络环境中的"知沟"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这个特殊的群体会因为网络环境的熏陶,使得经济地位不同产生的阶层分化并由此导致的"知沟"趋于弱化。  相似文献   

2.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知识经济”从学术研究层面进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并迅速演化为一种大众媒体话语被我国各个领域、各个阶层所接受 ,甚至作为不同层面发展战略的一个现实选择。本文从知识经济思想来源和发达国家知识产业的发展角度讨论知识产业对高等教育地位与作用的影响 ,以及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特点及需要研究的问题。一、从知识经济思想来源看知识要素在生产要素中的地位变化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促进经济增长的新的经济形态 ,从经济学史的角度看 ,是2 0世纪有关经济思想发展的一种综合成果。谢康等人在《知识经济思想的由…  相似文献   

3.
本文引入社会分层视角,基于2022年开展的一项针对粤东西北“县中塌陷”问题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县域高中学校的社会阶层分割现象及其对学生高等教育期待的影响。本文发现,第一,被调查区域的县域高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阶层分割现象,即县域内高中集中了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观察,一是县域内高中学校的平均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二是县域内高中学校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为集中;第二,学校的阶层构成状况对学生的高等教育期待有着显著影响,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学校的平均社会经济地位越低、学校的社会经济地位异质性越低,学生的高等教育期待也会越低。将学校阶层分割概念引入针对“县中塌陷”问题的讨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知沟”假说产生于美国社会在对教育机会平等的呼吁声中。即大众传播使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知识量的差距拉大,“知沟”变宽。几十年来,经过学者的研究,这一理论得到了充实与发展。当前,新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的使用日益普及,爆炸的信息呈现过量趋势.西方国家的信息霸权造成全球性信息不平衡。如何填补信息时代的“数字鸿沟”呢?  相似文献   

5.
成人高等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缩小社会知识传播的“知沟”,促进妇女赋权,减少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公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王景 《教书育人》2008,(3):20-21
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关系的研究是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个核心问题,它主要包括了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和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叱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了不同的经济阶层、知识阶层、权力阶层、劳动阶层和边缘阶层等社会分层回,对学业成败、学业水平及教育机会等方面的影响。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包括促进社会分层结构产生变化和实现社会流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分层、社会分工及相应的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过程,教育在客观上对社会分层、职业选择产生着重要影响。新韦伯主义认为:教育是限制经济领域中具有优厚报酬职位的竞争者数量的筛选工具,帮助那些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占据这些职位。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个体“身份团体”地位的获得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越来越感受到个体的职业获得与将来可能得到的权力、财富以及社会地位息息相关。我们在看到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产生着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发现了社会分层在某种程度上反作用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换言之,不同社会层级的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否平等?本文试图通过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关系的探讨,分析社会分层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关系的研究是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它主要包括了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和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1]。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了不同的经济阶层、知识阶层、权力阶层、劳动阶层和边缘阶层等社会分层[2],对学业成败、学业水平及教育机会等方面的影响。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包括促进社会分层结构产生变化和实现社会流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出现了不同的阶层。由于各个阶层的经济收入差距、文化层次、职业职位等差异,导致其对各个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过程及结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社会优势阶层相对于社会中下阶层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无论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还是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及结果中都占有巨大的优势,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10.
布尔迪厄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可以成为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阶层固化成因的理论范式.高等教育是实现个人向上流动的最好通道,但近年来高等教育却不再是实现社会合理流动的渠道,反而成为“阶层固化”的助推器,表现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寒门难出贵子”与“蚁族”现象.社会资本差异与失衡是导致高等教育助推阶层固化的重要原因,家庭社会资本差异导致高等教育机会及就业机会不平等,催生了阶层固化;城乡社会资本失衡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占有不均,进一步加剧了阶层固化.  相似文献   

11.
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不需要高深知识,高等教育的地位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的“学府黉宫”或“象牙塔”中;在工业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逐步走进经济社会,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社会活动,但始终停留在经济社会边缘上,到了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地位有可能成为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中心。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成为生产力内在基本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积累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的高等教育,也就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进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中心。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一以来,私营企业主阶层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并在实践中进一步证明私营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六大”指明,“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从而明确了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政治地位。然而,由于其自身存在着与社会主义相对的“异质”性;在社会转型期,还必须对私营企业主阶层进行科学分析,正确引导、合理规范其政治参与,正确处理其与党和社会各阶层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高等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个体职业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因而具有其工具价值;还可以促进个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因而具有其本体价值。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是一种人生经历,可以促进个体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获得。其中,文化资本包括人格素养、闲暇文化和身心素养,社会资本则包括社会支持、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归属感等。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在社会流动中具有两类互斥的功能:“安全网”与“分流器”。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综合代际和代内两个视角,选取经济收入、社会经济地位指数、职业流动率等指标,分析接受职业教育对社会地位及社会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职业教育群体能够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经济地位,并且显著优于其父代。与初中教育群体相比,职业教育群体具有社会地位的比较优势,表明职业教育能为个体提供坚实的“安全网”保障,促进一定程度的向上社会流动。但与高等教育比较,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经济地位,职业教育都处于相对劣势,“分流器”效应显著。此外,职业教育对于西部地区和农村家庭的社会流动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总体而言,职业教育是一种促进社会流动的有效机制,未来需进一步发挥其“安全网“功能,抑制“分流器”效应。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讨论会与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生的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1978年,我国高等教育恢复了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为每个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在“读书无用论”的年月里荒芜了的科学园地,涌进了大批渴求知识的青年。其后,我国又建立了高等教育的学位制度,建立健全了高等教育的体制,确立了知识的社会地位,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由此,全社会掀起了一股“文凭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实行,紧接“文凭热”又出现了“出国热”、“经商热”和新的“读书无用论”。这时人们重新开始审视文凭的价值。86级前后的研究生在“文凭热”中踏进校园,接受高等教育,又在“出国热”和“经商热”中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对于文凭从热列冷的原因有较深的认识,三热一冷成为许多研  相似文献   

16.
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发展关乎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公平。运用大学生发展理论,以T大学为个案,自编问卷开展调查,分析高水平大学经济困难生的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虽然总体上经济困难生发展水平弱于普通生,但在学期间经济困难生一直呈追赶态势,并在毕业前获得与普通生相当的发展水平;社会结构、院校和个体能动多重因素影响其发展,其中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和校园互动等院校因素是关键,学生投入等个体能动因素也有较强影响,而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等社会结构因素影响较弱。为促进经济困难生更好发展,国家应继续实施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大学应坚持“公平而有质量”的价值导向并进一步完善帮扶举措。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 ,首次以职业分类为基础 ,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 ,把当今我国的群体划分为十个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报告认为 ,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已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这些迹象表明 ,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新的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与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纪。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中国科学技术新知识及其创造新知识的杰出人才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而这又主要依赖于高等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应大力拓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优先发展信息学科,兴办高校的知识型企业,并逐步建立起富有生机活力的高校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城乡社会阶层分化的现实国情出发,以“知沟”理论为视角探讨法律传播活动中的“知沟”效应,把传播效果研究纳入社会平等、民主与发展的框架内,将提升法律传播效果研究的现实性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20.
宋代统治者重教兴文,印刷术普及等是宋代江西乡村私学兴起的外部环境;江右经济飞速发展,民间知识阶层渐起并参与地方事务乃其内部动因。地方知识阶层,以不同的教育形式广泛参与乡村私学,以此作为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重要载体。乡村私学的发展对两宋江西地方社会确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地方知识阶层个体素质的提高,地方社会整体风气的提升以及地方学术思想的繁兴助益颇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