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戎畋松 《收藏》2008,(6):116-117
汉半两权钱 汉初承袭秦制,仍旧行用半两钱。高祖时借故“秦钱重难用”而行荚钱,且允许民间私铸,引起货币贬值,“至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吕后二年(前186年),开始整顿币制,改铸重八铢标准的半两钱;后由于减重严重,从六年(前182年)起又行用五分钱,其重量只有2.4铢,为半两的1/5,灾际上也就是变相恢复丁荚钱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张建功 《收藏》2007,(5):142-143
《收藏》2006年第3期刊载了李克勤的《新疆有的红铜钱不是新疆红钱》一文,对笔者《古钱奇葩——新疆红钱》(《收藏》2005年第2期)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分析。李克勤先生文中认为“新疆红钱仅限于南疆八城通用”,而北疆的红铜钱(包括黄铜、铁质)等,“则属制钱范畴”。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不利于全面了解和认识新疆统一后的货币全貌。  相似文献   

3.
海泉 《收藏界》2010,(1):70-71
按《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南宋孝宗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罢铁钱,改铸铜钱”。笔者这里所展示的三品铜质“淳熙元宝”小平钱(见图),均系孝宗元午始铸的珍稀币种,也是孝宗继位以后所铸的第三个年号钱。  相似文献   

4.
陈瑞海 《收藏界》2010,(4):88-88
辽道宗寿昌年间(1095-1101年)铸“寿昌元宝”钱,这也是他在位所铸的最后一个年号钱。“寿昌元宝”小平钱铸量虽不多,但却也有数种版别。  相似文献   

5.
董大勇 《收藏界》2012,(5):67-70
1、“当百千当万千”花钱(图1)笔者曾见与此钱相同的实物,方穿六出,有缺角。 2,“天下太平”北周处斩蛟花钱(图2)笔者曾见两枚折十高浮雕周处斩蛟(背仙道人物)大花钱,图案极为生动,蛟龙出水扑面而起,张牙舞爪,人物较小然挥剑而迎毫无惧色,气势磅礴,钱圆形,圆穿,当为隋唐以前之物。  相似文献   

6.
张建功 《收藏》2010,(12):100-102
新疆近代官铸银元始自光绪十五年(1889年),铸期直到新疆解放为止。除民国38年(1949年)“壹圆”银元外,其余各种银元都属于天罡银元,面值则采用两、钱、分,且专用湘平而不用库平。其铸地主要有迪化(今乌鲁木齐)、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克苏三处。  相似文献   

7.
袁水清 《收藏》2012,(6):72-74
中国古代货币的纪地铭文多为一字,如先秦圜钱中的“共”“蔺”“垣”等;也见有两字及其以上者,如宅斤布中的“阴晋”“安邑”“甫反”等。在方孔圆钱中迄今所见系列单字纪地者,以唐武宗李炎会昌五年(845年)始铸之会昌开元通宝24种纪地钱为最多(如图)。唐武宗李炎崇尚道教,迷信神仙,在位时推行反对佛教的政策,于会昌五年禁止佛教,...  相似文献   

8.
钟成华 《收藏》2008,(12):128-129
“佛法僧宝”铜钱(见图),直径24.5毫米,穿宽5.8毫米,厚1.1毫米,重3.4克,钱文篆书直读,光背无文,安南(今越南)陈禺陈朝天应年间(1516年)所铸。安南古泉币,受中国影响深远,是为方孔圆钱形制,饯文均仿汉字,亦有用中国年号铸钱。在陈朝所铸“天应元宝”“佛法僧宝”“宜和祜宝”三品中,唯“佛法僧宝”钱传世较多,是陈朝(1516~1521年)陈暠父子大量铸造的流通货币之一。  相似文献   

9.
孟建民 《收藏》2009,(7):131-131
笔者藏有一枚西夏文“福圣宝钱”(见图),为西夏毅宗李谅祚福圣承道年间(1053~1056年)所铸,是西夏最早自铸的年号钱。其轮廓规矩,文字粗犷豪放,向来为古钱币收藏爱好者所赞赏。  相似文献   

10.
令人战栗的自信在秀和尚是个四段棋手的时候,他在大手合比赛中执白棋时便很少出现失误,我们翻看秀和的棋谱可以很好地学习执白棋时的行棋方式。秀和执白棋时,以极似知得(八世安井仙知·一七七六~一八三八)缜密的形势判断和紧凑的应对手段而著称。我在此处选录的秀和与太田雄藏的这盘棋是在天保十四年(一八四三年)双方下的。此前,秀和两度战胜井上因硕(十一世幻庵·一七九八~一八五九)使幻庵成为名人棋所的美梦彻底破裂。另外,他还是本因坊的继承者。此时正是他向成为棋界第一人发足迈进的阶段。在棋力上,他已超越了天保四杰(…  相似文献   

11.
成日至 《收藏界》2010,(2):79-79
在笔者所收藏的吉祥钱中,有一枚年代久远的五代时期的“永安五男”吉祥钱(见较图)。 “永安五男”吉祥钱,为五代初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据燕地时所铸,时约公元907-910年间。作为流通货币的“永安”系列铜、铁钱,面文有“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四种,  相似文献   

12.
海泉 《收藏界》2010,(10):81-82
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所铸同治钱有两种:一为“通宝”(仅小平),一为“重宝”(见有当四,当五,当十)。在旧泉谱中素有“同治通宝无大钱”之说,这是除了小平大样(直径28毫米,直径30毫米)和小平特大样(直径32毫米)之外而言。  相似文献   

13.
钟旭洲 《收藏》2010,(5):131-131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湖北罗田人徐寿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起兵反元,同年十月称帝,建国号天完,定都蕲水,改元治平。1355年天完政权相继占领沔阳、襄阳、中兴、武昌几个重镇;翌年正月,迁都于汉阳,改元太平。1358年,徐寿辉改元天启,仿至正钱式样,铸行“天启通宝”钱,俗称“徐天启”,币值有小平、折二、折三几种。其钱文直读,光背,除真书外,折二钱又有篆书对品。  相似文献   

14.
许杰 《收藏界》2010,(3):83-83
“泰和重宝”为金章宋完颜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始铸之当十大钱。此种钱铜质优良,体态浑厚,制作精美。钱文“秦和重宝”四字为玉筋篆,直读,由金代书法大家党怀英亲笔所书,字体精纯典雅,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5.
殷生岳 《收藏》2009,(11):84-85
五一节前在藏友小W家看到一件像摆放香炉的铜座子。小W介绍说,这件座子有铭文。器物规整大器,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包浆也漂亮开门(图1),底款刻:“文化十酉年正月吉祥日持主铁玄”“西村和泉守作”(图2)。这件铜器侧面更有刚劲流畅的刻款:“天保十二丑年七月上涩谷长泉寺口见堂”;右旋面还刻着“山下青口吉田口藏”,下面还有6字草书,本人吃不准为何字,好像是“前次令喜兵怀”(图3)。  相似文献   

16.
张建功 《收藏》2010,(11):114-116
新疆因其独特的地理和历史原因,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奇钱珍品,唐大历、建中年间(766年~783年),在安西(今新疆库车)地区所铸造的“大历元宝”和“建中通宝”两种钱币,便是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17.
王舒乙 《收藏》2014,(6):119-119
该金币出土于一座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墓葬中,其通体由黄金薄片锤打而成。直径38毫米,厚1毫米(见图);正面图案为单面阴打,钱文“早生天界”呈珠点状打制,中间凿有方孔,方孔四周分别饰有双重四决纹,外层末梢有卷草纹。根据其形制风格判断,该币当属厌胜钱一类,由钱文含义可知为墓葬随葬的钱。  相似文献   

18.
叶伟奇 《收藏》2008,(12):123-123
数年前,笔者从福州市花鸟市场地摊上觅得一枚奇特的“光绪通宝”圆形方孔钱。此钱为铅质,直径22.50毫米,穿径4毫米,厚1.8毫米,重4.95克。其面文对读,背穿左右分别为满文“宝福”二字。文字朴拙,铸造粗糙,穿口呈不规则的圆形。通体灰黑色,间有土锈(见图)。“光绪通宝”为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淮在位期间(1875-1908年)铸造的年号钱。所见有红铜、黄铜、白铜质地者,唯独不见有铅质钱。  相似文献   

19.
周传芳  周国卿 《收藏》2006,(4):100-103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新疆布政使王树楠向巡抚联魁建议,用内地各省拨来的财政补助银“协饷”为原料,在新疆(迪化)水磨沟机器局铸造银币。联魁于六月四日批准成立新疆银元局,铸造五钱、四钱、二钱、一钱四种银币,至三十四年七月止,共铸银32万两,主要用于军费开支,故称“饷银”。饷银五钱,正面主图为汉维文“饷银五钱”,背面主图系蟠龙。该币直径3.3厘米,重17克左右,成色85%。饷银五钱银币的版别较多,从正面看,汉文“饷银五钱”有字体大小、笔画粗细的不同,汉字中心有有花饰和无花饰的差异。从背面看,图案有无圈龙、线圈龙、珠圈龙,维文龙、蝙蝠龙的不同,蟠龙又有小头龙、尖角龙、小龙的差异。现就“饷银五钱”银币的具体版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20.
陈瑞海 《收藏界》2010,(5):84-84
"朝鲜通宝"存世多为小平钱,而大钱则尤为罕见。"朝鲜通宝"钱是公元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高丽王朝李成桂将军发动军事改变,废除原高丽国王及其国号,改国号为朝鲜,其后,朝鲜国世宗李祹于公元1423年(明永乐二十一年)始铸"朝鲜通宝"平钱,至仁宗李宇于1633年(明崇祯六年)仍继续铸行"朝鲜通宝"钱,到正宗十七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即公元1793年,始试铸当十大铜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