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叙述视角的成熟,是现代小说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鲁迅小说《呐喊》、《傍徨》中有五种叙述视角:即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与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述和第三人称旁观者叙述及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叙述。因而《呐喊》、《傍徨》比之古典小说更利于传递作者的情感信息和认知信息,具有与古典小说完全不同的现代性质。从叙述视角角度来看,《呐喊》、《傍徨》的风格特征除了长期以来公认的“深沉幽默”外,还应加上“进发”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2.
莫言小说《红高粱》在全知的第一人称视角"我爷爷"、"我奶奶"的引领下,综合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显示出一种自如和成熟的叙事调度。但小说中叙述人的介入略显频繁,缺乏节制。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新移民女作家张翎被誉为"北美地区新移民文学的扛鼎作家"。《交错的彼岸》是继《望月》之后张翎的另一部长篇力著。《交错的彼岸》糅合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构成多重人称复合叙事。张翎对第一人称叙述的巧用使叙述者在叙述时空上的转换自然而流畅,且赋予读者真切感和信任感。第三人称叙述使得叙述者能够灵活自如地周游于叙述对象之间,拥有比第一人称更大的叙述空间。张翎对两种叙述人称的灵活掌控,丰富了小说的叙事手法,展现了小说的叙事张力。  相似文献   

4.
《采桑子》是叶广芩创作的关于满族贵胄后裔生活的长篇小说,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都有其独特性,全篇采用独特叙述视角,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娓娓道来。通过分析作者独特的创作背景,加之解构、比较全文的叙述角度,探究文本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三人称视角相互交织的独特叙述方式,我们从而可以了解到,其起到的完整小说故事情节与整体结构、丰满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态度和家族情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部小说作品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叙述视角的成熟。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他的小说几乎每篇都是"精品",正如有学者所言,"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1]。仔细阅读《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会很明显地发现鲁迅采用不同的叙述视角来组织安排他的小说叙述,具体可分为三大类:一、零视角或无限制性视角;二、内视角;三、外视角。  相似文献   

6.
《金银岛》是罗伯特·史蒂文森流传甚广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展示了出色的叙事技巧,尤其是叙述视角的巧妙运用。文章借助叙事学视角研究的方法,从吉姆少年叙述、吉姆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的双重视角、大夫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与视角越界三个方面对作品的叙事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金银岛》是罗伯特·史蒂文森流传甚广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展示了出色的叙事技巧,尤其是叙述视角的巧妙运用。文章借助叙事学视角研究的方法,从吉姆少年叙述、吉姆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的双重视角、大夫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与视角越界三个方面对作品的叙事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狼厅》和《提堂》中,主人翁托马斯·克伦威尔的想法有时候以第一人称、有时候第二人称,大部分时候则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这是一种高超的叙事技巧。作为承担叙事中意识形态内容的重要载体,视角的选择暗含着选择主体所欲传达给受者意义或价值选择。在克伦威尔系列小说中,作者曼特尔选择"内聚焦"视角,由叙述者来传达她的伦理意图与目的。  相似文献   

9.
《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后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从叙述视角来看,《诗经·国风》中主要有三种视角:第一人称主观视角、第三人称客观视角及视角转移。不同的叙述视角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也正是《诗经》拥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视角描写是小说常见的技巧,而视角与叙述人称结合形成叙述方位,共同参与叙述角度的构建。本文以加拿大华裔英语作家伊芙琳.刘的短篇小说《碎玻璃》为例,分析了小说中的叙述方位,及其对主题构建的意义。在小说中,第三人称与人物视角结合的叙述方位以及第一人称与人物视角结合的叙述方位轮番出场,使小说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得到全面展示,她内心的挣扎轨迹也在"我"与"她"的对话中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王源在审视《左传》文本时,已经注意到了现代叙事理论中的某些问题,并在批注里给予呈示,展现自己较为朦胧的认识,"叙述视角"是其中重要的理论点之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视角承担者的转换;全知视角的普遍运用;语词变化体现出视角转移。  相似文献   

12.
唐传奇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具有独特的风格体貌。唐传奇梦幻小说因其叙述者的不同而形成姿彩各异的叙事视角。而梦幻小说之内容、特性也造就了其叙事方式、叙事视角的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唐传奇梦幻小说的叙事视角大体可分为中立式全知视角、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和越界式视角。  相似文献   

13.
《虹》代表劳伦斯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以其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对位性和开放性的叙事结构以及隐喻象征的叙事手法,寻求到了表达生命精神的恰当的合奏形式,体现出了作品独具特色的现代审美品格和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叙事学的理论对《薛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文本在叙事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作者叙事与"二度叙事"的综合、全知视角与第一人称视角的交错和倒叙与预叙的并用。  相似文献   

15.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它的现代意义在艺术价值方面同样也体现了出来。陈平原先生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一书中讲到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三个层次共同促成了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狂人日记》在这三个方面中也体现出了承前启后的特征。拟从叙事学的角度阐释《狂人日记》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卢炜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6):67-69,90
全文以中外著名戏剧家萧伯纳与老舍为个案,进行戏剧叙事比较。从叙事的表层即文本叙事立场与视角、表现手法和叙事策略方面力图追溯文本的深层原因,探索中西艺术对话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苏珊·桑塔格的长篇小说《火山恋人》,是一部以传统内容为主,以新视角叙事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多视角的运用,使得这部作品突破原有叙事小说模式,成为表现后现代小说的佳作。作者苏珊·桑塔格,以灵活多变的叙事手法探寻主人公内心世界,以自由变换的空间随想,给读者带来新奇感受之余,也体现出她独特叙事架构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俺爹俺娘》中,当事人焦波的口述贯穿始终,成为结构全片重要线索,也决定了纪录片的独特视角。在讲述人和观众之间,建立了一种侧重于有声语言的对话关系。片中焦波对感人生活细节的讲述,突显了本片的故事化倾向。在对素材的处理上,《俺爹俺娘》中的很多表现手法呈现出个性化、文学化的特点。口述纪录片从讲述人的眼中看世界,体现的是一种局限视角下的真实。  相似文献   

19.
李琦 《培训与研究》2006,23(4):10-12
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萧红《生死场》的叙事模式独具一格,它标志着萧红文体由探索向成熟的转折,在萧红文体研究以及在中国现代小说结构史上具有创新意义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台湾著名女作家施叔青的小说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色彩,这主要表现在其思想主旨和叙事艺术方面。其小说主题与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学在视角和价值趋向上多有重合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