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过去一直把同情都只局限于情感、心理的范畴,从而难以实质区分开同情与怜悯,并长期把两混用了。本认为,以“行动”区分开同情与怜悯,其意义在于可以超越现代社会的冷漠处境。  相似文献   

2.
你体验过愤怒的情绪吗?有些人会说:"体验过,而且正在体验."而又有些人会说:"我从来没有愤怒过."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过愤怒,愤怒是人类具有的基本情绪之一.当然,一些人可能会过于控制自己,使自己愤怒的情绪不会公开地表现.我们要认识到,表达愤怒是健康的行为,而且愤怒可以被建设性地表达出来.人们通常存在一种误解,常将愤怒和攻击行为联系在一起,认为表达愤怒,就是在攻击他人,会带来更坏的结果,因此,他们感到难于表达自己愤怒的情绪.其实,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愤怒是一种自信行为,是个体有力量的表现,我们不要害怕愤怒的情绪,而要学会有效地表达.  相似文献   

3.
【活动背景】高中生处于“暴风骤雨”期,情绪非常容易波动。这时的女孩敏感,男孩易怒。当遇到生气的事情时,有些同学会选择闷在心里,不去表达。有的同学会指责呵斥,甚至大打出手。这些都不是恰当的处理愤怒情绪的方式。不恰当的愤怒情绪处理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影响事情的解决,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伤害。如何引导高中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建设性地处理愤怒,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同情伦理学对同情的认识有两种取向,一是将"同情"视为一种自然的天性,二是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或自我反思能力形成的与当事人相类似或一致的心理倾向。同情被认为具有理性较少具备的作用和价值。尽管如此,同情的有效发挥却是有条件限制的。教育直面多样的、具体的生命,这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互动成为必须,同情则可以在其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情伦理学的同情观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个体间人格的差异,将主体性推至极端。从同情伦理学中汲取其合理成分,需要基于教育的立场,重新理解同情的内涵,辩证地认识同情的教育意蕴,并帮助教育者拨开同情的迷雾,在实践中展现同情,体验同情带给人的生命的价值感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龙兰 《考试周刊》2013,(27):159-160
愤怒情绪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年轻气盛,有愤怒情绪是普遍而正常的。合理地评估愤怒、理解愤怒和建设性地表达愤怒是大学生管理愤怒情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千金要方》指出:"卫生切要三戒,大怒、大欲、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伤真元气。"愤怒情绪对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的大学生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文章探讨引发大学生愤怒情绪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愤怒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愤怒情绪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7.
史静 《老年教育》2008,(2):59-59
心理学家总结走出愤怒情绪的“三步曲”: 第一步:像晴雯一样撕点东西  相似文献   

8.
高晓妹 《山东教育》2004,(12):51-52
愤怒是幼儿常见的一种激烈情绪,它会给幼儿带来可大可小的困扰。对幼儿的愤怒采取忽视或者不予理睬的态度会使幼儿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有些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就是因为愤怒而产生的,而一些内向的儿童却会将愤怒的情绪锁在  相似文献   

9.
10.
同情漫议     
月考排名一出来,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班上一下哭了两人:一个是排名第四的欣欣,一个是常常落底的东青。对于东青,大多数同学投以同情的目光,她成绩总是没有起色,回家一定会遭到父母的呵斥。而对于欣欣,除了几个知己好友的劝慰,其他同学都抛去白眼,第四名还要哭吗?  相似文献   

11.
<正>【活动理念】心理学认为,愤怒是由于外界干扰使个体的愿望实现受到压抑,目的受到阻碍,从而逐渐积累紧张性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是一种比较激烈的情绪表现,其大小取决于外界干扰愿望实现的程度,干扰的次数以及个体对外界干扰的认识情况。偶尔的愤怒并不是件坏事。因为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愤怒的事,  相似文献   

12.
<正>【活动理念】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愤怒是人的一种基本情绪。美国心理学家雅克·希拉尔(Jaques Rillaer)认为,愤怒是一种内心不快的反应,它是由感到不公和无法接受的挫折引起的。当面对不公平、嫉妒、完整性被打破、成就感丧失、控制失效等情境时,就会有一种被否定、  相似文献   

13.
愤怒是一种自然的情感,但对愤怒的怀疑与压抑从古至今都未停歇。正是因为这种怀疑与压抑的存在,导致我们对愤怒的价值缺乏深入的思考。实际上,愤怒与道德有结合的可能,愤怒可以在信念、意愿、程度等维度上合乎道德。道德愤怒作为愤怒与道德结合的形式,意指自我、道德被侵犯或他人遭受不公时的愤怒。道德愤怒对道德生活的实现有重要的作用,应该纳入道德教育的视野之中,道德教育应探索引导、保护、激发道德愤怒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愤怒作为一种普遍情绪和复杂的本能,它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私人的和社会的各种关系。国内外愤怒情绪研究主要成果集中在愤怒情绪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因素等方面,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和测验法,研究对象为正常人群,存在着实验研究不够精密、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被试范围狭窄等不足。未来愤怒情绪的理论研究丰富,被试范围扩展,研究方法改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子女在教育方面重视程度的提高,父母们愈来愈多地参与到子女的学业辅导中。但由于父母心中对子女的完美主义意象、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对就业压力的感知及不成熟的情绪反应机制等,常常导致他们在辅导子女学业时容易情绪失控。父母可通过重塑成才观、建立同理心、重新认知自己与子女的关系、重建人生哲学以及接受心理辅导等方式消解自己在辅导子女学业时产生的愤怒情绪。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了愤怒和悲伤两种情绪在不同强度下对内隐学习的影响。被试者为大连艺术学院本科生260名。通过对被试者在愤怒和悲伤两种情绪下人工语法内隐学习效果的分析发现:(1)内隐学习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在愤怒和悲伤情绪的强度没有达到非常强烈时,内隐学习不会受到它们的影响;(2)愤怒情绪的强度达到非常强烈时,会对内隐学习造成消极影响,说明内隐学习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家总结走出愤怒情绪的三步曲:第一步:像晴雯一样撕点东西当愤怒来临时,应当保持冷静,强迫自己默念从1到10、到20、到100,直到心情平静下来;或者去无人的地方大叫几声;摔打沙发上的靠枕;像红楼梦里的晴雯撕扇子那样撕点东西;或者跑到商店看看喜欢的衣裳;找一本书大声阅读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在中职生中,有不少学生由于本身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挫败,情绪受到外界一点刺激就失控的现象非常普遍。如何帮助这些学生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尤其是愤怒情绪,成了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愤怒这种情绪的特殊性和极端性,一般不让学生现场或即时体验,  相似文献   

20.
社会同情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共同遭遇或感受在情感上所发生的共鸣,与个体同情或人类同情相区别。社会同情是民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理解的条件,社会责任的基础,也引导着人们的积极社会行动。社会同情的培育指向良好公民的形成,有助于防止和消解社会加速分化可能带来的社会冷漠、排斥和不正义。作为一种比起个体同情来说更加高级和复杂的同情类型,社会同情心的培育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加强人文和艺术教育、社会角色体验或扮演、开展人类基本教育等途径和方法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