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中古汉语副词与上古汉语相比呈现出简化规范的趋势,新旧副词常以双音节的形式组合使用。《战国策》一部分副词消亡或词性产生变化,也有相当一部分副词被继承下来了,在南北朝时期广泛使用。在副词用法上,《战国策》与《宋书》无明显的区别,体现了副词的语法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战国策》是上古时期一部重要的文献典籍,书中出现的限定范围副词有"独""唯"等。从语法功能和语义指向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并加以详细的描述,希冀对了解上古汉语范围副词系统,特别是限定范围副词有所补益。《战国策》限定范围副词属于上古时期的限定范围副词系统,常位于谓语前,少数也可以位于名词前;其语义指向以后指为主,具体所指不一,部分限定范围副词语义还可以前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华书局本《后汉书》《三国志》《魏书》《南史》《太平御览》等典籍,校勘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符瑞志》,得拙见数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宋书》中的“交流、墓次、迥隔、条录、萌渐”五个词语,参照其他著作进行诠释,这些词出现频率较高,《汉语大词典》有的已收录,但引书例证偏晚,有的未被收录,文章试图以此为辞书鳊纂提供些许有用的资料,或可补正辞书缟纂之疏失。  相似文献   

5.
《宋书》语词考释前人成果颇丰,但因其卷帙厚重,语词数量众多,研究难度较大。本文考释其中四个词语:枭首大航、瞻谢、解故、簿。其中"枭首大航"与"簿"的意义未见前人研究。"瞻谢""解故"在《汉语大词典》以及中古语词研究著作中的解释均可商榷,本文试为辩证。  相似文献   

6.
茹益益 《文教资料》2011,(11):41-42
本文作者广泛运用中古时期的语料,对中华书局标点本《宋书》进行本校、对校和他校,提出十处可商榷之标点,大致为当断不断、不当断而断以及引文下衍等误。  相似文献   

7.
《宋书》复音词中的古语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古史书中,沈约所撰《宋书》的语料价值很高.颇具代表性。东晋六朝时期是汉语双音词的一个重要的增长期,以《宋书》为专书进行双音词专题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从复音词来源的角度对《宋书》中的50个“古语词”逐一考释,足以说明这是中古汉语献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独特的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杰出的文学家沈约也是卓有识见的史学家。他的《宋书》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而他对当时政治、军事、民族、经济和文学诸问题的见解则体现于《宋书》史论中 ,具体来说归纳为 :废昏立明的历史进化观 ;保守倒退的货币观 ;和平相处的民族观 ;古今并蓄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9.
《宋书》目前通行的本子是中华书局标点本。此本乃点校精审,为学界所公认,然因卷帙浩繁,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比如,常常径据他书改动原文,尤其是径据类书改动原文,用这种方法校勘,所得结论易与事实不符,本文试就此类问题以及其它一些校勘问题与之讨论,共计校勘札记12条。  相似文献   

10.
《史记》与《战国策》所记载关系密切的事件约有九十多件,其中存在大量的异文现象。本文试对其异文进行校勘。并考证其正误。  相似文献   

11.
阏与之战是战国后期秦、赵两个强国之间的一场著名大战,战争的结果是秦败赵胜,关于阏与古战场的方位,自古以来形成了山西沁县乌苏说、山西和顺说与河北武安说.对三种说法进行了剖析,认为,战国时期存在两个阏与城,一属韩在山西沁县,一属赵在山西和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具体的考证,纠正了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标点、校勘以及史实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春秋"私徒属"与战国"宾客"同属依附于各级贵族的社会群体,但又有着显著的差异:私徒属讲求忠诚,至死不二,宾客则以势取舍,择木而栖;私徒属仕于主人,奉职尽责,宾客则有事差遣,无事闲处;私徒属视主人为衣食之本,以尽忠为其人生目标,宾客则视主人为进身之阶,出将入相,欲显身扬名于国.这种差异的形成是与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君主集权制的转变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它善于用简明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思想性格,并力求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运用传主的童年小事和生活逸事来神话人物,从而既拓展了史书纪传人物的学笔法,又大大丰富了《宋书》的学性。  相似文献   

15.
沈约虽没有在<宋书>中创设<文学传>,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获取有关宋代文人的文学批评理论,其中较有价值的有沈约的情采论、文体三变论、声律论以及谢灵运的性情说和范晔的立意说.  相似文献   

16.
《国语》中的神话传说,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对这些资料进行初步梳理,并分析其价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期畜牧业有着显著的发展,表现在国家厩苑饲养大批的公马牛,并有着阉割的管理制度;私人养殖大户出现,并涌现了“赀比王公”“礼抗万乘”的猗顿、乌氏保等著名的人物;个体农户“五母鸡”“二母彘”已成为通常现象。与此同时,养殖技术也日益进步:阉割技术的普遍应用、相畜术的发展和兽医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封君问题是战国时期政治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春秋末期起,称"君"现象开始出现,至战国时期成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本文旨在对战国时期封君封号形式、封君获得封号的原因以及各国封君数量进行探讨,希冀对战国时期的封君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楚、秦两国在中国进行着最激烈的争夺,他们在军事上进行的殊死搏斗,实际上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观念行为的较量。因此对于这段时间楚、秦两国的社会生活习俗进行一些比较,可以看出两国社会生活的大致发展状况。他们在观念行为、婚姻生活和对待女子的态度上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他们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一些习俗,直接反映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观念行为,这些对于社会的发展都起着不可小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战国诸子之学不仅受到周代传统王官之学的影响,更注重从民间资源中汲取智慧的养料.民间智慧对战国诸子之学的影响随着战国诸子学术自身的发展而日益重要,这种影响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战国诸子著作中各类叙述性材料的具体比例,也对战国诸子学术精神风貌的最终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