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体会到,认真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整个采写过程中的重要前提。这一点我是有过教训的。记得1985年春,我去采访向阳一大队的蔬菜技术员翟广茂,在这之前,只听别人介绍过,他培植的上海大型芹菜一年累计亩产2.6万斤,供应期长,能从春节前到四月,弥补了本市蔬菜供应淡季之不足,仅了解了这些后,我就去采访了。但一交谈起来却使采访陷入困境。他不善言辞,是个地道的庄稼人,我又不懂蔬菜技术,问来问去,问不到点子上,他的话更少了。整整两个小时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也没采访到。可我并不死心,过了两天又去找他,结果,第二次采访也失败了。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有事业心的新闻记者,最高兴的莫过于在采访中发现了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莫过于亲手写出满意的稿件见诸报端,莫过于听到读者对他写的报道的赞扬…… 我刚去吕梁记者站工作,接受当时的省委副书记王茂林布置的采写孝义县土焦改造任务。到楼东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郭华在村委办公室简要地介绍他们办起两个焦化厂的事。我打量着挂满锦旗的办公室四壁,发现一个村委组织机构图表中,列有“科技人员”和“律师”两项。我好奇地问:“怎么,你们村还聘请了科技人员?”郭华  相似文献   

3.
刊中刊     
《视听界》1996,(5)
7月4日到6日,我有幸参加了淮阴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市、县新闻单位联合采访“百村干户小康路”新闻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就我个人来说,至少有三点收获。1.成功的采访需要有充分的访前准备。7月2日,局领导通知我,将于后天参加“百村干户小康路”采访。我利用采访前两天的宝贵时间,做了三件案头准备工作:①翻阅省、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所乡村小学的民师,业余时间,喜爱写点新闻。1985年春,我去同行郭老师家陪客,喝酒的时候,客人露出黑牙根,他说:“俺村的黑牙根病,祖祖辈辈都治不好.县卫生防疫站说是含氟量高病。现在国家拨款万把元,俺村又集资几千块,打了眼深机井,安上了水管,家家都吃自来水。下辈人再也不得黑牙根病了!”我听后,连续三次去他村采访,写了报道  相似文献   

5.
最近,党中央和各省、市党报提出了“关于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使我想起了三十年前一次寻常的采访活动,故追记之。那是1963年的深秋,报社农村部根据市委和编委会的要求,要介绍一个爱水用水好的典型。这一采写任务,由我和一位年轻记者承担。我们经过与有关方面联系,作了分析比较,决定到房山县去找这样的“典型”。按照当时的条件,凡属不是第二天见报的稿件,记者到农村采访:近郊骑自行车,远郊乘长途汽车。次日晨,我们从广安门搭车去房山县。到县委后说明来意,有关部门建议我们可以到下滩村去。这个村,我在1958年曾经去采访过,是位于拒马河中间的一个“孤岛”,距县城有几十华里,当时还不通汽车。午饭后,我们徒步南行,途中还下起了小雨。黄昏时分,我们涉水过河,登上了这个“孤岛”。沿途所见,农田水利设施成龙配套,主渠干渠支渠斗渠毛  相似文献   

6.
在采访中,要善于揣摩听到的每一句话,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1986年,黄冈县有个乡的妯娌俩创办起了竹器加工厂,在全县较有名气。我慕名前往采访。乡党委负责人向我介绍了有关情况,之后,我又拿了有关妯娌俩的材料。我决意到妯娌俩的竹器加工厂看看,以便掌握第一手材料。在村部歇息时,村会计对妯娌俩办厂赞不绝口。我暗思忖:这趟没白跑,可以抓一条“活鱼”了。兴奋之中,我见到了孙腊枝妯娌俩。并去村头看了竹器加工厂。在返回的途中,有一位中年男子笑嘻嘻地说:“嗬,是记者来采访啊!她们(指妯娌俩)的男人现在亏得还  相似文献   

7.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县广播站编辑陈相门老师,认识了他也就认识了《新闻爱好者》。次年,我又订了一份。一位同学见我经常读这个刊物,就给我提供了一条采访线索,让我去采访游乐场。同两位办场青年谈话时,我东一斧子西一鎯头地乱问起来,结果一个小时过去了,也没得到满意材料。晚上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最后干脆起床列了个提纲。第二天一大早又去采访,挖掘出了两个办场青年都是刚刚刑满出狱的事迹。回校后,我赶写  相似文献   

8.
去年底,《浙江日报》派出四个小分队,深入瑞安市阁一村、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嵊州市白水岩村、常山县红旗岗村等四个联系点,和农民、村干部进行交谈,还采访了这些村所在县(市、区)的领导,召开了乡镇干部座谈会,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详细采访。今年年初,该报在一版推出了  相似文献   

9.
1989年12月初,我到蔡邓村采访。据县科协介绍,这个村的果树研究会在推广技术和为果农服务上,是一流的.县科协准备将这个研究会作为基层科技推广组织的典型上报省里,但在采访中,可能是这个协会的负责人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或是别的原因,总之,我很失望。回来后,我便来到县科协,说明了采访情况。科协负责人说:“咋能没特点?连县长都说蔡邓的背馍协会搞得好,你可能是没问到点子上!”我一愣,问:“背馍协会?咋叫个背馍协会呢?”他解释说:“就是为果农服务时,自己背着干粮,不在群众家里吃饭。”他这么一说,我倒来了兴趣,心  相似文献   

10.
去年秋收后,领导让我去南通县石港乡采访粮食产量情况。来到乡政府,乡经管员翻开秋粮产量表,告诉我:“白雁村中稻平均单产1533斤,全乡数这个村最高。”我一听很高兴:中稻单产破千斤已算高产,超过一千五,更值得报道。这  相似文献   

11.
匡启键 《传媒观察》2007,(10):26-27
不久前,我在一所大学给新闻班的学生们讲《记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一课时,讲了这么一件事:那是1983年的冬天,我在苏浙皖边界处的溧阳县横涧乡李家园村,采访该村党支部书记屈晓南热心办教育的事迹。这个村,原来穷得叮当响,为了摆脱贫困,屈晓南带领干部群众吃尽苦头办起了自己  相似文献   

12.
去年夏天,编辑部让我到一个消灭“工业空白村”较好的乡去采访,以便配合全县乡村工业迅速发展的宣传。可去了一调查,事实并不象汇报讲得那么实在:有个村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竟在村委会门口堆了一堆黄砂、石子作样子,说这就是村办的水泥制品厂。看来,这次任务我很难完成。但是既出来了,总不能空着手回去,我便跳出编辑给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从亲身经历中体会到,通讯员利用业余时间写稿,要学会处理写稿中的苦与乐。在苦恼时学会摔个跤后学个乖,可以说是通讯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1960年,我在中学读书时,有一次按照县报的要求,利用星期日到离校较近的几个大队采访。由于采访时间仓促,我对几个大队(村)干部也不熟悉,回校后连夜写成稿子寄发了,结果,错将甲乙两个大队  相似文献   

14.
去年5月,报社组织离休干部去西安,延安旅游,回京之前,我们抽了七八天时间到西安附近几个县的农村去看看,回来写了《在“转化”中看多数》这篇稿子,本来,我们没有采访任务,也没打算写什么,只是长期做农村宣传工作,想看看农村,特别是处于“两个转化”(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中的农民究竟是在怎样“转”的。前一段时间,报纸上不断出现“万元户”、“电视村”,农民有买钢琴的,买汽车的,进京吃烤鸭的……给人的印象是好象农民一下子都发财了,富得流油了。似  相似文献   

15.
许多通讯员感到,去一个单位采访一两次后,稿件没上报,就觉得脸上不光彩,不好意思再去采访,怕人家说风凉话。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1985年初,我刚到县委通讯组工作,就听说浒湾乡曹湾村的妇联、共青团、民兵等组织,是全国的先进单位,我先后三次到该村采访,写了几篇稿子都石沉大海。从此,我再也不愿到曹湾村去,生怕他们问起稿子的情况。后来,领导让我去时,才硬着头皮去了。没想到村党支部书记陈久涛见了我,就象久别重逢的朋友,亲热地说:“你好久没来,工作挺忙吧?”我坦率地向他讲了这段时间的想法,他听完笑着说:“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报纸又不专是为咱们办的,哪能一写就(?)。”支书的话,打消了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的采访活动中,许多电视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采访老的典型单位或典型个人,难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往往是老报道的翻版,或是一些平庸之作。 为什么?这里就有个熟视无睹的问题。怎样解决呢?笔者认为,从熟视无睹中发现有价值的电视新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记者要有一双孩童眼睛。这是一位外国著名记者的名言,意思是搞新闻的人要有纯真的异乎寻常的好奇心、新闻欲,对生活中的一切新闻信息都保持着一股激情。今年四月二日,我与一位记者到农村去采访,其实这个村今年我去过一次,支部书记谈的还是老内容。后来在他家楼上眺望这个村的远景时,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在江苏淮阴市赵集人民公社采访了一次,写了一篇题为《从实际出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通讯(见三月七日人民日报第二版)。这次采访,使我深刻地体会到:采访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用主观的“框子”硬套。过去,我总认为自己是在农村里长大的,又搞了很多年的农村采访工作,有些事情无需细问,就可以想像得到。因此,在采访的时候,常常以“想当然”的态度,用主观的“框子”,去硬套客观的材料,“框子”以外的材料,就不闻不问了。  相似文献   

18.
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虽已30多年,发表作品的数目也不算少,可是评选好新闻照片或选送参加摄影展览的作品时很为难,总觉得拿不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好作品! 去年9月,我去新乡县刘庄采访史来贺,他刚被评为全国100个农民企业家之一,又被选为党的十三大代表。我请副支书简单地介绍了全村的生产、生活、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史来贺个人的一些情况,就匆匆忙忙地为史来贺同志拍了3张照片:《史来贺》《史来贺和技术员在棉田里》《在小工厂》。照片很快都发表了,但越想越不是味。30年间,我对刘庄、史来贺采访报道过多次,60年代的农业劳模,70年代的优秀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9.
兴化九日     
7月8日上午9时,我从南通乘江轮回到办公室。听说台里组织抗洪救灾采访组到里下河采访,我报了名。有同志劝说,你已连续作战不少天了,腰又有毛病,不要去吧。不,我是“老农村”了,在这样的时刻,应该到第一线去。11时,采访组成员开会:张海宁、夏平、陈骏和我。  相似文献   

20.
要吃新鲜黄鱼,还是到海那边去。20多年前,到过一个海岛,主人好客,一日三餐,餐餐海味鱼鲜,美酒佳肴,一吃就是十来天。但物极必反,后期也感到倒胃口了。倒胃口的不仅在黄鱼,还有那次海岛采访给我留下的不愉快回忆。那是“三年困难时期”,我参加的一个报道组,根据总编辑从一份市属县红头文件上提供的线索,去采访一个渔岛党支部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那时报刊上“假大空”的宣传已经引起读者反感,人民需要鼓实劲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