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群龙无首,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在如何解救蒋介石的问题上,内部分裂为主和派和主战派。史学界一直认为,主战派何应钦出兵西安是置蒋介石生死于不顾,企图杀蒋后取而代之,真实意图是杀蒋而非救蒋。本文认为:正如以宋氏家族为代表的主和派并非诚心拥护中共和平解决方案一样,何应钦力主出兵西安也非杀蒋自为,前者是政治上的妥协,后者是军事上的声援,目的都是为了尽快救蒋出陕,只是形式和方法的不同罢了。事变当日,南京就收到蒋介石被扣的消息,12日下午至13日凌晨3时,政府要员迅速召开国…  相似文献   

2.
<正>西安事变的消息传到南京后,引起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极大恐慌,“时政府中人深受事变刺激,情态异常紧张。”围绕着如何解决事变,南京政府内产生了相互对立的两派:主战派与主和派。两派为实现各自的主张,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展开了激烈的明争暗斗,斗争的结果是主和派“胜”,主战派“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如何看待南京政府内部的这场斗争呢?如何评价它呢?这便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狼来虎去,不断入侵中国,造成中国边境频繁告急,而清朝积贫积弱,顾此失彼,疲于应付。在此情况下,对待外来入侵,是战还是和,常常成为清朝统治者争论的焦点,时时有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政治分野。基于一般逻辑推理,在遭遇外来强敌入侵时,主战理应是爱国主义行动,主和是妥协乃至投降的卖国表现。曾纪泽就是作为一个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彪炳于史册。而曾纪泽又有不同于一般主战派的地方,他还有主和的言论和行动。对此,史家大多避而不谈,或者予以抨击,应该怎样看待曾纪泽的主战主和观,此正是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4.
绍兴和议是宋朝内部主和派与主战派矛盾斗争的产物,人们传统地认为主要是秦桧卖国投降,诬害忠臣岳飞. 其实矛盾的焦点在宋高宗长期以来的和议思想占了上风,岳飞成了和议的法码,也成了和议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14,(4):19
正提到"卖国贼",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秦桧。古代中国大多数朝代都有主战派与主和派之争。但有一个朝代,"和谈"一词没什么立足之地。酷咖网(kuka.hnjy.com.cn)上好多小伙伴就这个话题正聊得起劲,你还不赶紧来?和谈这事,搁在宋朝或是清朝,都算不得什么大事。但搁在大明,却是一件完全不讨好的事。在中国历代皇朝中,大明朝可说是个彻  相似文献   

6.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下简称“原词”)是一首好词。自从毛主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作《咏梅》词后,人们便对原词持否定态度。这里,我提出不同意见,并求教于其他同志。陆游所处的时代是南宋和金国对峙时期,在南宋小朝廷内部的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中,陆游属于主战  相似文献   

7.
《楚辞集注》历来存在理解上的两个误区:一是认同该书的编写表现了朱熹对当时现实斗争的积极态度,是对推行民族投降主义的主和派以及混杂在主战派阵营中的投机家的间接批判;二是认同朱熹定扬雄是屈原的罪人,将其《反离骚》作为反面教材对待。其实,《楚辞集注》是宗室与外戚斗争,道学与反道学斗争,宗室和道学遭到挫折的结果,而将扬雄作为趋奉外戚的投机家和变节者对待,是欠公允的。  相似文献   

8.
岳飞南宋主战派最顽强的代表,其个人军事主张显然不为主和派所容,其命运可想而知.南宋的军事策略与北宋一脉相承,面对日益激烈的生存压力.不仅没有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相反在军事战略上,逐步由被动防守到主动请和,由主动请和到屈膝投降,由战略失当再到战略错误,最终招致覆灭命运.南宋覆灭的直接原因是其军事战略的失当与错误.  相似文献   

9.
宋仁宗至宋神宗统治时期存在两种不同的民族关系思想流派:一是以不事四夷、重内轻外理论为支撑,以安静边鄙、息事宁人为最终目标的主和派;二是以多事四夷理论为支撑,以兼制夷狄、恢复汉唐疆域为目标的主战派。这两大思想流派之间的斗争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民族关系的发展,对北宋政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将北宋时期中国民族关系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0.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过一首《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是一位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的主战派,但却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在这首词里,通过梅花来咏赞诗人自己的坚贞品质和高尚情操。唐圭璋评曰:"此首咏梅,取神不取貌,梅之高格劲节,皆能显出。"起句写梅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先后举办了战时运输兵险和陆地兵险。战时兵险的举办,对沿海厂矿企业的内迁及内地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因为它办法简易,条款明晰,费率合理等,从而赢得了社会各界好评,扩大了中国保险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五战区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的一个重要序列区。1939年10月,第五战区长官部移驻鄂西北老河口市,随后以老河口市为中心,建立文化团体、创办报刊杂志、举办演出等为形式的抗日文化活动广泛地开展起来了。老河口市一时成为全国文化抗战的中心之一,鄂西北的抗战文化也成为全国抗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直系在这次战前的电报战中把握了主动权,进而影响了战局。双方战前的这种舆论宣传实际上是为战后胜利者“合法性”的地位作了一定的铺垫。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二战期间进行反法西斯斗争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 14年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抗战不仅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关键 ,而且还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减轻英美在远东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史里芬计划是建立在对战争发展的错误估计之上的.史里芬指导战争的理念,是想依靠以贵族为中心的精英集团来赢得一场现代化的总体战争,观念落后于现实.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对德国的经济和社会进行了重组,以适应总体战争的需要,取得了显著成功,对战争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德国最终还是失败了.隐藏在这背后的更深刻的原因,是德国缺乏必要的物质手段来完成它过分野心勃勃的战争目标.  相似文献   

16.
西方电影,特别是美国的战争题材电影都表达了他们对于战争特殊的思考。在短短百年历程中,西方出产了大量战争题材的电影,历史上几乎每次重要战争都成为了他们创作的源泉。我们从电影《战马》的解读入手,透析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反战情绪,并通过战争电影的演变和它们出现的意义分析,试图揭示这些影片中的和平主题。  相似文献   

17.
革命战争题材小说是当代小说的重要类别之一。50-60年代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强调对英雄人物正面形象的塑造,常常以革命浪漫主义加避对战争苦难的描写,以英雄主义,大无畏的气慨来淡化作为个体的人在战争中所受的创伤,新时期文学业工始后,这样的创作倾向有所改变,90年代,以邓一光为代表的作家注重描写英雄的普通性和普通人的英雄壮举,表现了经历苦难的人们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前苏联的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作为重要参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前后,察北匪患严重.在中共中央和华北军区的领导下,察北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剿匪斗争,最终根除了匪患.剿匪斗争的胜利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Finnish childre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looking at children from two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First, it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around 70,000 children who were transferred to Sweden and Denmark; so‐called “war children”. Second, it discusse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Finns born between 1927 and 1938 who stayed in Finland during the war years.

The majority of “war children” lived in private homes and many of them forgot their Finnish roots; around 15,000 emigrated permanently. Many of these transferred children do not feel at home in either country. Their educational level i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Finn’s, but their health is better owing to good medical care and nutrition during the war. The Finns who spent their childhood in Finland during the war suffered from hunger. Those in the countryside had better lives than those in cities or evacuees from the war zone. The children’s nightmares faded away with time and only a minority still see tanks and bombings in their dreams.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Finnish children lived well and avoided seeing the horrors of war. However, they had to work and assist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more than did English childr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