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化旅游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云浮作为中国的"禅都",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禅宗六祖文化。以禅宗六祖文化为核心的地方旅游业,正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文章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对其存在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建立在社会调查基础上。由普庵禅师所弘继的临济禅宗领唱赣西北万载客家醮祭仪式,并由此形成其鲜明的祭祀民俗文化地方特色,这是禅宗发展史上一个十分奇特且值得学者深入探讨的历史现象。本文叙说了这一特定民俗事象的分布范围、祭祀特点、祭祀过程,并力图探讨它的历史来源,作合理的文化解释。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家层面的重视、文化交流的便利等因素,大量新见史料毕呈眼前,产生了许多新的学术命题.禅宗作为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影响最深广,同时也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一个佛教宗派.禅宗研究也随着新史料的挖掘经历了大量卓有意义的改变,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对于碑刻史料的挖掘和考证.碑刻文献不但为禅宗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见资料,也催生了新的学术眼光,从不同角度激活禅宗史的研究.华北地区作为禅宗传播的重要地区,保留了大量的碑刻文献,这些史料对于华北地区禅宗史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禅宗起源于中国,对日本文化影响较深。日本的语言中残留了禅宗的丝丝痕迹。日语的汉字读音体系、单词的汉字表记法等都受到了来自禅宗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日语里,也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常用词来源于禅宗及其相关文化。  相似文献   

5.
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是至今仍活跃在美国诗坛和环保界的重要诗人和环境保护社会活动家。在当今欧美生态批评领域向文化批评拓展和对"地方"(place)的重视中,斯奈德的生态思想体现了这两种转变。本研究认为,"地方"不仅体现了斯奈德对人与自然关系、自然与文化关系探索的具体化,而且还承载着他立足多元文化的生态智慧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创造性思考以及对以"地方"为核心的新型文化范式的创建,即把斯奈德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总称为"地方"思想。本文通过论述中国禅宗思想对斯奈德的"地方"思想的影响及其表现,体现了加里.斯奈德对人凭借身体在地方生存的阐释,以及人与地方万物在地方实现主体价值中的具有禅宗韵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自二祖南下司空山,三祖僧璨完成了禅宗的理论体系至今,禅宗对安庆地区的文化、艺术、民俗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留下了思想文化旅游资源、物质景观旅游资源、禅宗活动与民俗旅游资源、禅宗宗教建筑与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禅宗饮食、艺术旅游资源。但安庆市在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了诸如对禅宗文化理解过于狭隘、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同质化严重、媚俗和庸俗化的不良倾向明显、禅宗旅游消费新产品单一等问题,对安庆旅游产业的升级和未来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的影响。在新的环境下,安庆市旅游开发要以禅宗文化为核心,重塑安庆市旅游形象;将禅宗文化融入安庆市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之中,培育禅宗文化旅游市场,加强实体项目开发,从而完成安庆市的旅游产业升级,使之成为文化休闲娱乐中心。  相似文献   

7.
为弘扬本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突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想,本刊决定从2008年起,增建地方文化特色栏目——“鄂东文化研究”。其内容主要包括鄂东本土历史文化遗产,如“禅宗文化”、“东坡文化”、“毕升、李时珍古代科技文化”、“黄冈红色文化”等。  相似文献   

8.
"南少林"研究的检讨和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南少林”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同时也存在不少疑惑,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关于“南少林”的确定标准并不科学,证据也缺乏说服力。本文从阐述少林寺以及佛教禅宗的发展的历史,以及少林寺在佛教禅宗发展中的地位入手,说明历史上所谓的“南少林”问题的提出可能是由于禅林中自我标榜领袖地位的产物。在没有新的证据出现之前,可以断定历史上福建地区确实没有“少林寺”的存在。在检讨了这一研究过程之后,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出现地方利益的错误诱导和狭隘的地方情结给予批判,使之回归实事求是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禅宗的许多学说是我国的文化精粹,语文教学可以从禅宗的参活自然适意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等方面汲取对教学有用的东西来改善语文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禅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例,论证了采用现代文艺的表现形式对传统禅宗文化的促进作用。现代文艺的表现形式创新了传统文化发展的载体,提供了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动力,对禅宗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人禅诗,具有宗教(禅)和文学(诗)二重性,是文人在创作中融人禅悟思维,以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为基础而形诸诗作,浸透着浓郁、强烈的禅学意蕴,具有一定的禅机、禅趣和禅意,渗透着醇醇禅韵和禅味。心在文人禅诗中主要体现出禅心、尘心和猿心三种内型,并且与文人形成互动,最终对唐诗创作手法、内容和意蕴的发展起到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2.
禅以养心为其根本,禅文化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实现了全面的人生关怀,它能促进人内心的平衡,人我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融合,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充分发挥禅宗文化的积极作用,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甚至和谐世界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文学中的庄禅文化有其鲜明的时代历史特点。从外在社会文化特点来看:其一,庄禅文化担负着反思社会、彰显民族意识的文化角色;其二,与大众商业文化相互融合;其三,与国际上的庄禅文化热遥相呼应。从作家内在文化心理特点来看;第一,庄禅文化是新时期作家内在心灵的安慰;第二,体现了主体精神的超越与张扬。  相似文献   

14.
禅义指语词的禅宗行业语意义。禅义词语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其产生方式主要是语法造词和修辞造词。禅义词语的释义可运用三层释义法,即先解释其本义,再解释其俗义与禅义。  相似文献   

15.
佛教文化尤其禅宗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对中国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古龙的创作也深受禅宗思想的浸润,在他的作品中时时表现出与禅宗思想的关系,即悲天悯人的情怀,以人为本的精神,彻心见性的武功及独异的艺术氛围,而这些也都体现了古龙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唐代从谂禅师之赵州禅与当代净慧长老之生活禅作了一些探讨,力图找到二者内在的联系与共同之处。作者认为:赵州禅与生活禅之内核乃一脉所承,都是六祖慧能禅法的继承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禅是赵州禅基本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宜春禅宋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发展禅宗文化的优势显著.通过对宜春禅宗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宜春发展禅宗生态旅游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禅诗是禅与中国古代诗歌相融而产生的一个新的诗歌类别。禅诗以禅为体,以诗为用。禅力求通过主观心灵的直觉观照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这与中国古代诗歌意境创造中的情景交融和言外之意等特征极为相似。禅选择以诗为载体是中国古代诗歌具有与禅意表达独相契合的内在联系,即意境。禅诗的美学价值即禅诗意境。禅诗的意境表现有五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章辉 《邯郸学院学报》2012,22(2):106-109,121
默照禅和看话禅是南宋的两种主要禅法。二者的理论都以除束缚、得解脱为目标,崇尚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与现代休闲美学思想相契合。前者以打坐为工夫,倡导合守默静坐与般若观照为一,以获得圆通自在的休闲审美体验。后者反对僵死的静坐,主张从公案中参“活句”,明生死大事而得解脱;又反对避世的态度,主张佛儒教义不悖,更显心态圆融通脱。在禅法实践上,二者都摒弃理性思维,反对责求速效,重视从容之美,对当代人的休闲生活具有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