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李清照与朱淑真两位女性词人的涉酒诗词为切入点,从作品内容、意象选择、情感表达等方面比较这两位女才子作品中流露的女性意识,以全新的视角观照这两位女性文人。  相似文献   

2.
丁玲的作品中渗透了强烈的女性意识以及为争取人格独立而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中,她用日记体的形式为我们塑造了莎菲这个独立、坚强而且叛逆的女性形象.作品留下了“五四”后冲出旧家庭,大胆追求独立、个性、自由的青年女性的辛酸而痛苦的足迹.莎菲身上的一些品质也很好地体现了作者丁玲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3.
席慕蓉是20世纪台湾诗歌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对女性各种心态的诠释,对女性个体本真的思考,对世间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使其作品呈现出温柔而细腻的风格,流露出深深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海莲的小说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但其笔下人物毕竟生活在男权社会中,摆脱不了菲勒斯文化的影响,作品又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了男权思想。文中以《空心梦》为例,从女性经济自立、女性走向社会、女性观念转变、男性理解女性等方面分析了海莲小说中体现的女性意识;从女性依附男性、女性诱惑男性、男子中心思想、推崇男权观念等方面阐述了海莲小说中体现的男权思想;指出了女性解放应注重自身精神的解放,女性解放应走向双性和谐。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位堪称大家的女性文学家。她毫无封建女性的卑顺之气,将典雅的东方女性美提高到一个新境界。她追求男女平等,同时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了辅君报国的人生价值。从李清照的个性意识、爱情意识、爱国意识三方面来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并结合其作品,展示她的女性意识,阐述她思想深处"回归自我"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碧华的小说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在时空的交错中展现了女性的生存状态,对建立新型的两性关系进行探索,展现了其作为一名女作家自觉的女性意识.从李碧华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入手,具体分析男权社会下女性的生存困境和悲剧宿命、女性对自身欲望的强烈追求和对男性情感上的依赖,阐释她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苏青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女性作家,她的出现在中国文坛上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这主要表现在作品中她大胆超前的女性意识,细腻真实的女性生命体验以及实用现实的女性生存体验方面,苏青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试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娜 《天中学刊》2005,20(4):94-96
作家池莉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关注当代社会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以她独特细腻的笔触塑造了许多丰满而神采炯异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命运和遭遇来传达作家渐次成熟的女性意识,女性意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含义和内蕴.作家用作品形象地阐述了自己具有普遍意义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9.
李爽 《华章》2012,(28)
夏洛特·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其作品体现出本人强烈的女性意识.本文试从该角度,着手于人称、叙事声音方面,对《简·爱》进行解读,发掘其对于女性自我意识的意义,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作品.  相似文献   

10.
历史追踪中的双重启示——试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丁玲作品高扬着的女性意识 ,使她有别于其他女性作家 ,随着丁玲的投身革命 ,阶级意识终于逐渐主导了丁玲作品 ,女性意识因此就在矛盾困惑中日见淡出。这个思想轨迹留给了我们双重的启示 :救亡与启蒙的时代错位 ,作家的人生道路与创作倾向的选择的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11.
萧红与姜敬爱有着共同的生活背景和特有的女性意识,本文基于二者的代表作从女性意识的视角探讨她们对于现实生活书写的不同特点,发掘她们作品中表现出的女性群体"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2.
苏青作品中所呈现的对女性的实际生存境遇的关注和它所彰显的女性意识,她对传统的大胆反叛,弥合了中国女性解放肇始--"五四"女性解放的内在精神在此前所造成的裂隙,但在男权社会的强大历史惯性支配下,苏青的女性意识也不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3.
简析男性词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读男性词时不难发现有很多描写女性各种情态、情怀的“闺语词“及“代言词“,从这些词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它们所散发出的女性情调、意象及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之为“苦闷的象征“,是男性“臣妾意识“的表现.男性词人除了借女性角色宣泄苦闷,还将其作为娱乐玩赏的对象,并借女性的身份抒发自己的情爱感受.  相似文献   

14.
庐隐和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突出的时代象征性.她们的作品中都透露出了浓厚的悲剧意识,由于时代和个人经历的不同,她们作品中的悲剧意识也有着相似和区别.身为女性作家,她们有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关注着女性命运,通过文学创作把她们对女性长期遭受的苦难表达出来,反映了她们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思考.庐隐的女性意识刚觉醒,还很困惑;张爱玲则将审视的目光投向了女性自身,重在对女性命运的重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唐女诗人薛涛的诗歌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在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的男女性别定位,在文学史上,尤其是女性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其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平等爱情观、独特女性视角,以及女性创作主体的自觉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文化身份既具有相似性与连续性,又具有差异性与断裂性。作家文化身份的异同,使其作品表现出差异性和相似性。相同的女性身份,使张爱玲和阿袁的作品具有相似的女性意识,表现为相似的女性视角、女性情感体验以及女性的悲悯情怀;阿袁当代学院作家的文化身份,张爱玲现代职业作家的文化身份,使其作品呈现出时空语境、价值取向、艺术品味的不同建构。  相似文献   

17.
女性意识经历了漫长的展过程.逐步从萌芽走向觉醒。奥斯丁的创作中体现了初步的女性意识,宣扬了女性平等、独立的思想。发展到今天,女性意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梁凤仪的作品中,女性已经开始面向社会,在事业中要求同男性有平等的地位,极力推崇和礼赞的是女性的自尊、自立、自强的风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格雷马斯语义方阵的借引,从作品结构生成的意义中发现张爱玲小说所体现的女性意识,认识到在父权社会,女性生存处境的不易,甚至为了生存会丧失独立的自我,但这种生存意识也体现了女性的抗争,只不过这种抗争是向下的不彻底的抗争。  相似文献   

19.
夏吟是昭通作家群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巾帼乌蒙》以昭通地区历史中的杰出女性人物为核心,在朴实平易的语言中,对她们的生命追求进行了真切的反映。通过这一作品,夏吟不仅为昭通地区的杰出女性建立了一座精神丰碑,更在对历史文化的发掘中彰显了自己的女性意识,对于整体的女性写作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乃毅 《红领巾》2005,(5):118-119,125
池莉初登文坛就被誉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这使人们对她的小说形成了一种误读,忽略了女性意识在其作品中自然的潜性的显现.其实,女性意识一开始就蕴含于池莉的作品之中,从母性意识的展示与体现到爱情婚姻情感意识的定位,从与男性抗衡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到消解两性激烈的对立,其女性意识经历了由隐到显、由粗到细、由疏到密,逐渐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