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论述了杨守敬针对《水经》作者、郭璞《水经注》、郦道元《水经注》“互受通称”说、郦道元《水经注》版本、郦道元《水经注》在历史地图编绘中的价值及《禹贡》中出现的“异地同名”现象等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独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成书于元魏中后期的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在为《水经》作注的过程中,博采群书,以大量的各种文献资料来注释经文,其中收录了北朝以前各时代、各地域大量民间歌谣谚语,用以辅助描绘山川水渎之特色,并借以表达作者之感情,进而增强了《水经注》一书的文学性、趣味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水经注》所记水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经》三卷,旧题汉桑钦撰,据清儒考订,乃三国时人之作,作者不可考。北魏郦道元嫌《水经》的记述过于简略,“虽粗具津绪,又阙旁通”(郦道元《水经注》原序),乃为之作注,“因水以记地,即地以存古”(王先谦《合校水经注序》),撰成《水经注》四十卷,成为一部近三十万字的综合性的地理学巨著。《水经》,顾名思义,它乃是一部以水道为纲的地理著作。因此,搞清楚《水经》记写了多少条水,郦道元补写了多少条水,《水经注》又共记写了多少条水,当是每一个《水经注》的读者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郦道元与《水经注》●李捷每次我到涿州,当地的朋友都会告诉我,这里是郦道元的家乡,涿州人以他为荣。他们还给我讲关于郦道元的传说故事,而且每次都会讲到《水经注》。郦道元(465或472—522)字善长。他以《水经注》而出名,《水经》也因郦道元而传于世。《...  相似文献   

5.
《水经注》一书的作者是郦道元 ,字善 ,北魏范阳涿鹿 (今河北省涿县 )人。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年轻时 ,刻苦攻读 ,好学不倦 ,博览群书 ,善于著述。他曾跋涉郊野 ,参观古迹 ,观察河流的分布及其流域的风土人情 ,下决心对《水经》做详细注解。《水经》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完整的地理著作。相传是汉朝人桑钦所作。后来经过清朝学者考证 ,断定该书的作者 ,是三国时期的人。《水经》记载了我国境内包括长江、黄河在内的大小河流一百三十七条 ,仅一万余字 ,文字简单 ,内容很不充实。郦道元为《水经》加注 ,共记载大小河流一千…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编辑学思想史上,萧统是一个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图书编撰家。他主持编辑的《文选》,不仅是古代文学的必读书目,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它充分反映了萧统的编辑思想,包括编辑目的、编辑原则、编辑体例、选录标准等等,在中国编辑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水经注》为我国北魏时期郦道元解《水经》的书。《水经》作者不详,经胡渭、戴震,赵一清、全祖望、杨守敬等人多方考索,确定为三国人所著,下不逮晋代。郦氏注《水经》,繁征博引,采录古籍达四百三十七种,《水经》的河流数目原为一百三十七条,而《水经注》则有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大大扩充丰富了原书的内容,成为一部崭新的著作。不过这部  相似文献   

8.
郦道元的《水经注》弥补了《三国志》没有地理志的缺憾,大体承袭了《水经》的写作思想,全书涉及到的三国史事,详于曹魏,略于蜀吴.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和地域文化发展的引擎,《水经注》为我们展示了三国时期城市文化地理发展的靓丽景现.  相似文献   

9.
创构一种中国编辑出版史大事年表,在体例上借鉴书目文献编辑解题、提要的编辑方法,对中国编辑传播历史上一些重要编辑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特色,进行解题和提要式的分析与介绍.宋金辽元时期编辑出版成果丰硕,在中国编辑传播史上具有一定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郦道元是世界著名的文化伟人之一,他的《水经注》一书,早已列入中国古代经典名著,是我国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民族学、语言学、文学、民俗学许多学科研究的伟大著作。《水经注》于南北朝时期问世,至隋唐时期流传渐广,一千四百多年来,对郦道元及《水经注》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尤其是明清以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郦学。  相似文献   

11.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重要名词: 范缜与《神灭论》;范缜是南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思想,与佛教和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其代表作是《神灭论》.其中论证了“形与神”的关系。他认为二者虽是两个概念,但却是结合在一起的。形是第一性的,神是第二性的.是由形派生的,指明了精神对物质的依赖性。这使当时的唯物主义理论前进了一大步,有力地批判了精神不灭的思想。 郦道元与《水经注》: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是当时最重要的地理学著作。该书四十卷,是在前人《水经》的基础上加以注释,并作了二十倍于原文的补充和发展而写成的。全书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补以支流小水共一千二百五十条.逐一探求源流,述其变迁,对有关史事多有考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沿革地理、经济地理等各  相似文献   

12.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文化重要名词:范缜与《神灭论》:范缜是南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思想,与佛教和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其代表作是《神灭论》,其中论证了“形与神”的关系。他认为二者虽是两个概念,但却是结合在一起的。形是第一性的,神是第二性的,是由形派生的,指明了精神对物质的依赖性。这使当时的唯物主义理论前进了一大步,有力地批判了精神不灭的思想。郦道元与《水经注》: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是当时最重要的地理学著作。该书四十卷,是在前人《水经》的基础上加以  相似文献   

13.
从小接受儒家正统教育的郦道元在对《水经》作注的时候,多以儒家的审美眼光来看待、审视、选择自然界的山、水以及相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因此,《水经注》中蕴含着关心国计民生、扬善疾恶、渴望祖国统一的儒家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讨论《花间集》与《玉台新咏》两部总集在编辑目的、编辑体例、文学观上的继承性。二书产生的时代虽相差较远,但《花间集》在编辑时对《玉台新咏》的模仿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有所体现的。《玉台新咏》在文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还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花间集》可谓词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同样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这一点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汉水流域的《沔水》与《江水》、《渭水》一样,均占三卷篇幅,将汉水视为文化大河,更为重要的是郦道元曾在汉水上游考察过。因此,《水经注》中的诸葛亮遗踪文化价值,远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之上。郦道元虽是北朝人,以曹魏为正统,但对南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格外崇敬。在汉水中游的襄阳,郦道元着重描写了诸葛亮隐居待时期间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在汉水上游的汉中,郦道元则重点考察了诸葛亮北伐曹魏时期的山川形势。总之,《水经注》对汉水流域诸葛亮文化遗踪的考察和记述,完全可以弥补陈寿的《三国志》中无"地理志"的缺憾。  相似文献   

16.
一个古代做官的人,到各地游历时,用心考察各地山川河流,写出了一部流芳百世的书——《水经注》,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这个人就是南北朝北魏时期的郦道元(约466-527)。  相似文献   

17.
郦道元是我国北魏时期一位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关于他的出生年月,后人推算,可能生于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66年)。他出身于官宦世家,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古代编辑活动的基本方式中国古代编辑活动 ,大致上可分为官家编辑活动和私家编辑活动两大类型。纵观这些活动 ,我们发现古代的编辑活动与著作活动是紧密相联的 ,编者往往既是著者 ,又是校者 ,是融编纂、著书、校雠为一体的。由于所编书籍的体裁不同 ,编辑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主要有编纂、校雠、注释三种基本方式。1 编纂编纂作为古代编辑活动的一种方式 ,它的基本特点是 ,为实现一定的著作目的 ,广征博引前贤材料 ,艺术地剪裁熔铸 ,以特有的编辑体例 ,编成新的书籍。它既是对前人书籍收集整理的过程 ,又是在前人基础上注书立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论官修类书的编辑传统及其终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官修综合性类书在编辑理念、编排体例等方面形成了历代相延的传统,反映了古代文化的特色.官修类书的传统在近代受到西方百科全书的冲击而终结.古代官修类书对于今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结构体系和研究编辑出版史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明代古文选本总量在500种以上,远超宋元选本。丰富的编选经验促使明人有意识地反思古文选本的编选活动,并积极创新,探索各种新颖的编辑实践。这些理论反思与创新实践,构成明代古文选本的选学思想。主要包括对前代选本的评价,编辑意图与创新实践三大部分。明代选家积极评价前代选本,以对《文选》和《文章正宗》的评价为代表;编辑意图包括教化与科举、复古与救弊、审美与娱乐以及构建文学史;创新实践包括编选方式、文本形态、编辑体例、选文分类以及商品转向。明代古文选本的选学思想异彩纷呈,洋溢着一股自由灵动、大胆不拘的思想活力,明代古文选本的选学思想,在中国古代选本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