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对幼儿开展“三生教育”的内涵 “三生教育”以学生为本,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系统教育。对幼儿实施“三生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认知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所谓“三生教育”,通俗地理解即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时代要求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过程。在幼儿园进行“三生教育”,可以让幼儿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可以引导幼儿珍惜生活,身心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幼儿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幼儿生命教育应遵循“以生活为本”、“知识与情感并重”、“认知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并以了解生命的产生、关爱生命的成长、正确对待生命的消逝为内容,将生命教育融入幼儿生活的点滴之中。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和根本,从广义上来说,生命教育也是德育的组成部分。在追求有效德育的今天,我们发现,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各种专题式活动是实施生命教育的良好载体,为此,我校积极实施“生命体验、生命叙事、生命宣言、生命故事、艺术引领”五种德育教育方式,提高生命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5.
幼儿生命教育是指以3—6岁幼儿为教育对象,从对生命本质的探求开始,让幼儿认识和尊重生命,肯定自我价值,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勇敢面对挑战,努力关注并照顾自己、他人和世界。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武汉视察疫情时提出了“要把人的生命和安全摆在至高无上位置”的重要思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对幼小的儿童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煜玲 《学前教育》2014,(10):18-19
要不要救:进行完整的“生命伦理”教育 生命都是平等的,动物的生命同样珍贵。既然我们成年人整天宣扬“动物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快乐,动物就是我们的朋友”,那又为何会在火灾时放弃动物?生命教育应该从幼儿开始,培养幼儿的爱心,应该从爱护小动物开始。只有这样,幼儿才能从珍爱小动物到珍爱大自然,再到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幼儿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正确的生活观,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一词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在我国大陆地区,顾名思义,对幼儿的“生命教育”即通过教师或家长的教育,使幼儿了解生命的存在和内涵,从而使幼儿从小树立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的信念。本文主要论述了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以及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尊重幼儿的认知水平,安排适宜的教育内容长期教育实践表明,只有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园在安排生命教育内容时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采取了以下策略:1.“以点带面”——每个主题的切入点尽量具体,贴近幼儿生活。如小班营养教育主题“小小蛋儿把门开”的第一个活动是“给蛋儿脱衣服”(剥熟鸡蛋);主题“牛奶,你喝了吗”的第一个活动始于晨间喝牛奶。2.“蜻蜓点水”——主题中每个教育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知识点要少。这里的知识点包括能力、认知、情感三方面。如果能力方面已有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郭琳 《中学生电脑》2021,(1):158-158
生命健康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应适时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以提高幼儿对生命健康的认知。本文从学习生活游戏三方面具体分析了如何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张洁 《教师博览》2022,(30):82-83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特的生命体。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幼儿阶段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面向幼儿采用自然教育的思路,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生命成长。结合“亲自然、乐探索、爱生命、尚创造、善生活”,自然教育的思路可以概括为:研究当下幼儿的成长特点与需要,开发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自然教育资源,创设相应的情境,从而让幼儿获得生命的成长。教师在运用自然教育的思路时,心里要怀有一种期待,在面对幼儿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世界”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核心概念,“生活世界”就是强调具体的生命活动和生活经验对个人成长的重大意义。幼儿在园的生活是幼儿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幼儿的道德教育出发,通过幼儿的生活和生命体验来发展幼儿的道德素质是一种新的探索。笔者试以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游戏生活为例来探究幼儿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漠视自己与他人生命以及透支自己生命价值的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而生命教育应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生命教育应引导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即“活着、活好、活美”。只有贴近个体生活世界的生命教育才能真正丰盈大学生的生命,因而高等教育需要渗透关注个人生命价值的理念,实施关注人性健康成长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外教育形式的不断转变,我国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成为教育体系非常重要的阶段。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基础的稳固值得家长重视,引导幼儿初步掌握生命知识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需要以增长幼儿生活经验为教学前提,让幼儿体会生命情感变化并培养其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从欣赏生命和热爱生命...  相似文献   

16.
潘敏珍 《江西教育》2023,(15):88-89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的本质就在于让幼儿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对生命形成敬畏感,从而以积极、健康、勇敢、自信的生命状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从生命教育的价值解读、路径开辟和策略遴选三个维度入手,积极探寻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基本方向,从而为幼儿铸造坚实的生命底色。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幼儿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人的行为习惯,并通过它来塑造人格。其基本内容是行为规范教育、人文熏陶、实用知识的传授和世俗生活智慧的培养。其实现途径主要是胎教、家教和小学教育。我国古代的幼儿生命教育对于我们今天的幼儿“三生教育”仍有许多有益的启示,如:始终紧扣“生命”,注重人格塑造,重视整体综合教育,重视文化传统教育和人文教育,尊重和依循幼儿天性与需要,等等。  相似文献   

18.
幼儿作为独特的生命存在,其生长离不开环境,生命美学以“人的生命需要”为逻辑起点,深度契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在要求。从生命美学的视角来看,幼儿园环境是幼儿生命成长的关键场域,其创设应紧紧围绕幼儿的生命来展开。“生生不已”既符合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的意蕴,又是当代生命美学回归生命本体的凝练表达。“生生不已”的幼儿园环境,关键在于遵循幼儿生命完整性、幼儿生命体验性、幼儿生命审美性的三重原则,在运动变化、持续向上中彰显幼儿生命之美。“生生不已”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路径在于:在自然环境下,丰富幼儿生命的感性认知;在虚拟和真实环境的相互结合中,赋能幼儿生命的多重体验;在物质美和精神美的美美与共里,呵护幼儿生命的自由表达。这三条创设路径之间互生互动,共同指向幼儿生命的美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陶行知等提出的“活教育”“生活教育”等相关生态教育理念,为我国幼儿生态教育提供了切实的理论指导。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对此,文章力求在“4+1”生态教育新模式中,培养幼儿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是影响人一生的教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与终极追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众所周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对人们的健康、生命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既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园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