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灵魂,这也是为什么把本次课程改革称为“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因此解决学生的生存危机,完善学生的生存状态,让学生过健康、快乐而有质量的学习生活,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  相似文献   

2.
国外几种课程编制的方法、程序及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课程编制(Curriculum making)亦称“课程研制”。有时候“课程编制”也往往同“课程研究”等同起来,这种情况特别以美国为然。在不同的国家,对“课程编制”有不同的解释。最狭义的解释是指制订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而最广义的解释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英国学者菲利普·泰勒(P.Taylor)采用了一种比较折衰的定义:“课程编制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透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  相似文献   

3.
浅析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红 《教育导刊》2006,(11):36-38
一、什么是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拥有物质财富是幸福,有人说生活快乐是幸福,有人说心想事成是幸福……《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的解释为: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马克思则认为,“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时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幸福感则是对这种生存状态的主观感受,表现为精神上获得了满足感。综合此两种解释,幸福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生活、境遇称心如意,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满足,而幸福感则是对这种精神满足的主观感受。那么,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  相似文献   

4.
梁洁  陈莹 《教学与管理》2007,(7):130-131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灵魂,这也是为什么把本次课程改革称为“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因此解决学生的生存危机,完善学生的生存状态,让学生过健康、快乐而有质量的学习生活,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改革倡导“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和价值,这种理念和价值的追求并不是一种漫无边际、虚无缥缈的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的教育形态及其知识生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丹尼尔·贝尔的“文化”规定出发,可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由“生命过程”、“解释系统”、“生存困境”、“努力”四个要素构成。由此演绎出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三个命题和结论:“文化”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解释系统”; 文化的“解释系统”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意义世界”,“人文素质”的真谛,是创造“意义世界”,并以此现实地超越“生存困境”的资质与能力;“解释系统”的基本结构, “意义世界”的知识形态,“人文素质”的教育体系,就是心理、法理、伦理、艺理、哲理“五理”一体的知识生态,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生态,才是“人文素质”及其教育的内核。  相似文献   

6.
论共生伦理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生”在社会学中,是概括一种生存状态。在此状态下,社会中的人们有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基础和前提是承认对方的独立性和固有价值。一、社会学视域下共生伦理的基本内涵及现实导向“共生”从字面解释即共同生存,但这只是共生时代的一般表象,未能揭示共生时代的真切内涵。确切地说,这种共生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生存状态,而是一种体现人类本真价值的生存样式,是一种合乎完善理性的生活情景。因此,社会学视域下共生伦理的基本要义大致是:要求社会的人合理地发挥本身具有的能动性,不仅在意识之中,而且在行动上体现共…  相似文献   

7.
美妙的人性     
白万钰  李雪 《学语文》2004,(11):92-92
有这样一句话“轩轾之别,也许是人们的生存状态决定了人们的社会态度。”人们的生存状态是决定了人们的社会态度,还是社会态度决定人们的生存状态呢?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请你以“生存状态与社会态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课堂“动”、“静”的梳理与分析,明确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等内在的“动”态才是十分关键和至关重要的。“内外兼静”、“内静外动”的教学状态应予以扬弃;“而内外兼动”和“内动外静”的课堂教学状态与境界则是应予以提倡和肯定。  相似文献   

9.
1传统中国德育传统何在?1.1“德”、‘”得”相通的机制何谓“德”?我国经典的解释是:“德者,得也。”这种解释的基本特点是:以‘”得”说“德”,““德”“得”相通。在这种解释中,“德”有两层含义。L】.】“内得于己,外施于人”。这里,‘”得”的对象与内容是“道”,‘“道”就是社会秩序或社会的伦常规范(即道德规范)。人们得到了“道”,转化为内在的情感信念,就是“内得于己”;然后再从这种情感信念出发,产生对别人的道德行为,便是“外施于人”。“德”就是“得”。“德”或“得”的过程是;先认同后分享、获得“…  相似文献   

10.
积极课程意识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课程角色的转变、教师主体意识的唤醒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它是教师以积极心理状态为依托、在课程领域内形成的专业意识形态,体现了教师对课程系统明了的认知状态、积极的支持态度、较高的反思水平以及主动的建构精神,具有生成性、正向性、个体性、缄默性等内在表征,需要在“内化——接受”、“转化——理解”以及“外化——建构”的过程中逐渐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