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读郑板桥     
在中国历史上,郑板桥是一个并不算大的人物。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清代有几个皇帝,也不知道什么"扬洲八怪",却记住了一个名字:郑板桥。郑板桥出生于扬洲兴化的一个书香门弟,早年家道破落。青年时期的郑板桥在勤奋读书、  相似文献   

2.
郑板桥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在郑板桥身上充分体现了自信、自豪、自强的人格特征,同时也体现出郑板桥尊重他人,敬重他人、爱护他人的仁者之风。特别是郑板桥瘦己谦退,不与人争的美德,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3.
一、郑板桥妙诗祝寿郑板桥名燮,是清代有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有一天,郑板桥到一位姓陶的朋友家去祝寿,正逢滂沱大雨。他一进屋,主人就捧出文房四宝,请他写些贺词之类。郑板桥也不推辞,挥笔就写下“奈何”两字。人们围上来看,却不解是何意。郑板桥接下去又写下两个“奈何”,众人哗然,主人神色也很尴尬,不知郑板桥搞什么名堂。正在群情疑惑之际,  相似文献   

4.
与韩镐论文     
据说郑板桥有一位得意门生叫韩镐,家境虽然十分贫困,但很有才华。在县试中,他屡次名列前茅,因而极受郑板桥赏识。为此,郑板桥经常资助并热心辅导他。有一次,韩镐向他求教写作问题,郑板桥当即挥笔写了一副对联,赠给了韩镐: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与韩生镐论文郑板桥在这幅对联里,郑板桥将自己在写作方面的真知灼见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这位青年人。韩镐得到这副对联后,如获至宝,挂在家中认真领悟,大受教益,最后中了举人。这副对联至今对我们的写作都很有启发。为什么呢?你能解释出其中的要义吗?(答案在本期找)《与韩镐论文》答案:…  相似文献   

5.
趣人趣事     
<正>郑板桥巧戏土财主为了给老母亲祝寿,一位土财主邀请了许多亲朋好友,来客坐满了客厅。土财主忍痛花100两白银请郑板桥来写寿联。郑板桥打算用这些白银来救济难民。来到现场,堂上早已备下文房四宝,郑板桥挥毫写道:"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客满门。"看到郑板桥的寿联,这位土财主面露愠色,向郑板桥低语道:"我请你来  相似文献   

6.
郑板桥在山东维县当县令时,看见县城的城墙破损重,想让县里的首富安仪泰捐款修城墙,可贪官安仪泰口咬定家里人多,开支大,没有钱捐。郑板桥说:“本官也有钱,准备去卖字画来捐款。”安仪泰想:郑板桥的字画当今有名的。他便问郑板桥开价多少钱一张。郑板桥说“我的字画是10两银子一尺。”安仪泰嫌贵,郑板桥笑着说“少一两银子也不卖。”安仪泰一心想得到郑板桥的字画无奈只好依了。第二天,郑板桥在城楼上,挥笔画了一幅200尺长的个小孩子放风筝的图画。图画中一个小孩子和一只风筝起来不过3尺,而风筝的线就有1尺。安仪泰只好把2000两银子乖地给…  相似文献   

7.
郑板桥,1693年出生在江苏兴化,名燮,板桥是他的号,他是清代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因为他在所作的书画下款都题作“板桥郑燮”的字样,所以人们就称他为郑板桥。郑板桥爱竹,他称竹“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因此,他一生痴竹迷竹,对竹作诗,移竹入画,咏竹言志,画竹传情。在郑板桥的眼中,竹子一枝一叶总关情,因而他的笔端留下了许多关于竹的佳作佳话。以至于人们一提到郑板桥就想到竹,一说起竹就自然要想到郑板桥。郑板桥一生多画兰、竹、石。他以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常青,石万古不败,这正与他倔强不驯的个性…  相似文献   

8.
与韩镐论文     
《初中生学习》2004,(10):12-12
据说郑板桥有一位得意门生叫韩镐,家境虽然十分贫困,但很有才华。在县试中,他屡次名列前茅,因而极受郑板桥赏识。为此,郑板桥经常资助并热心辅导他。有一次,韩镐向他求教写作问题,郑板桥当即挥笔写了一副对联,赠给了韩镐。  相似文献   

9.
被人誉为画、诗、书三绝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1693 ̄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郑板桥自幼聪颖,性格落拓不羁。早年家境贫寒,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除了做过十来年七品芝麻官之外,其居官前后,均在扬州卖画为生。有《郑板桥集》存世。郑板桥的家训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在外做官时写给堂弟郑墨的16封家书中。郑板桥52岁时才生了一个儿子,自己又在外做官,所以他对家人和幼子的训诲都是通过郑墨进行的。郑板桥在为刊行家书所撰写的《十六通家书小引》中说:“几篇家信,原算不得文章,有些好处…  相似文献   

10.
以杰出的书画艺术闻名于世的郑板桥,不但凭借自己的艺术才华受到世人的喜爱和重视,而且在家庭教育中提倡“善良教育”也堪称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典范。光阴荏苒,几个世纪过去了,但郑板桥热爱和平、唾弃暴力的“善良教育”思想仍然受到人们的好评。热爱自然郑板桥把关爱孩子的成长与关爱大自然看得同样重要。郑板桥50岁时得一子,自然爱子如掌上明珠。但是,郑板桥不溺爱也不娇惯自己的孩子,他说:“爱儿必以其道。”孩子断奶后,郑板桥毅然把孩子送出县城,将他安顿在“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的扬州郊外,直接托付给勤劳朴实的“郭嫂”“饶…  相似文献   

11.
这里讲两个故事。一是郑板桥尊师。郑板桥是清代大书画家,“杨州八怪之一”。有一次,他在一家画店看到一幅墨竹,落款“郑板桥”。这不是他的作品,但画得不错,他买下了。  相似文献   

12.
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也是颇受百姓赞誉的清正廉洁的好官;郑板桥为官强调自警之律,注意慎小防小;郑板桥主张止足之欲,在名利面前保持正确的态度;郑板桥心思旷远,爱民助民,为官一身正气,清正廉名,公私分明,不收不送;郑板桥还警示与教育他人正确对待名利,并嘱咐人勿忘寒士家风,在百姓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受到了百姓的拥戴。  相似文献   

13.
妙诗求解     
数字,是表示数目或次序的,它质朴无华,甚至有些枯燥,但如果将它作为修辞手段,巧妙地运用于诗句,就会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使作品情趣横溢,诗意盎然。试举几例:(例一)清代文人郑板桥,在一个下雪天路过一家酒店,想歇息一会,适逢几个秀才正在饮酒赋诗。他们看郑板桥气度不凡,就请他喝酒御寒,并洋洋自得地向郑板桥炫耀自己的诗作。郑板桥听了直摇头,觉得没有一首位得称道的。于是,秀才们要郑板桥作一首。郑板桥驻视纷纷扬扬的雪片,脱口而出:“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片。”语音未落,几个秀才使窃窃私语取笑:这人只…  相似文献   

14.
郑板桥具有很浓的田耕情结。他认为农工商士,农夫第一,因为农民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郑板桥还认为农民起早贪黑,是四民中最为劳苦的,所以郑板桥极力主张平等宽厚地对待农民;此外,郑板桥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非常熟悉,既体验到农民的劳作之苦,也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乐趣。他很想念农村淳朴的生活,在官期间,不仅常常深入农村了解民间疾苦,还常到农村去寻找生活的意趣。  相似文献   

15.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打油诗尤为人称道。可恨青龙偃月刀,华容道上未诛曹。如今留下奸雄种,逼迫诗人坐后艄。当年郑板桥去扬州赶考,由于盘缠不足,只好搭乘他人租的船前往。租船的人姓曹,经商。他自以为做了一件大善事,对郑板桥是颐指气使。靠岸要下船了,又非要郑板桥吟一首诗顶船钱不可。郑板桥沉思片刻,吟了上面的诗,便下了船。这个姓曹的,待回味过来,气得七窍生烟,但也无办法可施。艄公在一旁是掩口而笑。叫你簸簸箕,你偏喘粗气。抬到衙门里,一人三板子。郑板桥去山东潍县做官时,当地的劣绅派了…  相似文献   

16.
古诗趣事     
奈何祝寿清朝的郑板桥不但善画,而且善诗词。一次,扬州郊外有位陶员外六十寿辰,郑板桥与大家一起前往祝寿。这天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来到陶员外家,众人纷纷邀请郑板桥写诗祝寿。郑板桥挥笔写道: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众人一惊,这哪里是祝寿诗!但见郑板桥继续写道:滂沱雨祝陶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顿然使诗的主题突出,成为一首上乘佳作,大家齐声称赞。  相似文献   

17.
板桥巧断案     
成水 《良师》2011,(5):62-63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为人就像他画的竹子一样耿直不阿,因此虽然满腹经纶,一身才气,却郁郁不得志,只做过山东两任知县。在做知县期间,郑板桥为当地人民办的许多好事,至今仍广为流传。下面讲的是郑板桥巧断鸡案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下着小雨的深夜,有个小偷摸进了郑板桥的家里。郑板桥立刻被惊醒了,他略一沉思,随口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入我门。腹内诗书存万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听了,赶紧转身就走,郑板桥又吟道:“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雨夜赶豪门。”小偷听了,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光顾郑板桥家。郑板桥吟诗退贼  相似文献   

19.
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他充分认识历史文化的意义,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郑板桥喜爱探访古代遗迹,一方面是为了评古,发挥古为今用的历史文化作用,另一方面是出于他对历史文化的爱好。郑板桥注重文物的收藏与保护,注重古建筑的修缮和民间技艺术文化的记录,防止历史文化的损害与流失,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在关注郑板桥人文思想与艺术思想的同时,要关注其文化保护思想。  相似文献   

20.
郑板桥具有很浓的田耕情结.他认为农工商士,农夫第一,因为农民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郑板桥还认为农民起早贪黑,是四民中最为劳苦的,所以郑板桥极力主张平等宽厚地对待农民;此外,郑板桥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非常熟悉,既体验到农民的劳作之苦,也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乐趣.他很想念农村淳朴的生活,在官期间,不仅常常深入农村了解民间疾苦,还常到农村去寻找生活的意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