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射击技术主要包括:准备动作、射击速度、射击节奏、枪支的稳定性和扣扳机。对高级射手来说,强化正确动作概念,加强信息传递,对提高射击精度是很重要的。为此,按教练员的要求,由法尔费里、拉多夫等从1962年起,开始研制仪器。经多次改进,现在制成包括N—33816型快速自动记录仪(六线的)、四路医用无线电遥测系统(检测射击全过程)、枪支晃动转换器(压电传感器)、电信号放大器、扣扳机测力传感器、张力放大器的综合测试仪器。此仪器可以同时记录射手的心率、枪的高低晃动、水平晃动、食指扣扳机动作、每发子弹的射击时间和总时间。安装在枪口的压电传感器将反映枪支晃动情况的电信号送入放大器,然后到描记器。  相似文献   

2.
身高与跳高     
要说明身高与跳高的关系,可从下面的跳高示意图中得到启示,明确决定跳高成绩的几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H——横竿高度; H_1——人体重心在离地瞬间的高度; H_2——从H_1到人体跳起重心达到的最大高度; H_3——人体重心在空中的最高点与横竿间的距离。如图所示,H=H_1+H_2-H_3。因此,在跳高中除要极力增大H_2外,还要适当增加H_1和尽量缩小H_2。根据物体抛射运动的高度公式H=Vo~2sin~2a/2g计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递增负荷运动实验(GXT),测试无锻炼规律健康成年人的最大心率(HRmax)与无氧阈心率(ATHR),建立最大心率与无氧阈心率推算公式,为在大众科学健身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身体健康、无锻炼规律的健康成年人665名(年龄20~59岁,其中男性315名,女性350名)为测试对象,采用功率车GXT测试获得其最大有氧能力测试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最大心率与无氧阈心率与年龄之间关系的推算公式;并将GTX实测结果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国外同类的4个最大心率和靶心率推算公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最大心率为因变量,年龄为自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最大心率拟合公式为HRmax=196.86-0.74×年龄(P<0.001)。从组内相关系数来看,GTX最大心率测试值与Fox的最大心率公式计算值之间相关系数最高,与Astrand的最大心率公式计算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次之,与Tanaka和Gelish的最大心率公式计算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最低,4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3、0.70、0.70,均介于0.61~0.80,属于强相关。以无氧阈心率为因变量,年龄为自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无氧阈心率拟合公式为ATHR=155.78-0.60×年龄(P<0.001);GTX测试无氧阈心率测试值与杨静宜等的靶心率公式计算值其组内相关系数为0.60,属于中等程度相关。结论根据GXT测试结果拟合的最大心率公式为HRmax=196.86-0.74×年龄,与普遍使用的4个最大心率公式计算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拟合公式最大心率推算结果均小于这4个推算公式所得到的结果。通过GXT测试结果拟合的无氧阈心率公式为ATHR=155.78-0.60×年龄,可以为锻炼者有氧运动提供有效和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哈佛台阶试验,由于试验方法简便易行,而且能客观地反映心功能变化的情况,所以它是体育测量与评价中常用的心血管机能试验。在1967年,阿斯特兰德和伯斯特朗(Astrand和Berstron)二人提出了间接推算最大吸氧量(Maximal Oxygeu Consu-mption,简称Max Vo_2)的公式。而这种最大吸氧量值可以通过哈佛台阶机能试验的有关指标(如心率)计算出来。弗·勒·卡尔普曼根据阿斯特兰德和伯斯特朗在1967年提出的间接推算最大吸氧量的公式,计算了其观察对象的最大吸氧量,并将其和PWC_170数值进行相关计算,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很高(r=0.703),从而提出了从PWC_170推算最大吸氧量的公式: MaxVo_2=2.2PWC_170+1070——用于运动员; MaxVo_2=1.7PWC_170+1240——用于一般人。上述推算最大吸氧量的方法,虽然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跳远起跳必须重视发挥垂直速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垂直速度对跳远成绩的影响根据人体重心在水平方向飞进的远度公式:S=Vo~2Sin2d/g跳远成绩主要取决于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同时与身体重心的腾起高度也有很大的关系。运动员的腾起角度是跳远起跳时身体重心的连线与地面的夹角。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快慢,决定着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的大小,以及身体重心的腾起高度。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的快慢变化,影响到其它因素随之发生变化。详见表1。  相似文献   

6.
根据斜抛运动远度计算的理论公式S=v_0~2Sin2α/g(其中V_0表示出手速度,α表示出手角度),若要想把铅球推得远,排除身体因素以外,主要是两个要素,其一是增大推铅球的出手速度V_0,另一个是适宜的出手角度α。由于普通中学的设备限制,不可能利用仪器测出这两个要素来。因此,在训练中,我们只能凭眼睛观看学习的动作,估计出手角度的大小,来指导训练,这不太科学。对于如何利用一般中学的现有条件来测定各人不同的出手速度和角度,较合理地指导学生训练的问题,我们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效果,现简单介绍如下,不一定成熟,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与起跳角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远属于斜抛运动,根据斜抛运动远度公式S=V~2sin2a/g可知,跳远的成绩与腾起初速度(V)和腾起角(a)有关。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跳远技术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提高成绩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提高绝对速度,同时适当降低助跑速度利用率,改进助跑最后几步的节奏,二是增大着板角和离地角,减小扇角,提高腾起角。  相似文献   

8.
物理引擎卡     
近年来,随着游戏真实程度不断提高,物理计算越来越多融入到游戏中。例如在3D游戏里角色是否能穿越墙面,子弹是否击中目标、风吹动草丛等画面都需要进行大量物理计算。相信看过本刊CS:S专题的读者对CS:S利用havok物理引擎展现的真实世界还记忆犹新。物理引擎和物理特效对于现在的游戏越来越不可缺少。在游戏当中,一个场景里的物体可以非常自然的产生变化,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独立的物理和逻辑特征,就是小到一粒沙也会因为空气的流动而移动,游戏的可玩性、真实性是以前传统的任何一款3D游戏都难以比拟的。打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像一个手工操作的木偶,他的衣服和面貌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负责这一工作的就是显卡,而决定木偶动作以及反应的就是物理引擎。就像一个人完成这些工作会手忙脚乱一样在游戏世界中,电脑要即时演算物体碰撞、下落、反转等物理逻辑的画面,过去这些物理运算的任务都是由CPU来完成的。但CPU并不是为物理运算专门设计的,在生成画面的同时处理各种繁重的运算会使游戏画面速度下降,同时也限制了物理特效的数量。为了把CPU从物理计算中解放出来,出现了三种技术方案:美国公司Ageia的PhysX物理加速卡技术;Nvidia与Havok研发的“SLI物理卡”技术;ATI提高其显卡物理运算能力的GPGPU技术。  相似文献   

9.
“超越器械”,是指运动员在投掷助跑的最后阶段,下肢运动快于上肢,髋关节快于肩关节,整个身体移动的速度快于器械移动的速度,使器械落后于身体,取得较长的工作距离,形成最有利的最后用力姿势。 在投掷项目中,器械飞行的远度主要取决于器械出手的初速度和出手角度。器械出手的初速度,是指人体运动作用于器械之力,使器械得以飞进的速度。在适宜的角度下,器械获得的初速度越大,飞行得越远。测定表明,器械出手的初速度15%~20%来源于助跑,80%~85%来源于最后用力。所以说最后用力是决定器械出手初速度的主要技术环节。根据公式:V=s/t,我们得知,同样大小的作用力,如果工作距离越长,用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增龄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干预对大鼠有氧运动能力、骨骼肌线粒体BNIP3、PI3-k相对表达量、线粒体数目、ATP浓度和丙酮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梳理上述指标与骨骼肌增龄性退变的关系。方法:8月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n=20)和HIIT干预组(H,n=20)。C组不运动,H组以50%、.70%和90%VO2max对应的速度交替进行50 min/天、5天/周、持续16周的运动干预,并根据VO2max测试结果调整运动强度。在基线值(0周)每组各取4只大鼠,在干预的第8、16周结束后的24 h每组各取8只大鼠,剥离大鼠比目鱼肌,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自噬情况,采用比色法检测比目鱼肌线粒体ATP浓度和丙酮酸脱氢酶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试.BNIP3和PI3-k的蛋白表达。结果:16周增龄过程中,C组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的时长和VO2max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得到航速对于470级帆船船体的阻力大小影响的系列规律,增加运动员对帆船船体水动力性能认识,更加高效操纵帆船。方法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湍流模式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运用SIMPLE算法进行求解,空间离散格式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边界条件均设置为速度入口、压力出口,数值模拟了速度为2 m/s、4 m/s、6 m/s、8 m/s、10 m/s等5种工况下帆船船体水动力性能,分析不同航速条件下船体的阻力和压力分布。结果船体受到的阻力随航速的增大而增大,在阻力增大趋势线中低航速条件下阻力变化斜率较小、高航速条件下阻力斜率较大。根据趋势线确定阻力与航速的乘幂公式,可以预测不同航速条件下船体在不考虑兴波条件下的船体所受到的阻力大小。研究中不同航速对船体压力分布的规律基本一致,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船体不同部位受力的值上,不同航速对船体船首局部压力造成的影响差异很大。船体考虑兴波时压力分布规律影响差异较大,在不考虑兴波时航速对船体压力分布规律影响较小。结论航速对于船体的阻力大小影响较大,船体阻力随航速的增大而增大;船体阻力随航速变化可以用乘幂公式拟合;船体的兴波对船体阻力分布规律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血压、超重和肥胖等形态、机能指标相关性研究,探讨PWV在体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在常规体质检测基础上,测量4下文522例普通居民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价动脉僵硬度。主要处理方法:1)通过血压各指标对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受试者工作(ROC)曲线、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阳性率一致性Kappa检验等分析血压和baPWV相关性;2)logistic逐步回归(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分析超重、肥胖与baPWV关系,根据ROC曲线计算BMI预测动脉硬化的最佳切点。结果:1)江苏人群男性baPWV均值为1 383±237 cm/s,女性1 278±246 cm/s;baP-WV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2)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baPWV均高于正常人;控制年龄和性别因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与PWV均呈显著正相关,动脉硬化ROC曲线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001;但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阳性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0.402,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区分人群预测动脉硬化灵敏度只有36%,特异度较高为97.8%;3)超重、肥胖人群baPWV、动脉硬化发生率均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