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观周刊》2006,(25):M0002-M0002,3
今年高考已经过去,分数线已经亮相。一些学生正在描画着新的憧憬,一大批学生黯然离开了校园。在学校准备刷新“喜报”,企业准备炒作“状元”的时候,我们不妨转移一下视线。日前,广东东莞市横沥镇政府提前出台奖教学学方案,方案对横沥户籍并在当地就读参加高考的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奖50万。  相似文献   

2.
高考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高考分数线公布后,更是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2009年6月25日,湖南高考分数线公布.次日,某地市的一份报纸在一篇题为<高考分数线昨天出炉>消息中这样写道:"高分段学生成绩更加突出,全市文化成绩上600分的人数达228人,占全省600分以上考生总人数的9%.全省文理科前20名中,我市有5人,全市估计上清华、北大人数20人以上."  相似文献   

3.
新闻拼盘     
北大清华今年高招将试行高考加面试方式记者近日从北大和清华了解到,两高校今年高招将试行"高考+面试"。北大已决定在部分省份试行知道分数后面试的自主选拔录取方式,但没有透露"高考+面试"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每年高考录取工作结束之后,都会有一批考生放弃已经获得的录取通知书,选择复读高三。而媒体也总会热烈地讨论,是否应当限制高分生复读?这个问题涉及到个人是否有选择自由、在教育资源紧缺环境下这种选择自由的界限、谁来限制这种自由等等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本文则试图解释导致这个问题的前置问题:为什么除了北大,清华,就没有好学校了?  相似文献   

5.
数年前,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学宣布限制校外人员随便进校参观.不久.又开始限制非北大学生在北大教室内旁听。至此,一贯以开放著称的北京大学将大门死死关闭,里面全剩下了国内的高考精英们。也许普通人难以一瞻北大容颜.就能使得北大更神秘一些:也许更神秘一些,就意味着更神圣一些.无论是否如此,我们可以看见的是.北大悠久而光荣的旁听传统.很快就要消失不见了!  相似文献   

6.
网络上日前流传一则"四川南充惊现职业高考考生清华北大反复退学牟取奖金"的帖子称:今年高考在万众瞩目中结束了,正当南充考生们焦急地等待高考成绩揭晓之际,一消息震惊了考生们:一名职业高考考生反复从清华、北大退学,以牟取高考奖金。  相似文献   

7.
这是本刊在北京三所高校:北大、清华和人大的本科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主题是: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  相似文献   

8.
传媒     
《21世纪人才报》日前刊出王英的长篇特写指出:北大、清华无疑是我们的光荣与骄傲,但是,随着一连串有损北大、清华形象的事件发生,对这两块金字招牌的尊重已经开始动摇。 先有北大博导教授王铭铭涉嫌剽窃,后有清华学生刘海洋硫酸伤熊。北大、清华,这是怎么了?她们可是中国大学最高形象与荣誉的代表啊!  相似文献   

9.
新闻榜     
黄旻翔:炸北大清华出名 北大、清华爆炸案嫌疑犯黄旻翔3月8日在福州被捕,当日下午即被押解回京。 黄旻翔不过才27岁,而且在海口琼山市有一份工作,他的作案动机仅仅是,在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搞爆炸,可以出名。  相似文献   

10.
《新闻爱好者》2008,(12):F0002-F0002
杞县高中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省级文明单位”,考入高校人数:中科大连续5年全省第一;郑大连续5年全省第一;清华、北大、人大、中科大等10所名校连续6年开封市第一。高考总成绩连续7年位居开封市第一。  相似文献   

11.
北大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以来,争议不断。仅凭中学校长的一纸推荐信,学生便有机会免试参加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可享受降30分进入北大的资格。  相似文献   

12.
链接黑洞     
2005年年初,芙蓉姐姐“令人喷饭”的照片、以及“狂舞清华”的视频片段在清华、北大、天涯……无数个BBS上链接、转载。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牵头,南开、清华、北大等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联合完成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显示,城市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是: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厦门、天津。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教育的圈子里,王金战是一个传奇人物。坊间流传:只要插到他的班里,倒数第一的学生也能上北大;考前被他辅导2小时,高考就能提高20分;再自闭再有问题的学生,遇上他也能打开心结……  相似文献   

15.
近日,教育部长袁贵仁接受采访时透露的一句话.成了网络和媒体间的热词:异地高考。 教育部正在与北京、上海等地研究允许部分学生异地高考的办法。这是自然而然的教育政策演进.在京沪的地方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里已有提及。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两会”上表示,国家长期特殊支持北大、清华,“这不是国民待遇政策”。4月4日,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重庆进行招生宣传时,向媒体表示,人们助长北大、清华“掐尖”,会埋没许多人才。10月18日,“清华大学”成了驰名商标,但同时有人质疑,“文化和教育应是山野禁地,它们与商业是天生的绝缘体,各有规律可循。特别是对于严谨治学而著称的名校而言,将校名申报为驰名商标,其本身就是对‘大学’这两个宇的猥亵和讽刺,使得自己满身铜臭。”……“炮轰”清华、北大似乎成了近两年来的热门话题,前些时,某媒体又抛出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使“清华、北大沦为二流”院校的言论。可见,社会舆论对清华、北大的关注已近乎一种疯狂的状态。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两位校长表示,自己“炮轰”的不是北大和清华,而是长期隐藏于问题下面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和浮躁的社会文化”。国家教育资源分配政策的倾斜严重制约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从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中受教育者、教育机构、决策机构三方面的投入与各自收获而言,笔者作了如下调查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喻国明 《新闻前哨》2009,(12):13-14
作为一个研究新闻和新闻教学的老师,我到国内很多新闻院系去过。无论哪个学校新闻传播专业,就老师的勤勉程度、学生的聪明程度.跟人大、北大、清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果浼相对弱一点。是弱在面对一些伪问题、面对一些不入流的问题上耗费精力和时间,这是在犯战略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北京晚报》8月8日报道,《“举人村”今天过金榜节》说:“6名今年考取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今天骑上高头大马,胸佩红花绶带,被迎进京西著名的举人村——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参加在该村举办的“金榜”文化节;千年古村灵水村还将为今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62名高考“状元”造册铭记。读后,感  相似文献   

19.
梧槐 《新闻世界》2006,(1):34-35
过去7年里.他靠在窑场等地打工挣的血汗钱.资助了19位贫困生,其中13人已考上清华、北大等名学府。许多人不理解他的“疯子”行为,如今,在社会的冷嘲热讽中.在亲人的反对孤立中.他艰难地支撑着。[编按]  相似文献   

20.
杨东平  三水 《出版参考》2007,(10):11-11
高考甫毕.各地新科“状元”纷纷出炉,照例成为热点。在我们这样的考试大国.“金榜题名”为人生之大幸,状元为众生所仰慕,想不炒也不容易。[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