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档案》2001,(5):39
根据一位意大利作家的发现,贝尼托·墨索里尼是一名重婚犯.他把自己第一位妻子伊达·达尔塞尔和他们的儿子关入精神病院,"让他们销声匿迹".这个意大利独裁者命令他的法西斯爪牙毁掉自己与伊达的婚姻记录,尽管他在从政的最初时期曾靠伊达的资助创办了自己的报纸.  相似文献   

2.
中国华俗出版公司1991年8月出版了一本叫《移民与近代美国》的书(署名“李其荣著”)。作者在《前言》中自称,他在该书在“理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三大“突破”;一位美国史专家为该书作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序》,称这“是一部严肃的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著作”,在国内“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  相似文献   

3.
2002年是汪静之(1902—1996)诞辰100周年。是年,由他的73岁的儿子汪飞白教授整理、编辑出版了他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写给他的6位恋人中的一位即符竹因的情书集《汪静之情书:漪漪讯》。该书2002年5月份已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它约有150封情书,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邮报的女总裁──凯瑟琳文达1963年,美国《华盛顿邮报》总裁菲利浦·格雷厄姆自杀身亡,把该报总裁之位留给了他的妻子凯瑟琳·迈尔·格雷厄姆。当时,凯瑟琳已46岁,是4个孩子的母亲。凯瑟琳出身于名门望族,16岁时即着手进入记者生涯的准备,1963年...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历届的总统中,哈里·杜鲁门是同新闻界的关系比较紧张的一个。从就任初期开始,他对新闻界就充满了敌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敌意越发浓厚。在写给亲人的一封私人信件中,他写道:“在我看来,白宫的每一位主人都被所谓的自由报界折磨过。他们被丑化、被歪曲,甚至遭人诽谤,而他们却不得不接受这一切。”杜鲁门很少掩饰他对记者的职业及对他们本人的蔑视。但到了晚年,情况就好多了。据一则资料记载,在他83岁那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阿尔登·惠特曼从大老远来到密苏里州独立城,准备访问杜鲁门。正当他考虑着怎么把自己的意…  相似文献   

6.
孙勋 《兰台内外》2005,(4):55-55
吉林市一女士于2000年与一位美国男子结婚,2003年准备办理移民手续时,发现在吉林市办理的婚姻材料查找不到了。按照移民局的审批规定,不出具夫妻关系证明材料,是不能办理移民的。无奈,只好委托国内亲属代为查找。  相似文献   

7.
葛浩文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位美国学者,他以肖红的研究于1974年获得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肖红评传》就是他的博士论文。该书于1976年由美国杜尼公司出版,1979年由郑继宗译成中文由香港文艺书屋印行。此后有台湾和哈尔滨等版本,1989年作者又补充增订改名为《肖红新传》,由香港三联书店再版。作者认为这第五种版本是他“最后”的一个版本。这最后的涵意,一则有向肖红研究暂时“告辞”的意义,因为按作者香港的再版序中所说,他此后便开始了与肖红无关的研究工作;二则,新传的出版也标志着作者研究的一个里程。  相似文献   

8.
事业与真情     
1992年4月19日,一位来自若羌县的中年妇女,与《巴音郭楞报》驻和静记者站68岁的虎文明结为伉俪。一则新闻记者的“新闻”在当地引起人们的注目。虎文明是一位对党的新闻事业有着执著追求的“业余记者”,在婚姻与事业发生两次冲突时,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几十年坎坷孤寂的生活不但没有压垮他,反而使他勤奋耕耘,劳作颇丰。有1800篇  相似文献   

9.
一 贺龙的第一次婚姻,是一九○六年腊月19岁时,奉父母之命,与比他大几岁的原燕罗界邻居,贫农女儿徐月姑成的亲,他们在第二年秋生下一女叫贺金莲。几年后,徐月姑病故于南昌暴动,贺龙去湘鄂西拉队伍, 贺金莲则留在上海。没多久,体弱多病加上上海的白色恐怖,贺金莲就夭折了。  相似文献   

10.
1928年,23岁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中国旅游和采访。1936年6月,他冒着生命危险,越过国民党的重重封锁,进入陕北苏区,成为采访红色中国的第一个外国记者。他将这里的所见所闻,真实生动地写进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7年10月,该书在伦敦出版,轰动了中国和整个西方,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谭燕 《新闻天地》2005,(8):48-50
偏、远、穷地区青年的婚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便让那些一心想谋取不义之财的人以可乘之机,骗婚团伙应运而生。他们四处寻找猎物,一位叫黎望春的年轻小伙不幸“中彩”,他在想到借助于政府、法律、公安时,他更想到了媒体的力量。媒体的力量是什么?当黎望春从本刊曾登载的文章中找到答案时,这便是社会赋予的媒体人在完成着他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美国作家霍华德·法斯特2003年3月逝世,享年88岁。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美国作家。他于1953年曾经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法斯特作为美国共产党党员,他毫不留情地批评美国的社会制度,被美国政府视为眼中钉。为此他遭受过种种迫害,其著作也曾被中央情报局下令查禁。  相似文献   

13.
三年半前,30位报考南开大学的学子被调配到了图书馆学系,2003年春天,我有幸成了他们的班导师。我知道,他们与图书馆职业的结合其实颇像旧式婚姻中的拉郎配,但过去三年,我目睹了他们对图书馆职业从冷漠到认可直至热爱的过程。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他们态度的改造者。  相似文献   

14.
1995年5月,美国著名的日间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杰尼·琼斯(JennyJones)在他的一档节目中让几位嘉宾当众接受暗恋自己的情人的公开表白.其中一位叫做乔纳丹·施密兹的欣然前往,本以为暗恋自己的会是一位妙龄女郎。谁知道在众目睽睽之下,向他宣称暗中对他爱得发疯的,竟是邻居中一位30多岁的中年汉子,而且形象颇为不堪。施密兹先生以为是当众出了丑,回家以后仍然心意难平,终于提起一支猎枪跑到那位“情人”斯科特·阿玛狄尔家中,将其击毙。这一事件发生后,美国社会很有些哗然,公众舆论中不但重新燃起了对于电视与暴力这一老话题的…  相似文献   

15.
他曾经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她念高中上大学,他是她生命中最值得感恩的人。可是,当他们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感恩的心,却让婚姻遭遇痛苦和茫然。2006年7月,这对被传为美谈的恩爱夫妻,终于走到了婚姻的尽头——  相似文献   

16.
这些成为总统母亲的女性都是高度的个人主义者,尽管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过着不同的生活,但是,她们的故事里贯穿着同样的一条线。在那个时代,年轻姑娘们希望在20岁之前就结婚,但是,这ll位母亲中,大部分人结婚比这要晚,一些人晚了很多年,她们不想过早地介入婚姻,说明她们思想中的独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斯顿曾被尊为当代新闻界的泰斗。在我国新闻界,赖斯顿的名字也广为人知。去年12月6日,这位近乎是传奇式的人物久病谢世,享年86岁。次日,美国各个大报都曾刊登专文表示悼念。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阿尔普在一篇文章中说,“赖斯顿是他那一代新闻工作者中最伟大的一位。在他周围汇集了许多才华横溢的编辑和记者,是他们决定了过去新闻报道的方向,也是他们将继续决定着新闻报道的未来。” 就笔者所知,当代美国新闻记者中口碑最好的有两  相似文献   

18.
1846年,18岁的容闳随布朗牧师来到美国,成为第一位中国留学生。1850年,他“带着辫子,穿着中国长袍”进入耶鲁大学,不过不到一年,“就把这两样都割弃了”。容闳是耶鲁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成绩优秀,尤其是英文论说,在第二、第三学期连获首奖。1854年他毕业的时候,不少著名学者为了看一看这位不寻常的中国人,特意赶来参加毕业典礼。与容闳同年毕业的耶鲁学生共有98位,至今耶鲁大学档案馆还收藏着这些学生的毕业赠言本。  相似文献   

19.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香港优势》(The Hong Kong Advantage)一书,该书由思莱特及其妻司各特,和杜威尔三位学者合写而成。他们用了一年时间访问了香港数百个工商业机构,了解它们所取得的成果;他们全面探讨了香港的商业与经济前景,分析多个  相似文献   

20.
45万字的《走进美国大报》最近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通过对美国报界约40位老总和资深报人的深入采访及作者细致的观察 ,生动展示了当今美国18家最著名的报纸和名列前茅的4家报业集团的运行状况。加上对整个美国报业的研究和截至2002年4月的最新数据的引用 ,该书被认为是目前国内关于美国报业研究的最有分量的专著。该书作者辜晓进现任《深圳日报》(英文 )总编辑 ,对美国报纸素有研究 ,早在10多年前就翻译出版《报业管理艺术》等著作 ,目前在《新闻记者》连载“近观美国报业管理”。他去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考察一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