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臣  格林 《出版参考》2007,(6):23-23
历史上最伟大的Party 第一届奥运会上,人们不得不在农田中开始马拉松比赛。在巴黎,几名运动员因为迷路不得不放弃比赛。最初的那几届奥运会,人们都来参加比赛,像个Party。从那时起,奥林匹克开始成为人类最伟大的设计,历史上最伟大的游戏……  相似文献   

2.
从2004年年末<竞报>诞生到2008年奥运即将开幕,厉兵秣马近4年,这个时候是我们走向考场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记得找工作面试时,主考官曾经问我,如果你采访奥运会,可又没有证,你准备怎么办? 当时的我天真地回答了一句,怎么会没有证呢.如今,我真的要开始做一个这样的奥运记者,确切说,是一位持非注册证的记者.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孙永良每逢自己心爱的羽毛球明星比赛时,总喜欢说上几句评论。  相似文献   

5.
从踢足球到写新闻--孙雯与一位资深体育新闻编辑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的中国女子足球骁将孙雯加盟新民晚报,当了一名体育记者。这在体育界和新闻界都是一个令人关注的新闻。当自己作为一个球星被采访时是怎么看待新闻记者的?那时喜欢什么样的记者,讨厌什么样的记者?而现在从被采访者转变为一个采访者,又是怎么看待记者这个角色的?准备怎么样当一个好记者?……我们特邀曾多年担任新民晚报体育版编辑的资深研究员白子超,对孙雯进行了一次访谈。白子超快人快语,孙雯实话实说,点出了一些真谛,道出了一些内幕,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这里我们发表的是这次访谈的实录。读一读,或许会让新闻界的同行有所感悟,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6.
南行 《青年记者》2003,(10):56-56
老练的记者能很容易地回忆起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和最艰难的一次采访,因为他们往往感觉他们被采访对象欺骗、操纵或误导了。一些被采访者社会阅历丰富,他们常常利用自己对谈话的操纵能力来达到把记者当作工具的目的。那么对于记者来说,该如何识破这个策略并反击呢? ●当被采访者把你问的问题拿来反问你的时候,比如问你:“你是怎么想的?”或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可以回答,“我确信我们的读者对您的观点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7.
《红星报》已经多次报道了中国军事记代表团访问俄罗斯的消息。他们的访问是在悉尼奥运会比赛最激烈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在访问的10天中,无论是在莫斯科、土拉,还是在伏尔加格勒、圣彼得堡,我作为俄方全程陪同人员,几乎每人都在跟他们屈指计算着中国运动员和俄罗斯运动员拿了几块金牌,最终会取得什么样的名次……  相似文献   

8.
徐征 《中国广播》2016,(10):94-94
“INFO+”系奥运会供采访记者使用的内部新闻网站.网站信息资料全面详实,从整个奥运会进行期间的新闻发布,到参赛运动员的个人简历,再到各单项的详细赛程、金牌榜,以及比赛即时结果、技术统计和比赛现场运动员、教练员的简短采访内容,甚至一些重要新闻发布会的实录.我国很早就开始采用该系统,只是里约奥运会的INFO在即时性和详细性方面更加完善——以前通过INFO系统只能写出一条干巴巴的小稿子,现在坐在电脑前看“INFO+”就能完成一篇质量非常高、有细节有深度的稿件,而速度比在现场看比赛的记者出手还要快.  相似文献   

9.
记者因为采访对象的权力、地位、金钱、名声不同而“变脸“待人,其实是做人上的低等和失败.……  相似文献   

10.
“新闻靠跑”、“脚板底下出新闻”,这是写好新闻不容置疑的经验之谈。但是,“跑”只是深入一线的一个过程,一种下湖撒网的劳动,或者说采访所需的时间。一般说来,劳动的时间与收获应成正比,然而“跑”新闻则不尽相同,这是因为采访的对象是“人”。百人百“心”(心窍、水平),百人百“姓”(性格),“跑”新闻者能够得到多少“活鱼”,重要的就靠其撒网、收网的方式、方法等灵活而过硬的技术了。因此,如何“跑”新闻值得探讨。 采访时难以获取所需要的材料——要学“绕” 记者渴望获取某种素材,但是被采访者或因诺言在先,或因其…  相似文献   

11.
12.
记者没有万能的钥匙,他并不能打开所有的门。由于地位身份限制,由于时间空间阻隔,由于政治经济因素,有些时候,有些场合,他会干着急而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3.
14.
记采访时,他说的话采访对象听不懂,是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接上期) 排除干扰采访对象心理场的其他因素 在采访对象心理场中,记者形象是环境("E")构成的主件,但并非其全部构件,影响其心理的环境因素可谓林林总总.在某种情况下,有些因素有可能代替记者形象而成为影响其心理场的环境主导.比如,某受访者碰到了一件非常不顺心而又不愿声张的事,哪怕来采访的是金牌记者,也会成为其心理区域"应回避的目标".因此,要提高采访效率,还必须关注采访对象心理场的其他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7.
彭燮 《新闻天地》2001,(10):59-59
如果你不是一个很精打细算的人,那你一定会问:采访也有成本吗?当然啦,采访就是一个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过程,不然哪会有稿费?有失才有得嘛。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小廖接到任务,要到一个菜农家去采访他的种菜经验。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她的花费情况是: 1.出门打车15元。(天气酷热无比,采访地点又没有公车直达,只好打车) 2.车上打了一个电话给采访对象,计2元。(在办公室忘记了一点事,只好再打电话) 3.购买矿泉水一瓶,计2元。(采访的地点在田间地头,肯  相似文献   

18.
《河北广播》2004,(5):24-24
8月3日在河北电台驻站记业务研讨会上,杨兴盛台长正式宣布,我台驻全省11个市的记站率先实现新闻采访、制作、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大家热情赞扬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广播战线的前列,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兀立 《新闻三昧》2005,(6):56-56
重头新闻、重点报道,作一个好的标题,能起到“题好一半”的作用。但这次,汇报周玉明对张云泉的报道,写的长篇报告学(上下、4月7日8日分两天登完),为何起了《天生的信访局长》这样一个标题呢?遗憾,很遗憾。  相似文献   

20.
《新闻导刊》2006,(4):I0001-I0001
2006年,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向我们肆虐袭来。7、8月来,巴渝大地烈焰似火、酷暑炙烤,不少地方溪河断流、禾苗焦死、草木枯萎、山火频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