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个密苏里人”,不管是在新闻采访中或是在与别人日常交往中,这句话几乎成了生前斯诺念念不忘的口头禅,只要是了解他的人一听到这句话就会马上想到这样的潜台词:拿出证据,眼见为实。  相似文献   

2.
“有闻必录”论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闻必录,是19世纪80年代在中国新闻界流行的一句口头禅,反映了当时记者听到什么就报道什么的不严肃态度。“有闻必录观”实际是道听途说的翻版,反对记者对事实进行调查选择,碰到什么报什么,记者无须对生活进行理解,不过是一架照相机。  相似文献   

3.
李凌  王顺利 《新闻天地》2010,(8):I0006-I0007
“有困难找民政”,这是流传在衡阳县老百姓口中最为流行的一句口头禅。话虽简单,却充分说明了衡阳县民政工作的有为有位和老百姓对“民政人”的无限信赖。长期以来,衡阳县民政局切实履行“关注民生、维护民利、  相似文献   

4.
何昆 《新闻记者》2006,(12):82-83
如果随意问起一名职业记者.你在工作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几乎所有的记者都会这样回答:缺少新闻线索,特别是缺少能够打动人的“好”线索,整天东一头西一头地奔波。就好像是在大雾中寻找。“苦”和“累”,“烦恼”和“焦虑”,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5.
新闻情感简论韩喜忠一情感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在认识活动中产生,并伴随认识活动而发展。人的认识活动,反映客观事物本身;人的情感活动,反映客观事物对主体的意义,也就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特别是人的社会性需要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对某一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6.
开展舆论监督,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获取新闻线索。线索从何而来?渠道无外乎四种:一靠记者采访发现,二靠群众上访反映,三靠读者来信反映,四靠读者打电话反映。这四种渠道作比较,“读者来电”最方便、最直接、最快捷,因而量也最大。各新闻媒体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竞相开通能与读者直接交流的热线电话。时下,“有事打热线”成了群众的口头禅,可见其影响力之大。对新闻媒体来说,“热线”成了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方式之一和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7.
《大观周刊》2006,(36):22-22
多数人认为双胞胎是很稀奇的,可身为双胞胎的罗丽琼却一直对此异常地漠不关心.口头禅是:“没什么嘛.很正常的事啊,随便生!”于是众人哗然。倒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书香门第     
我爷爷有一种奇怪的性格,那就是不肯轻易相信任何人、任何事、任何见闻乃至于知识的性格。他的口头禅是:“有这么回事儿吗?”“你这是跟俺说故事!”“俺才不信哩。”这些口头禅一旦冲出,表示他已经很能信得过什么了。更多的时候他只是摇头、拍桌子。我奶奶曾经背着我爷爷取笑他这种德行,  相似文献   

9.
鸡之辩     
想起来两位哲人,一位中国的墨子,一位希腊的芝诺,两位都有口头禅。  相似文献   

10.
实现档案齐全完整,几乎成了档案工作者的口头禅。此话说来容易,真正做到却是很难。笔者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总结出检验档案齐全完整六种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刚 《报林求索》2009,(6):60-63
上世纪20年代,电影观众的口头禅是:什么!不演米老鼠?好像不演米老鼠,电影院就不该存在似的。支撑这种古怪心态的背景是,越来越多的人失业后走进了电影院,花15美分,买一份希望或者对于强盗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12.
不知从何时起,一种被成为“娱乐节目”的怪兽带着西半球的霸气,横扫大陆,“让你轻松”是这匹怪兽的口头禅,“不要去思考什么吧,不要去探索什么吧,我们的生活已经充满了压力,让我们尽情娱乐吧!”。于是各种低俗的游戏节目、智力节目、情感节目纷纷登场。起初,观众,特别是一些年轻的观众,他们果然很“娱乐”、很“高兴”。  相似文献   

13.
当今,全球PC的竞争是三分天下。但曾放言”把IBM变不见,(联想)连想都不要想”的惠普,似乎已经被完成IBM PC并购的新联想所遗忘。在联想的眼中,三国演义的格局只是点到为止,而现在的焦点则是与戴尔进行的楚汉争霸。“打败戴尔”成了联想高管们的口头禅,几乎每个人上台演讲都会对戴尔进行一番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反映了组织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人的管理的一种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的实质是人真正成为管理的目的。高校图书馆人事工作目前存在诸多弊端,改革迫在眉睫.其关键是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轨。  相似文献   

15.
套话=假话编辑常批评一些通讯员“写稿时套话太多”。这些通讯员虽也点头称是,心里却未必服气:“不就是嗦点吗?”原来他们把“套话”理解成“多余的话”、“嗦的话”、“常见的话”之类,这就把“套话”的内涵理解错了。实际上,“套话”的实质就是“假话”。编辑之所以把通讯员的“假话”说成“套话”,不过是一种委婉说法罢了。比如:动不动就给主人公加上一句口头禅“谁叫咱是党员(干部、×长等)呢”,这话是否主人公说过,使人怀疑,纵然说过,也不必非写上不可。因为,此话用滥了,反显得不真切,这是其一;用上它,未必能看出主…  相似文献   

16.
“话要说在理路上,事要做在理路上”。这是人们经常说的“口头禅”,我喜爱这句“口头禅”,因为它能帮助人们明方向、辨是非、知荣辱、走正路。话要说在理路上,事要做在理路上,首先要知“理”。对“理”若明若暗,甚至一团漆黑,好比盲人骑瞎马,是不会真的走在“理路”上的。有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犹豫彷徨,有的人甚至误入歧途,大多是由于不知“理”的缘  相似文献   

17.
赵:郝总编,您好! 有个传媒界的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段子,说现在的传媒业就好比是在过一条河,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过到一半很多人觉得这条路很艰难,过河的人又多,竞争太激烈,于是想掉转回头。回头发现更可怕的是,又有一大批人正卷起裤脚向这边走来。这个段子很真实地反映了现在不少传媒人的生存状态和对自己职业的一种心态——爱恨交加、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8.
试水     
当我还是一个京漂青年的时候,同一位四川籍人士合住在太平桥一个逼仄的小二居内。该人士系厦门大学毕业,常用的口头禅就是“老子是厦(吓)大的!”确实,他胆子也很大,从没有人或事能吓倒他。不过,在当年冬天暖气试水的时候,他被着实吓了一跳。  相似文献   

19.
值班手记     
值班手记范敬宜1996年9月5日关注一下“空白点”今天五版杨武军同志写的《走进中央档案馆》是一篇很吸引人的报道。它反映的几乎都是鲜为人知的事实,读了使人有一种不满足感,希望它写得更多一些,更细一些。在我们国家,有许多领域、部门、职业平时报道得很少,它...  相似文献   

20.
李晓东 《大观周刊》2011,(13):119-119,117
对于“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从80年代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儒教是教”说,另一种是儒学“隐宗教或泛宗教”说。本文试从两种观点反映的问题入手,分析儒学的宗教性特质。并以此特点出发,结合社会现实,探索了几条儒家复兴的途径。一是,儒学宗教化道路;二是,作为文化,为现代人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