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法多种多样 ,但群体互动式的学习方法在研究性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同时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协作精神的养成 ,以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通过群体互动式的研究性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 ,更增长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达到每个学生都进步、每个学生都发展的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法多种多样,但群体互动式的学习方法在研究性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协作精神的养成,以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通过群体互动式的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增长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达到每个学生都进步、每个学生都发展的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职业活动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和重要的社会存在。知识分子职业活动方式的影响,可以造成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和其它劳动人民许多重要的心理差别。本文仅就社会主义社会知识分子职业活动方式的特点和影响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一、以个体为主的活动方式的影响知识分子的劳动大多以个体为主,例如一个人挑灯攻读或埋头构思。有时候,他们也需要集体承担一个课题,需要集体讨论,需要相互配合进行新设备的研制和调试等等。但是,这种集体一般是小规模的,屑于社会学所称的小群体范畴。同时,这种小群体活动不排斥个体活动为  相似文献   

4.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在全部的创造历史活动中既表现为独立的个体活动形式,也表现为各种类型不同、形式不一、规模不等的集体活动。它们都是人类的活动,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质和量汇入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合力之中。固然任何个体的活动都受到个体所处的社会所属的集体的制约,因而都具有社会性,但人类有目的地建立起来的集体,其性质和活动能力则根本有别于个体,优于个体。人们看到,今天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  相似文献   

5.
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党秀英人的价值的问题,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经济活动中个人利益的确立,一部分人片面夸大个体的价值,甚至把极端个人主义视为现代人合理的价值取向,结果导致一些人不...  相似文献   

6.
魏晋时期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的再度发现,这种再度发现和觉醒构成了当时一切意识的总的特征。文学是人学,它的对象、主体及理想境界,都是由这个凝聚了社会的、群体的“人”来决定的,了解这个“人”的觉醒程度,就能发现与把握此时期文学的独特之处。“建安风骨”作为魏晋初期的文学总特征,既联系着具体的作家作品,又是时代的“人”的标准的审美体现,此时期“人”的解放与觉醒是在何种基础,何种高度及个体与群体因素的浓淡等等,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能较细致而准确地了解“建安风骨”的具体内涵及此时期相关的其它问题。建安时…  相似文献   

7.
前言——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战略决策,是一个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它不仅对经济领域,而且对社会各个领域,都将引起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的发展前景尚难预测,但是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趋势:外向型经济促进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唤醒亿万人民的主体意识,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意味着社会人文素养价值的提高,社会人文素养价值的提高需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发展外向型经济对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有强烈的需求,又有良好的条件。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学校群体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而每一个人都是属于某个家庭、民族、阶级、种族、国家的。群体是由个体在社会生活、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组成的整体。学校群体规格不一,性质不同、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9.
论中青年女性主体意识薄弱对其子女教育的不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意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即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自然的人并不等同于主体,因此,个人并不天然具备主体意识,而是只有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人,具备主体性——人作为主体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理、自主性等一系列特性,才具备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对主体和主体性有能动作用,明确的主体意识是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依据,是人对自身价值认可和追求的理性起点与支持力量。人类主体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发展而诞生和增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总体的主体意识发展程度不同,在同一历史阶段,不同群体和个体的主体意识发展程度也不同。总的说来,  相似文献   

10.
蓝心万 《家长》2023,(30):35-37
<正>沟通指的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传递信息和思想、反馈思想和感情的一个过程,其载体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也包含动作、语气、表情、眼神、物质环境等所有能够赋予信息含义的东西,其中语言沟通和肢体语言沟通是沟通的两种基本模式。人类社会是一个集体社会,每一个个体都是集体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个体也都需要在集体中与其他个体交往。沟通就是个体在集体中与他人交往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传递和交流信息、建立和改善关系、提出和解决问题这三个层面。站在教育视角下看,沟通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是一种集体活动,其教与学的行为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人际交往和人际互助的过程。任何人都有一种与他人交往的心理需要,促进个体与周围的人发生关系,结成特定的群体。根据心理学的需要理论,人具有生存、活动、交往、发展和成就的基本需求,交往和归属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学生在学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需要相互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国家认同是个体对个人身份与集体归属的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辨。在媒体工具广泛应用、多元思潮泛滥及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下,个人逐渐产生群体身份缺失、归属力弱化、精神游离的认同危机。对此,必须把握“历史—当下—未来”这一主线,挖掘共同经验,追问“我是谁”“我们是谁”“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的认同问题,以群体身份与文化共识实现“我者”与“我族”的自我判别,探究新时代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进路,推动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是女性全面发展、改变社会性别中男主女从的认知,从根本上取得男女实际平等的关键。我国是一个传统“重男轻女”的国家,女性主体意识真正觉醒是从清朝末年才开始的,它的发展曲折艰难,但同时又是一个快速的过程。清末这一时期,其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快速发展在女子留日运动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从课堂环境看,课堂互动的主体是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这三种主体可以组合为多种不同的形式。譬如,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从人际交往的性质来看,课堂互动可区分为合作性互动、对抗性互动和竞争/合作性互动。生态化课堂互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它不是教师或学生的个体活动,而是师生、生生之间的群体活动,在教学主体相互交往、相互作用中共同发展。本文重点讨论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以及群体互动的动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15.
个体发展的主动性,是指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积极自主建构的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指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精神的张扬,强调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是指个体行动上的领先,即个体在行为上的超前性。个体发展的主动性是影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呼唤个性完美的高素质人才。所谓个性,一般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的主体性在其身上的具体表现,它既包含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又包含个体在社会实践中的行为特征。只有尊重人的个性,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人的不可替代的独立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社会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必须要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参与的自觉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为此,笔者…  相似文献   

17.
群体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一种主要的环境因素。从社会心理学群体影响观点来看,当今世界上五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年先锋组织作为各自国家中的儿童正式群体,在儿童政治启蒙和社会化教育中表现出三方面共性特征,即组织教育价值取向以国家本位为主,充分发挥群体互动中的价值规范影响力;组织教育内容多样化但以政治启蒙为主,积极进行群体意识与思维的形塑;组织教育活动形式以集体实践活动为主,广泛运用他人在场的影响效应。这些共性特征的呈现具有历史、文化和制度的合理性。在应对未来发展挑战中,社会主义五国可以强化少年先锋组织的群体信任、群体社会化和国际性群际交往,积极探寻社会主义国家少年儿童组织的发展范式,走出适合本国的道路,更要走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学生班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体,帮助学生进入社会的通道之一,它具有强大的功能。儿童教育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即跳出自己的圈子,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关心社会、国家,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通过集体生活,孩子们接触面扩大了。在集体中,教师的爱是集体成员积极上进的重要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在集体生活中,模仿是指在集体的一定刺激的影响下而产生与他人相似的行为;在班集体中,越是有威信、有影响的人,其暗示效应越高,容易引起别人的模仿;在集体生活中,集体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影响集体心理气氛和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最完善的阶段。集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其成员是对于整个群体和每个个体都有意义的共同价值。学生班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使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如何认真学习、充分吸纳、全面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问题。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新的学习内容、新的思考焦点、新的实践任务。要准确把握和落实新课标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这样三个问题:首先是关于“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重点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不是每个人都是现实的主体,只有当人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并现实地作用于客体的时候,他才可能成为活动的主体,具有主体性。换言之,人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产物,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民主化和有序化。公民意识作为民主政治主体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观条件,有效地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性对接,推动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形成。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公民意识也不断觉醒,体现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法律意识的空前提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治体制的改革、法治国家的建设、网络舆论的巨大力量,这些无一不呼唤着公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