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互联网日新月异,而不变的是《网络传播》评选中国互联网10大新闻的宗旨和目的,那就是梳理和记录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发展历程中留下的深刻烙印;有效地延伸这些重大事件在引导未来互联网发展中的固有价值和深层意义,我们期待中国互联网繁荣的那一天,更期待和谐网络那一天的到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渗透在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面对信息化、数字化新闻的发展方向,新闻行业中的新型媒体新闻App在移动互联网上抢占先机。新闻类App是新闻行业传播信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人们能够快速方便获取信息的新的方式。同时新闻类App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新型媒体,其具有自己的特色,本文将着重分析其发展过程及行业特色。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新闻档案管理是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互联网发展视域下,新闻档案管理工作受到新闻行业的高度重视,各新闻单位积极研究互联网发展视域下,新闻档案管理工作方法,以提高新闻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本文着重分析了互联网发展视域下新闻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并积极探索了互联网发展视域下新闻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途径,以提高新闻档案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钢 《网络传播》2004,(1):26-31
如何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对于中国互联网新闻从业者来说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大课题。近十年来,中国互联网新闻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创造出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业的全新景观。但是作为一个新的事业,它的发展依然存在着种种不足、问题和缺陷。  相似文献   

5.
新闻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还可以作为一种舆论力量,引领社会风气。经过多年的发展,新闻的传播形式更加多样,从最初的报纸、杂志到之前的电视广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行业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自媒体的出现,也为新闻开辟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但是,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互联网新闻逐渐失去了影响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互联网发展状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性分析,得出互联网新闻影响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以重视,尽快改善当前状况,使我国的互联网新闻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全球新闻传播领域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我国互联网自1994年向公众开放以来,最先在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得到应用,党中央审时度势,正确把握互联网发展态势,及时确立了集中力量建设重点新闻网站的发展思路,用党和政府的声音占领互联网这一新的思想舆论阵地,先后确定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新闻行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广大新闻编辑记者的工作也受到了冲击和影响,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亟需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从互联网背景下新闻编辑记者面临的挑战着手分析,进而归纳总结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新闻编辑记者应对挑战的途径。谨以此文,希望能给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带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汪蓉 《网络传播》2005,(8):24-25
中国地方新闻网站经过近十年的蓬勃发展,影响力日增,正进入一个从边缘到主流的大跨越阶段。只有抓住机遇,化短为长、扬长避短,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适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生存与发展之路,地方新闻网站才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为推动中国互联网新闻宣传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9.
刘航 《新闻窗》2007,(1):90-91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促进了我国新闻网站的快速发展,中国新闻网站日渐发展成熟,地位和作用也不断增强。随着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新闻网站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宣传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互联网使报纸记者更加耳聪目明,也正在改变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操作方式。 一、互联网——报纸传统优势“升级”的助推器 互联网被一些人称之为天下大同的基石二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并不是“不共戴天”,事实上目前网上的大部分新闻,正是由传统主流媒体的网站提供的。从另一个方面看,互联网上信息资源浩如烟海,成千上万网站上的数据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报道线索和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为报纸的新闻发现和采写带来了一场革命,传统媒体完全可以借助新媒体舞台获得第…  相似文献   

11.
冲击与吸纳: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常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新闻制作和发布的方式,互联网究竟为新闻业带来了什么?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闻业与传统新闻业有何区别?本文尝试从新闻常规的角度来对上述问题做一解析,在梳理相关西方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新闻实践对此做一探索性的研究,并提出今后深入研究的三种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一份新的互联网使用调查报道显示,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深入到诸如河南义马等中国小城市;在网上阅读新闻的人群,以收入高的中年人为主体;对互联网的戒备,则以非网民或女性更多。  相似文献   

13.
媒体新人力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站新闻编辑也成为一个新兴职业。中国的网络编辑行业,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壮大。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示了第三批的十种新行业中,“网络编辑员”名列其中,同时也发布了网络编辑的职业标准,推出网络编辑的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获得《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证书》,作为从业资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对全社会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互联网技术影响着每一个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的冲击,这些行业和领域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在进行改变,其中,新闻媒体行业也不例外。然而,网络传播不仅仅可以为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于新闻媒体行业来说,就需要抓住现有的机遇,应对网络传播带来的挑战,使新闻媒体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媒体于1995年正式“触网”,至今已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小到大的突破和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公众是通过互联网了解新闻、触摸世界的,网络媒体也开始跻身于主流媒体行列.而且对新闻规律及新闻价值的实现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淡小荣 《传媒》2018,(5):84-86
"互联网+"时代,VR新闻已成为媒体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随之而来的VR教育成为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VR教育中,应重视VR叙事方式的把握、多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行业内部动态的跟进.在未来发展中,VR教育不仅是针对新闻传播领域,也可以运用于其他领域中,但其毕竟只是众多新兴技术中的一种,对其发展应有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06,(2):77-7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满足公众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的需求,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2005,(11S):14-14
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的要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针对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和完善。9月25日联合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我国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规章。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是网络经济的时代,社会发展与网络信息同行,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传统形式下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因互联网的出现受到了严重的波及,大众在互联网的支撑下,通过智能设备上的各类APP能够快捷、简便地获取相关的传播信息,致使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在传播方式上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其传播程度也逐渐降低。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必须正确认识“互联网+”下的传播特征及带来的影响,积极结合“互联网+”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上的应用开展新型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以互联网为平台,吸引着众多的新闻从业者和新闻研究者以及新闻爱好者,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成为互联网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新闻传播类网站目前形成一个稳定发展阶段,经过市场洗礼后进入细分,几家大的网站和频道自己的优势和发展重点日益突出,也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