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飞  徐世昌 《收藏》2011,(3):44-46
德化窑在明清两代达到制瓷业的顶峰,这一时期的白瓷,不用任何彩绘,以其古朴多变的造型和近似鬼斧神工的雕塑、刻划技艺去表现作品。自如凝脂、浑然一色的德化白瓷,看似朴实无华、平淡无奇,却有神清骨秀、超几脱俗的艺术魅力,德化窑的艺人们利用瓷土的洁白、釉色的莹润,采用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生产出了各种类型的白瓷壶。  相似文献   

2.
沈飞  徐世昌 《收藏》2009,(10):63-65
除了笔、墨、纸、砚,中国文房用具还包括多种多样的辅助文具,这些文具对写字作画都至关重要。例如搁置毛笔的笔筒笔格;清洗毛笔的笔洗;储水用的水盂;镇压纸张的镇纸;存放印泥的印盒等等。如果这些器具齐备合用,书画家们临池挥毫就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沈飞 《收藏》2007,(9):68-69
明代德化窑的白瓷产品胎体洁白细腻,以釉色乳白的为大宗,还有纯白、白釉泛青或灰釉瓷等。清代早期,德化窑仍继承明代传统的制作工艺,瓷器质量较为上乘,釉水肥厚而莹润,可与天然玉石相媲美。乳白釉、纯白釉多见于康熙朝及以前,至嘉庆、道光二朝。德化窑渐趋衰落,釉水变薄,白中泛青,且常伴有铁锈斑点。晚清时期,瓷器质量明显下降,釉水以青白、灰白釉为主,  相似文献   

4.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德化瓷业始于唐,烧造青瓷;宋元时瓷业兴盛,以烧制青白瓷为主;明代创烧成功的象牙白瓷,如脂似玉,号称"中国白",瓷器神仙人物造像,更是享有"东方艺术明珠"的声誉;清代时大量生产青花瓷,将窑业推向全盛。德化青花瓷,以往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8,(12)
正明清时期,德化窑白瓷极富地方特色,以"象牙白"声名远播,不仅深受国内人们的喜爱,还畅销海外,被誉为"中国白"。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明清时期德化窑白瓷,造型丰富,制作精美,具有重要的资料研究价值。现结合窑址考古发掘新资料及器物类型学研究方法,解析如下。形制各样的杯、碗德化窑白瓷杯、碗类器物,形制各样,有仿犀角形杯、椭圆形杯、圆口杯、八角杯、花口杯、乳足杯、公道杯及荷叶形高足碗等。其中,仿犀角形杯(图1),主要有平底龙虎杯与尖底山岩杯两种。龙虎杯因杯身贴塑龙虎纹而得名,另因还贴塑鹤、鹿、梅花等纹,故也称梅鹿杯。山岩杯造型为椭圆状,敞口,瘦腹,尖底,因似岩石形状而得名(图2)。  相似文献   

6.
"银泥烧出象牙白,冻玉凝脂总不如",这是后人对德化瓷的赞美。明清时期,是德化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其白瓷胎质坚实紧密,洁白细腻,透光度强,釉汁纯净,温润如玉,胎与釉结合紧密,晶莹剔透,其美妙的胎釉质感直逼玉器。赵汝珍在《古玩指南》  相似文献   

7.
孙艺灵 《收藏界》2011,(10):60-60
这件清代德化窑五彩人物花瓶(见闻)高32厘米,口径10.2厘米。器呈敞口、折肩,圆鼓腹,腹下渐收,圈足,袖底。器型挺拔、端庄、稳重、瓷质白净,胎体厚重,釉面光滑。  相似文献   

8.
孙迪 《收藏》2007,(3):50-52
陶瓷佛像的滥觞可追溯至东汉吴晋间墓葬出土的钱绎陶座与青瓷魂瓶,嗣后虽偶见如山东博兴县文物管理所藏齐隋之际的模印素烧彩绘菩萨瓷像之类的早期陶瓷造像,  相似文献   

9.
孙艺灵 《收藏界》2011,(5):80-81
香炉是一种用以烧香、熏衣、香被或供奉的器物。明清时期的福建德化窑生产有各式各样的香炉,这些香炉规格大小不一,形制多样,大者古朴厚重,可作为祭祀礼器和宗教法器,小者精巧典雅,可供案头赏玩。当时的德化窑香炉有耳作竖方、象鼻、狮首、螭龙、绳索、如意诸形,足呈兽首、方戟、乳突、马蹄、磬式、玉环等状。器身或圆或方,胎体洁白细腻,厚薄因器而异。釉色以乳白为大宗,纯白,白中泛青或灰次之,  相似文献   

10.
德化窑彩瓷的装饰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汉杰  卢金钊 《收藏》2001,(11):43-44
德化窑彩瓷以往少见论及,其实德化窑生产的彩瓷有不少相当精美的作品,就目前所见有五彩和粉彩瓷两种。  相似文献   

11.
孙艺灵 《收藏界》2010,(12):70-70
香炉是一种用以烧香、熏衣、香被或供奉的器物。明清时期的福建德化窑生产有各式各样的香炉。这些香炉规格大小不一,形制多样,大者古朴厚重,可作为祭祀礼器和宗教法器;小者精巧典雅,可供案头赏玩。  相似文献   

12.
张萍 《收藏》2008,(8):83-83
占人对于用犀牛角雕饰的艺术品十分偏爱,但由于犀牛角材质稀少,对—般老百姓来说,拥有这样的艺术品是一种奢求。后来,人们利用经济实惠的烧陶瓷工艺创制出仿犀牛角杯,满足了广大民众的需求。德化窑烧制的犀角杯色洋透亮,再加上精湛的瓷塑工艺,使其更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孙艺灵 《收藏》2007,(4):53-53
梅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开始栽种梅花,《诗经》《山海经》《尚书》中都有记载。人们喜梅,赋予她深刻的文化内涵。南朝以后,特别是唐宋以来,梅花斗雪迎春的形象大量出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之中。在画家的笔下,  相似文献   

14.
五爪龙纹是中国封建皇朝的象征,在历朝瓷器上比比皆是,形象丰富生动、威猛有力。西方皇(王)室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象征之物——皇室纹章。明末清初时,在中国外销欧洲的瓷器上,常常应欧洲客商的要求而绘制一些西方国家的皇(王)室纹章图案,这类纹章瓷是中国外销瓷中最炙手可热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2,(11):184-184
品酒斗茶——酒醇茶香:千秋乐事!谈古论今——成就伟业:滴水穿石!你一定听说过“愚公移山”的传说,却不一定有万里跋涉、一步一个脚印的经历;你一定听说过“铁杵成针”的故事,却不一定有坚忍不拔、虽万死而不辞的意志。  相似文献   

16.
孙艺灵 《收藏界》2012,(12):72-75
纪年款是标明瓷器制作年代的一种款识,在款识中占有较大比例,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年款,即以帝王年号为纪年的款识,也称朝代款,如"大明宣德年制"等;第二种为干支款,即用天干配地支来标明器物具体年份,如"大清康熙丙午年制"等;第三种为不书具体年代的款识,如"大明年造"、  相似文献   

17.
明代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商人和传教士络绎东进,一时欧洲上层社会中出现了使用中国物品、仿制中国式样的时尚。当时的欧洲社会,以中国瓷作为装饰品和日用品的风气极盛,其时风行欧洲的中国瓷器除了景德镇产品外,德化瓷也以其洁白的瓷胎和釉色,适应西方用途的品种和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的观音瓷塑像而著称于欧洲。由于德化瓷器特有的洁白如玉的釉色,欧洲人称它为“中国白”  相似文献   

18.
自明代以来,福建德化窑逐渐步入了一个异彩纷呈口的时代,其产品除以白釉(尤其是“象牙白”)的独特风格驰名于世外,同时也开始在白瓷上进行着色装饰,出现同样倍受世人喜爱的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等各种彩瓷,并且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19.
福建德化白瓷烧成后玻璃相较多,胎质致密,透光度十分良好,是多数同时代窑口的产品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在16世纪初被誉为“中国白”的德化白瓷曾大量输出欧洲,受到举世赞誉。明末德化窑已烧出青花瓷,上海博物馆所藏德化白釉铺首瓶带有“明朝天启四年岁次甲子  相似文献   

20.
孙艺灵 《收藏界》2010,(5):69-69
狮子被誉为"百兽之王"。它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我国的狮子是从外国进贡来的。据史书记载,东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王献狮子,从此,狮子便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由于佛经对狮子的推崇,在人们的心目中,狮子便成了高贵的"灵兽"。历史上,福建德化窑也制作生产了各类神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瓷狮子,这些瓷狮子大多不拘于物象表面的摹拟塑造,而是在有意或无意中追求一种立意传神、形神兼备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