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记得当年有人批评徐悲鸿是用西方素描画中国画时,可染先生却对他的学生说:"对于中国山水画,素描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李可染革新中国山水画,其入门途径,就是用西方素描来收拾传统山水画的散、乱、松、碎,把块面和调子引入山水画,借以加强山水画的整体感,以最终达到水墨山水画上墙之后能与油画抗衡的视觉效果。因此,可染先生外出写生时,以西方素描方法,用铅笔画了许多山、石、树木、舟船、瀑布、水口等等自然景物的速  相似文献   

2.
何海霞先生是当代山水画大师,是"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是"长安画派"的主将,又是何派山水画的创始人。他在当今山水画坛的影响很大,自成一家,后学者很多。在艺术市场上和收藏拍卖行列中,他的作品稳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7,(12)
正2017年11月1~2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关山月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位杰出画家,也是为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美术教育家。关山月的一生与时代同行,用自己的画笔表现时代和生活,他所创作的美术作品彪炳史册,影响深远。关山月先生艺术生涯的重要节点,如:1955年"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展出的《新开发的公路》,为传统山水画在新中国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1957年,关山月先生在参观  相似文献   

4.
张剑 《收藏》2009,(9):22-26
中国山水画创作源远流长,历朝历代名家辈出、流派众多,为名山大川树碑立传,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珍品。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书侠就以画泰山而闻名。他以描绘泰山百态为己任,数十年如一日,创作了大量以泰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在当今山水画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石峰 《收藏》2012,(10):45-47
中国山水画发展史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创新的历史。但是不论山水画怎样发展改变,其核心在于在时代语境下如何提高和完善笔墨语言的表现力。因此,山水画的每一次变革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精神,并因此在发展与创新中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就此而言,"变革和创新"是山水画发展的精要所在,并在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始终不能脱离山水画对于笔墨的要求。因为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笔墨当随时代",在这里,石涛强调的是笔墨,强调的更是要用笔墨表达时代意趣和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6.
闫立群 《收藏界》2014,(5):87-93
一代大师黄宾虹,以其浑厚华滋的山水画著称于世,较之山水画,他的花鸟画虽不是其创作的重点,但其在花鸟画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清淡、简约、稚拙、刚健是黄宾虹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当我们把目光从他的山水画转向花鸟画时,不难发现这里同样魅力四射,堪称是另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7.
正在2017年北京保利秋拍上,深藏不露多年的郭秀仪旧藏巨制齐白石《山水十二屏》(图1)以9.315亿元的惊人天价刷新了全球中国书画成交纪录,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大事件。相较齐白石最擅长、最著名的花鸟草虫画和水族画,他的山水画曾遭受到怎样的非议?他的山水画特色是什么?艺术价值到底几何?他的山水画价位与市场行情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8.
黄宾虹先生是一位在中国画坛具有承前启后、创时代意义的艺术大师,他是中国水墨山水画从传统到现代传承的典范代表。像所有绘画大师一样,黄宾虹投身绘画艺术,朝斯夕斯,终爱一生。他融会贯通传统绘画的理论精髓,并适时吸收西方绘画的某些形式因素,总结并提出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值得我们笔摹心追的  相似文献   

9.
《收藏》2020,(10)
正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在表现体裁、章法、风格流派、笔墨意趣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水墨山水画已然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主流,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近年来讨论争论不少,讨论的核心是中国山水画到底向何处去?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画家,学者探讨的新课题。山水画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10.
孙其才 《收藏》2010,(4):162-163
“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灵魂与核心。把骨力强劲、墨色斑斓、意境深远、气韵生动、神随形出、诗书画印相得益彰这些华丽的词汇用在陈欣的山水画上一点都不为过,他笔下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庭字楼阁足以表达他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和气韵;  相似文献   

11.
张渝  邵大箴 《收藏》2007,(6):50-50
赵望云先生是我国20世纪重要的绘画艺术家。他是最早身体力行到农村写生,用画笔反映农民疾苦和描写乡村自然景色的艺术家,是开艺术新风的人。他的这一创举对中国人物画、山水画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影响波及全国,启发了当代人,直到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08,(3):204-204
赵剑溪,1953年生于长沙。20世纪70年代在广州美术学院学习,1975年拜黎雄才先生为师。他认为学习山水画是一门非常艰难的学问,需要长时间地坚持传统学习。从1970年至2007年己坚持学习山水画37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日韩新书画家联谊会副主席,北京中国山水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西泠印社特聘书画家。  相似文献   

13.
转换与转型     
程征 《收藏》2008,(2):60-62
从学理上界定,说李可染是中国画文脉意义上的山水画画家大约已无异议,同时,我们并未把他归入古典意义上的山水画画家,而列为当代意义上的山水画画家,大约也没有异议。造成上述意义的原因,首先在于他的作品既充满时代性的现实美感,又合于中国笔墨文化法统,而这一切又根源于他的学画历程和成才背景。  相似文献   

14.
牟建平 《收藏》2021,(2):132-146
在现代美术史上,林风眠是一位开拓者、奠基者。在中国画改革上,他更是一位积极实践者。林风眠在融汇中西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鲜人可比,他为中国画开拓了一方新天地。从"为人生而艺术"到"为艺术而艺术"林风眠(1900~1991年),字凤鸣,后改风眠,广东梅县人,出身于贫农之家,父亲是雕刻石匠。他7岁即开始学画,从临习《芥子园画谱...  相似文献   

15.
山水大美     
萧平 《收藏》2014,(5):176-176
方坤的山水画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在画坛上扬名,他那苍茫浑厚、生机勃勃的山水画作品曾给很多评论家和欣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理论家在谈及艺术的发展与变化时曾说:艺术史的每一步前行,其实都是那一代艺术家共同探索和努力的结果。细究方坤山水画创作的特点,或许会对当下的山水画坛提供一些借鉴。中国画的一大特性即是它具有高度完善和发达的程式性,而山水画尤其具有代表性。虽然如此,这种程式性在具有非凡创造力的艺术家面前非但不会成为艺术发展创新的束缚,反而能够成为新的风格形成和产生的原始条件。在这一点上,方坤的绘画所具有的表现力为我们生动地说明了一切。  相似文献   

16.
彭德 《收藏》2015,(7):167-169
樊洲隐居终南山,看山读山画山,寻找独特的表现方式。樊洲的山水画分为三型,都具有人文意味:一是寓意山水,二是书写山水,三是乐律山水。其中,寓意山水和以行书笔法入画的山水画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同传统山水画保持着文脉上的联系,又以较大跨度的表现方式,拉开同传统文人画的距离;以乐律入画的山水画,既体现出文脉又超越了文脉,使得不懂中国文化的欧美画家面对他的这批作品一看就懂,没有障碍。樊洲的乐律山水,用波浪状的行云  相似文献   

17.
"艺术是什么?看看中国四千年前的‘(?)’字便知分晓。‘艺’字是殷虚文字.是古代象形文字,你看一个人捧着一个草木,这为什么人捧草木就是艺术呢?因为要培植一草木要用人的智慧,使它能成长而美观,用心思在上面才成功。用许多方法,这就是艺术!"这是民国时期的摄影大家郎静山对"艺术"一词的一段阐述,而他在自己漫长的摄影艺术道路上.也始终恪守着这种信仰正是这种坚持.成就了他在民国摄影艺术百花齐放中那独树一帜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刘波 《收藏》2020,(5):150-150
周尊圣1958年生于黑龙江林口县。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画家、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新疆的自然山川、风物人情、丝绸古道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历经二十几年二十几次走进新疆,在文化与传承、艺术与创造中创立了"天山山水画"的独特风格,拓展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新领域。其作品追求悲壮之美、苍凉之美、雄强之美、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19.
张少华  张民芳 《收藏》2012,(14):24-31
栗宪庭,艺术批评家、艺术理论家,百度上有关他的搜索结果超过十万个,百科名片中是大篇幅的关于他的个人简介。大事年表等等。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三十多年中,他从文化战略的角度把握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变化,开创性地策划了诸多重量级的代表着重要艺术潮流和走向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对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面旗帜、一个坐标,被公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教父"、最大的"腕"。2012年6月21日,西安初夏明媚的午后,曲江一处古雅的院落,水声鸟鸣中,在挂满嫣红梅李的果树下,栗宪庭侃侃而谈,态度是那样率真、谦和,话题围绕中国当代艺术,又超越中国当代艺术本身……  相似文献   

20.
张凯 《收藏》2009,(3):36-38
八大山人和石涛代表了中国绘画艺术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他们在曲折坎坷的艺术人生中,凭借高超的绘画技巧、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无畏的创造精神,锻造出了明清朝代更迭之际中国花乌画和山水画的经典风貌,影响中国绘画艺术发展数百年。八大山人和石涛的作品在市场上占据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但目前现状却是其赝品充斥,鱼目混珠,从历史研究与当前收藏看,二人作品不仅存在着有待研究的空间,而且在收藏市场上具备无限的升值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