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20,(10)
正2020年8月7日至10月18日上海博物馆1951年,收藏家倪汉克先生出生于荷兰的阿登豪特。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倪汉克先生的外祖父、银行家本·范·希斯就开始购买中国瓷器。随后,倪汉克先生的父亲也加入到了瓷器的欣赏和收藏中。倪汉克先生继续通过各种拍卖会,让家族藏品扩充了近40%。2008年7月开始,他开始将家族珍藏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倪汉克先生近年来向上海博物馆捐赠的青铜器、陶瓷器和牙雕精品等珍贵文物54件。其中,青铜器和陶器的时代主要为商周及汉代,牙雕佛塔为清代作品。  相似文献   

2.
《收藏》2001,(12):75-76
有关文房杂项,《CANS艺术新闻》2001年6月号,曾经就上海博物馆所举办的馆藏“文房四宝展”委请“盛和堂”主人黄玄龙做了一篇鉴赏评析。黄玄龙指出,过去骨董玩家看不起文房杂项的价值,认为这只是文人雅士闲暇之余的偶兴之作,但随着社会对明代文人生活的好奇及处乱世却能怡然自得的处世之道有所了解后,属于文人系统的雅赏之作便开始被收藏界广泛的重视。曾小俊是北京的一位水墨画家,同时也是文房杂项的鉴赏家,他对于明代文人美学品味有深刻的认识。他说,收藏玩赏文房雅品得先了解明代有哪些知名的文人,这些文人彼此是如何交往、如何生活的,只有从研究明代文人生活入手,甚至进入明代文人生活情境,才能真正欣赏、收藏文房雅品。  相似文献   

3.
李烈初 《收藏界》2010,(11):106-109
我没有刻意收藏过文房用品,但行年八十有三,家庭传承,亲友馈赠,自己从文物市场见而欢喜,即加买下,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一些文房用品,现予记述。以其偶然得之,遂名之为《文房用品偶得》。砚金龙刻字砚(图1),端石砚,长方形。长16.5厘米,宽8厘米,高3厘米。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6,(17)
正2005年仲春时节,旅美华人徐逢祥专程从美国飞赴上海,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清代风俗民情画《苗蛮图》等家藏珍贵藏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钟银兰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同胞。徐逢祥说:"我带来的古画和有关黄埔军校史稿是家父徐中岳珍爱的收藏品,今天,我代表我们家族将它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可以回归祖国,有个圆满的归宿。上海博物馆闻名中外,古画捐给贵馆,我很放心!"钟银兰代表上博向  相似文献   

5.
金宝山 《收藏》2009,(11):110-112
加拿大华人杜维善先生收藏与研究中国古币40多年,收集数万枚古钱,仅半两钱就达2万多枚。他先后4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丝绸之路”古钱币近300枚,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也捐献了一些古钱。撰写出版了钱币研究专著6部,可谓著作等身、名副其实的古钱币收藏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6.
张庆玉 《收藏》2013,(8):42-45
2009年,首都博物馆举办"青花的记忆——元青花大展",第一次大规模集中展示元青花瓷,73件元青花展品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等收藏机构。2012年10月20日,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从世界各地30余家博物馆等收藏机构商借到90件元青花展品再一次集体亮相,举办"幽蓝神彩——元代青花瓷器大展",又一次实现了元青花的大聚首。只有北京首都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这样有名气的专业收藏机构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信誉,才能调集到这么多件元青花器物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7.
陆明华 《收藏》2011,(3):20-25
昔年渡海西去,今日航空东归,90余件中国瓷器在欧洲大陆流转二三百年后重新回到中国,这是荷兰收藏家(Henk B.Nieuwenhuys)尼汉克先生的一个壮举,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批明清景德镇瓷器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此举令人钦佩和赞叹。这批瓷器均是贸易瓷,绝大多数是青花器,其中有一部分是中国国内收藏中不多见的物品。  相似文献   

8.
张庆玉 《收藏》2013,(15):42-45
近年来举办的两次元青花专题大展给鉴藏界提供了近距离观摩元青花的良机。2009年,首都博物馆举办"青花的记忆——元青花大展",第一次大规模集中展示元青花瓷,73件元青花展品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等收藏机构。2012年10月20日,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从世界各地30余家博物馆等收藏机构商借到90件元青花展品再一次集体亮相,举办"幽蓝神彩——元代青花瓷器大展",又一次实现了元青花的大聚首。只有北京首都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这样有名气的专业收藏机构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信誉,才能调集到这么多件元青花器物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9,(2)
正2018年12月15日至2019年3月17日苏州博物馆潘祖荫上承父辈爱好,下开后辈收藏风气,实为承前启后之代表。其京邸设有攀古楼、滂喜斋,分储青铜器、古籍善本,精善堪称一时之冠。后潘氏五世收藏陆续被捐献国家,入藏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机构。今兹继顾氏、吴氏两家收藏展之后,将以潘祖荫、潘博山为代表之收藏,择其尤者,在苏聚合。  相似文献   

10.
高功 《收藏界》2014,(11):127-128
10月10日,2014年辛亥革命实物捐赠仪式在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海内外15家民间收藏团体的65位收藏家将163件(套)辛亥革命实物捐赠给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这是辛亥革命博物馆第三次集中接受民间收藏家的捐赠。2012年以来,在湖北、广东两省省政府参事室的推动下,广东省收藏家协会联合全国民间收藏团体及个人已连续三年为辛亥革命博物馆捐赠辛亥革命实物共419件(套),而且捐赠规模越来越大、捐赠种类越来越多、捐赠品质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1.
从2010年9月起,一种被称为金田黄的石种在商家运作下于福建登陆,开始吸引内地买家的热情。有媒体将金田黄与黄龙玉对比,猜测金田黄有可能重演黄龙玉的疯狂炒作历史。不少人在金田黄身上也看到了不容错过的投资机会,那么,金田黄到底是什么东西?其收藏价值该如何评估呢?金田黄咸鱼翻身金田黄在市场上又被称为印尼金田黄或者台湾金田黄。据商家介绍,该石种产于印尼太阳溪,产量稀少,质地优良,当地又称太阳石,或者肥皂石,在山有山料,河中采掘有水洗料。通常见到的原料多为团块状,故有说法称所见原石形似恐  相似文献   

12.
文房用品是文人们的专用器皿,是供放于案头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玉制文房,更显得高贵、典雅,超凡脱俗。传世的玉文具有砚滴、笔洗、笔架等。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6,(11)
正文房用具兴起于宋代,盛行于明清。北宋苏易简以笔、墨、纸、砚为主题,撰写了《文房四谱》一书,是首倡"文房四宝"的典籍。明代文人阶层迅速扩大,追求文房用具的品位成为时尚,明屠隆《考槃余事·文房器具笺》共列举了45种文具,可谓集当时文房清玩之大全了。至清代,文房用具发展至鼎盛期,艺人们通过精心设计、制作和摆设,将原本的文房实用器演变为具有装饰性的艺术品,成为书房里、书案上的一道雅致风景。河北博物院收藏有一些除文房四宝之外的文房雅具珍品,现与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收藏活动的勃兴,特别是文房用品收藏的火热,印章收藏也逐渐广受关注。其中有一项虽不及先秦玺印、宋元押印和明清流派印那样传统,但也受到新一代藏家的重视,以至于形成了印章收藏的一个新的类别,  相似文献   

15.
金宝山 《收藏》2006,(6):134-134
2005年仲春时节,旅美华人徐逢祥专程从美国飞赴上海,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清代风俗民情画《苗蛮图》等家藏珍稀收藏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钟银兰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同胞。  相似文献   

16.
杨国亮 《收藏》2013,(1):162-165
作为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于2012年11月2日至2013年1月3日在上博举行。本次展览是继2002年千年遗珍——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和2010年千年丹青——日本、中国唐宋元绘画珍品展之后,上博举办的中国晋唐宋元书画系列大展的第三部曲。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20,(1):171-171
2019年11月5日至2020年2月9日,上海博物馆。展览呈现路易十四至拿破仑帝国时期的86件绘画和雕塑作品及相关文献,旨在探寻法国艺术,尤其是学院派艺术勃发、兴盛和转变的过程。这些作品来自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收藏和卢浮宫在高美的寄藏品,其创作者包含了普桑、弗拉贡纳尔、大卫、安格尔等,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欧洲艺术、历史和思想的生动全景。  相似文献   

18.
为弘扬海派文化、展现上海历史,在庆祝上海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之际,上海市电信公司长途通信事业部与上海博物馆联手,发行了一套“上博50周年馆庆特别IP纪念卡”。这套纪念卡共三张,以上海博物馆馆藏精品为题材,卡面设计典雅大方,极具艺术韵味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江峰 《收藏界》2015,(1):121-128
沧州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专门收藏浅绛彩瓷器的公立博物馆。在这个名为“浅绛瓷韵”的专馆中,分十个专题、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浅绛彩瓷器超逸、典雅的艺术风采。其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收藏专题叫“瓷绘文心”,集中展示了一批大口径浅绛彩文房笔筒,其藏品之精,数量之众,品位之高,令人过目难忘。笔者近期有幸多次欣赏这批精彩的浅绛文房重器,反复想象这批文雅之作,曾经  相似文献   

20.
愚木 《收藏》2010,(12):110-111
观赏石的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新老石种140多种。根据它们的形状和体量,可分为置景造园的园林石、置于厅堂案头的清供石和可以拿在手中把玩的微型石,石友通常把这种可以拿在手中把玩的微型石称为“手把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