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科是大学内部最基本的组织细胞,阐明学科内涵的发展演变有利于大学内部的学科建设。不同的语境或文化背景下的学科内涵是截然不同的,同时学科内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遗传中发生着一定的变异,学科分类的方法也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演变。当前学科内涵所指已变得非常宽泛,概括来说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一种研究范式、是一种基层学术组织、一种学术交流的平台和一种社会管理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科建制在中国近代国立大学中的演变历程是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学科建制与发展的一个缩影。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国立大学教育学科建制之萌芽,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是其开端。随着"高师改大"运动,国立大学中教育科系院所得到扩充发展,而在20世纪30年代大学院系整顿中教育学科建制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国立大学教育学科建制演变是由学校传统、学科知识、大学章程和宏观调整等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大学本体是大学存在的根本,厘清大学本体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属性,是理性认识大学的重要基础。目前,学界对大学本体的认识存在歧义,本质与本体往往混淆。大学本体作为客观实在,是由教师、学生、课程、专业和学科等5个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具有学术属性、文化属性和开放属性等本质属性。围绕大学本体思考大学内部资源配置问题,可为大学教育管理实践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学科规训视角中的教学与科研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为学科规训制度是一种知识生产与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同步进行的整合性制度。提出在大学的学科发展演变过程中,学科有一种为追求自身发展而专注学术研究,逐渐淡化人才培养功能的倾向。指出通过外在组织结构变革和教师价值确认方式的转变可有助于克服这种矛盾倾向。  相似文献   

5.
学科组织结构犹如人体"骨骼"支撑着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它既是学科组织内部各有机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有效方式,也是大学学科组织之间相对稳定关系的一种模式.目前,国内外研究型大学普遍存在着金字塔型与矩阵式两种类型的学科组织结构.学科组织结构适当与否,将直接决定大学的学术水平与地位.  相似文献   

6.
大学学科组织的生成规律是制订大学规划与开展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据,大学学科组织的生成是内在基因与外部环境合力的结果,作为组织形态学科的生成其内部依据主要体现为知识形态学科的科学范式的形成,具体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同一话语体系、学科信念、同一价值取向和相同的研究工具;外部条件包括社会需求、政府支持、学校规划、良好的学科生态等方面。自然演变、自觉繁衍、外部催生、主动播种是大学学科组织生成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7.
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教学知识自提出后经历了两种主要的发展倾向,但这两种发展倾向都在不同程度上模糊了其内涵。教师的教学建构是学科教学知识研究的新发展,它在更为具体的层面上重新阐释了它的内涵。无论学科教学知识如何演变,它都具有缄默性、沟通性、叙事性和价值性。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大学人才培养类型随着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不断发生变化。从中世纪大学单学科领域人才的起源和对自由教育的追求,到近代大学学科类型人才的扩张和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产生,再到现代大学复合型人才的创生和精英人才的重生,大学人才培养类型的演变表现出以知识发展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宏观分类向微观分类细化、横向分类向纵向分类深化的特点,呈现出一种放射型趋势。  相似文献   

9.
内涵式发展始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本质随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及高等教育政策演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可见,探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进一步明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当下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提升学科精度对于优化大学学科布局、增强大学学科竞争力、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等教育后发国家,我国高校精度发展方面仍整体低下。制约学科精度的问题林林总总,既来自传统规模式发展的误区,也源于对新时代内涵式发展认知不够、意识不强。学科精度是大学生态位选择、大学学科规模承载力及大学学科内涵的集中体现,体现为质量精、数量精、内涵精三个维度。提升学科精度,既需要国家政策的约束引导及政策持续接力,也需要高校的行动自觉及校院两级协同。贯通国家政策导向与高校行动自觉,强化定位发展意识、深化集约高效发展、推进高站位交叉融合,是提升大学学科精度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