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考察大学科技园是否能提升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这一有争议的论题,对清华科技园中的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和海淀区及北京市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清华科技园的中小企业多是由一批年轻、高学历的企业家创办的以应用技术研发为主的高技术企业,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与其他中小企业相比,清华科技园的企业更善于利用科研机构的信息,研发层次更高,融资渠道更多,创新活动更活跃.  相似文献   

2.
梅萌简历 梅萌,男,汉族,195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82年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毕业。现任北京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本科毕业留校后历任清华大学校团委部长、副书记,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等职务。1994年创建清华科技园,长期从事清华科技园的发展建设工作。目前兼任清华科技园发展建设委员会秘书长、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主任、清华科技园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内最早建设的大学科技园之一和国家的第一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致力于创建富有大学科技园特色的创新服务体系。今天的清华科技园已经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基地,成为清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平台。清华科技园主动承担了“搭建  相似文献   

4.
在已经过去的十年建设历程中,清华科技园在园区开发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创业企业、鼓励支持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学科技园发展到今天,如何处理好与所依托的大学的关系是一个涉及到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清华科技园创建10周年的日子,十年来,清华科技园通过自己的努力提供了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平台,于是国内外的一些企业纷纷入园,这些企业的到来,在为清华科技园带来“人气”的同时,也为清华科技园带来了一些特殊的“荣誉”:  相似文献   

6.
清华创业园成立于1999年,经过五年的发展,清华科技园孵化器从单一的综合孵化器发展到今天,孵化器集群已初具规模。清华科技园孵化器公司是清华科技园下属的孵化器和技术平台的专业管理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15日,是园区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华科技园孵化器集群和专业技术平台的管理经营  相似文献   

7.
1999年10月,南开大学提出创建南开大学科技园的构想,2000年9月,由南开允公集团负责组建了南开允公科技园有限公司,开始建设南开大学科技园,2000年10月18日科技园正式开园。虽然南开大学科技园起步较晚,建设时间也较短,但他们迎难而上,奋起直追,充分利用国家和天津市有关政策以及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良好环境,积极发挥学校学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努力做到两个开放,即学校资源向科技园开放,科技园向国内外开放,培育项目,孵化企业,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建设,力争办出南开特色。首批入园企业及支撑企业已有30多家,首批高新技术孵化项目20多项,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此我们采访了南开允公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育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清华科技园的空间扩散模式进行探讨,指出科技园区的空间扩散实际上是两种或多种模式的组合,究竟采用何种模式,取决于自身条件、发展阶段、城市环境、政府推动、管理者理念等诸多因素,下一阶段清华科技园的空间扩散可能会以扩展扩散为主,向现有规划区内部及周边扩展,兼顾向条件突出的二三线城市扩散,即重点建设现有集群,扩散速度将放缓。  相似文献   

9.
2O04年3月底,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大学科技园之剑桥现象”高级研讨班在厦门大学举行。在研讨班的开幕式上,一场名为“大学科技园之清华现象”的专题报告深深吸引了来自国内众多大学科技园与高校科技产业界精英。在此次以学习、借鉴国外大学科技园的成功经验,分  相似文献   

10.
1994年为了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更好地实现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清华大学创建了清华科技园,作为清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机外延,为创业企业孵化、高新企业研发、创新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发展空间和卓质服务。  相似文献   

11.
罗建北简历 罗建北,女,1945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教授。现任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副主任,清华创业园主任,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副主任,清华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历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党委书记,清华大学软件技术中心主任、清华信息技术公司总经理,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目前兼任清华科技园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清华科技园技术资产经营公司董事长,北京厚德人力资源公司董事长等职.  相似文献   

12.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强调追赶型、跨跃式发展的背景下,合理设置并强化政府的政策安排对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导向和支持作用。本文在分析政府对大学科技园建设提供政策扶持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陕西大学科技园建设过程中政府提供的政策扶持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简称"复旦科技园")成立于2000年,是经科技部、教育部联合认定的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自成立以来,复旦科技园一直秉持转化科技、服务社会、汇聚智慧、共创未来的理念。经长期发展,目前,园区注册企业800余家,上市企业11家,创新公共服务机构13个,累计科技转移转化近1000个,发明专利近300项。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科技园建设中,技术经营是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研发成功实现商业价值、推进高科技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助推器。从技术经营的内涵及流程分析入手,分析大学科技园中技术经营的主要模式。在剖析大学科技园技术经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大学科技园技术经营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内最早建设的大学科技园之一和国家的第一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致力于创建富有大学科技园特色的创新服务体系。今天的清华科技园已经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基地,成为清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平台。清华科技园主动承担了“搭建  相似文献   

16.
<正> 山东大学科技园建设起步于1993年,2001年5月被科技部,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座落于济南国家高新区内。几年来,科技园依托山东大学的科技实力,依托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依托与社会大型企业的密切合作,逐步发展成为山东大学科技开发的窗口。发展成为培育、孵化科技项目的基地,转化了一批学校的高科技项目成功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十几家。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1月11日,在喜迎诺贝尔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名誉教授李政道博士80寿辰之际,清华科技园“科学与艺术”主题雕塑的揭幕仪式在清华科技园阳光厅隆重举行。李政道博士,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及海淀区区长周良洛,已故著名画家李可染大师的夫人、著名雕塑家邹佩珠女士,清华美术学院领导和清华科技园领导等400多位来自艺术届、科技界的嘉宾出席了此次揭幕仪式。李政道博士与邹佩珠女士亲自为雕塑模型揭幕,共同揭开了“科学与艺术”主题雕塑这项促进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有特殊意义工程的序幕。与此同时,由李政道博士与著名画家吴冠中共同主持召开的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研讨会也在清华大学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05,(2):F003-F003
一、建北工大特色的大学科技园 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以北京工业大学"立足北京、融入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定位指导思想作为自己的建园原则,实行科技研发、成果孵化、新兴产业企业家培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四位一体",研发区、孵化园、软件园、产业园"一区三园"建设有机对接的发展运行模式。1.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架构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向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直接投入资金已达4515万元人民币,加上对学校学科建设和近几年的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投入,已超过3.9亿元人民币。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建设已初步建成以北工大软件园和北内、诺飞、崇熙等科  相似文献   

19.
杨水旸 《学会》2004,(3):39-41
近 1 0年来民营科技园在我国的崛起 ,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民营企业发展的平台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集聚地。目前我国已有民营科技园 6 0余家 ,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南部的沿海省市 ,但福建民营科技园的发展现状则相对滞后。本文就福建发展民营科技园的现实条件作出简要分析 ,并提出几点具体建议。一、有利条件分析目前 ,福建发展民营科技园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1 .企业主体条件民营科技企业是民营科技园的主体。自 1 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 ,福建随着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 -福州时代电…  相似文献   

20.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大气磅礴的校歌道出了中国第一学府清华大学九十余年的积淀与骄傲。而现如今,在这"屹立中央"的学府周边又多了一份清华人的骄傲——"比剑桥科技园都漂亮"的、大力推动清华大学科研成果转换的、哺育众多民族高新技术企业的清华科技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