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在定义了“什么是复译”之后从翻译的历史性角度切入,分别从语言的演进、翻译主体的历史性和翻译过程的历史性三个方面,用阐释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原理,结合实例论述了“为什么非有复译不可?”  相似文献   

2.
李佳 《金秋科苑》2009,(4):208-208
本文在定义了“什么是复译”之后从翻译的历史性角度切入,分别从语言的演进、翻译主体的历史性和翻译过程的历史性三个方面,用阐释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原理,结合实例论述了“为什么非有复译不可?”  相似文献   

3.
李晓翠 《科教文汇》2009,(3):243-243
功能主义目的论不再把翻译看做一个静态的语言学现象,而是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其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翻译所要采取的策略。同时,评价一个翻译活动时,社会环境等因素也要纳入考察的范围。本文将从功能主义目的论出发,解读《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中的变译现象。  相似文献   

4.
功能主义目的论不再把翻译看做一个静态的语言学现象,而是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其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翻译所要采取的策略。同时,评价一个翻译活动时,社会环境等因素也要纳入考察的范围。本文将从功能主义目的论出发,解读《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中的变译现象。  相似文献   

5.
翻译类别有很多种,其中包括作家翻译自己的作品,即自译,这是翻译中并不多见的现象。通过对自译概念的介绍,首先回顾国内外的自译作家,然后选取林语堂的自译作品作为个案研究,在词语、句法、篇章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试图从林语堂的自译实践总结其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加译是翻译中最常见的一种技巧。所谓加译,既不能无中生有,亦不能任意增加,而是在原文虽无其词而有其意,或者此句虽无其词而上下文中却有,再或者该有其词而原文中省略的情况下,通过加译来达到全部信息的转换和用规范日语表达的目的。有时,增加虚词或连接词,以便捋顺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或前后搭配,使译文更加流畅,更确切的表达原文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翻译论》是许钧先生数廿年来对译学工作的思考和总结的结晶。本文拟从"论"入题,从宏观角度上通过对书名、内容编排、研究思路等方面对该书进行了分析,认为本书对于翻译的宏观认识和系统梳理有相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翻译论>是许钧先生数廿年来对译学工作的思考和总结的结晶.本文拟从"论"入题,从宏观角度上通过对书名、内容编排、研究思路等方面对该书进行了分析.认为本书对于翻译的宏观认识和系统梳理有相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陈诚  邸爱英 《科教文汇》2007,(6S):171-171,183
当代社会,影像文化异峰突起,为世界范围的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作为大众的宠儿,电影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快节奏的生活使配以字幕的电影受到众多观众的青睐,同时也促进了对电影字幕翻译这一新兴领域研究的迅速发展。本文试图从跨文化角度出发,分析《夜宴》的字幕翻译中所体现出的中西文化差异以及跨文化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方华文教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以它的独特叙述风格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乐趣和精神享受。它从不同角度追溯了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译人、译事、译著和译论的百年历史。它系统介绍了这段漫长而又丰富的译史,由此填补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空白,引起了国内和国际译坛的极大震动。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爱玛》的两个中译本出发,试图从再现原文语言风格角度评论两个译本的优缺点.强调在复译名著时要把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忠实传达原文语言和思想内容,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几近疯狂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学逐渐朝向下坡路走去。而中国作为文学的泱泱大国,如何在网络文学的高速发展下,同时让传统文学再次焕发生机,已然成为了中国文坛重点探讨的问题。本课题结合《中国文学》杂志,对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其目的是希望中国文学能够经受住重重困难的洗礼,如破茧的蝴蝶一般新生。  相似文献   

13.
袁滔 《科教文汇》2014,(17):97-98
小说翻译不能仅以是否传达相同内容,更应以是否再现原文风格,表现原作文学与美学意义为评判标准。积极修辞作为小说中使用最频繁的艺术现象,其可译性研究为如何使小说译文和原文在风格上保持一致,避免翻译中的风格丧失提供了新的路径。以《水浒传》中积极修辞的英译为例,通过具体分析小说中的积极修辞及其在译本中的可译性及限度,从而探讨保留原作风格的重要性和应采用的具体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金容兰 《科教文汇》2014,(28):110-111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几近疯狂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学逐渐朝向下坡路走去。而中国作为文学的泱泱大国,如何在网络文学的高速发展下,同时让传统文学再次焕发生机,已然成为了中国文坛重点探讨的问题。本课题结合《中国文学》杂志,对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其目的是希望中国文学能够经受住重重困难的洗礼,如破茧的蝴蝶一般新生。  相似文献   

15.
卫佳 《科教文汇》2013,(7):112-112,115
本文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出发,结合电影《阿凡达》字幕中文翻译中的大量例证,旨在探索研究减译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对电影《阿凡达》字幕的中文翻译中运用到的减译策略进行了分析整理。将字幕翻译中常用的减译策略分为删除、简化、压缩和简化改译四类加以研究。并最终得出研究结论,即在翻译电影字幕这种受到时间空间限制的文本时,减译是一种高效手段;而目的论则证明了减译在字幕翻译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朱萍  孙顺平 《科教文汇》2012,(13):139-140,144
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分析了辜鸿铭的英译《中庸》的目的以及辜鸿铭为实现其翻译目的所使用的翻译策略。作者认为辜译《中庸》使用的一系列策略使译文地道优美流利,从而顺利使目标语文化得到了西方人的认可;同时本文纳入更多的历史文化因素,给译本更加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方华文教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以它的独特叙述风格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乐趣和精神享受.它从不同角度追溯了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译人、译事、译著和译论的百年历史.它系统介绍了这段漫长而又丰富的译史,由此填补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空白,引起了国内和国际译坛的极大震动.  相似文献   

18.
田明莉 《中国科技纵横》2010,(16):169-169,179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两个《红楼梦》的完整英译本先后在北京、伦敦出版,译者分别是中国的杨宪益先生及其夫人戴乃迭和英国的霍克斯先生。杨氏夫妇在翻译当中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而霍氏则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无论是《红楼梦》这三个字的翻译,还是对“红”字的处理,以及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词语的翻译,均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异化的翻译方法更有利于传播源语文化,而用归化的翻译方法翻译的译文则更容易被目的语的读者所接受。事实上,归化和异化并存于每一篇译文当中,没有绝对的归化和异化。所以我们应以客观,辨证的态度对待归化和异化,不应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展示了《道德经》俄译本出现的路径,阐述其在异域传播中对异质文化的影响,在俄罗斯"文化语境"中被或接纳或排斥的情况。《道德经》俄译本的出现和对其多种翻译、注释、解读和接纳,反映出不同文化间"异则相生,同则不继"的思想,尝试揭示两种文化中民族精神世界所存在的共性,探究在俄罗斯"无为无不为"的和谐性对二元对立原则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弱势文化在当今全球化的局势中对经济的影响力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小,尤其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创意去打造自己的真正强势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