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张照片,是我上初三时与父亲合拍的,它是我最贵重的珍藏品。照片上的父亲慈祥可亲,每当我彷徨时,便会从父亲的眼神中看到鼓励的目光。   看过这张照片的人,都说我与父亲长得有点像,其实,我不是父亲的亲闺女。我是父亲从路边捡回来的。正因为此,父亲对我付出了比对兄妹们多几倍的爱。   因为我,给家里带来了许多麻烦,母亲便不太喜欢我,为此,父亲不知和她生过多少气。父亲怕我的心里笼上自卑的阴影,就极力用他的爱来抹平我心中的伤痕。有天晚上,父亲要去学校看校,我便偷偷地跟去了。父亲发现后,便问我为什么不呆在家里,…  相似文献   

2.
谭可欣 《初中生》2010,(1):11-13
[名家直击] 我已记不得从几岁开始跟父亲去看戏了,却可以断定是上学以前的事。我记着一个细节,在人头攒动的戏台下,父亲把我架在他的肩上,还从这个肩头换到那个肩头,让我看那些我弄不清人物关系也听不懂唱词的古装戏。我坐在父亲的肩头,  相似文献   

3.
父亲     
儿时的我,很崇拜父亲。父亲高大的背影,威严中透出他的宽厚。记得有一次父亲带我去县城,那天很冷,刺骨的寒风刮在脸上,犹如小刀。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两只手抓着车“龙头”更觉寒冷。我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嘎——”的一声,父亲刹住自行车,一声不吭把我从大杠上抱到后座。父亲“前上车”不怎么行,挂了很长时间,左脚终于用力往下一蹬,右脚迅速地从大杠跨过。“龙头”晃了两下,但很快恢复到原先的稳重。“把手塞进我的线衫里。”父亲说。我知道,父亲也很冷,迟疑了一下,拽着父亲的衣角。“把手塞进我的线衫里面,听见没有!…  相似文献   

4.
策略     
《内蒙古教育》2007,(6X):19-19
在我12岁时的一天下午,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所有关于做买卖的学问。 当时,我正在父亲的家具店里打扫地面,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走了进来。我问父亲,可不可以由我来接待她。父亲回答说:“就看你的了!”  相似文献   

5.
记忆里,父亲从未抱过我,亲过我。同样地,也从没听他说过他爱我之类的话。不会表达感情,似乎是父亲最大的缺陷。还在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彻底认识到父亲是一个不可能被改变的人,不再妄想在他脸上看到任何明显的表情变化。  相似文献   

6.
父爱是人间最朴实、最醇厚的爱。如果把父亲比作一头牛,那我就是牛身后的那张犁。老牛终日不辞辛劳地托着我,但牛终究是会老的。父亲的肩还能扛我走多远?从我降世那天起,我在人生路上的每一次迈步,都是父亲的双肩扛过来的。我每每多走一步,父亲的背就会驼下一些。不经意间,重负已经把父亲的鬓角染白,皱纹已深深地印在了父亲的额头,手上皲裂的口子记载了父亲一生的辛劳。父亲的脚步已经变得蹒跚。父亲的肩还能扛我走多远?走多远?父亲辛辛苦苦地种着二亩薄地,每日早出晚归,终日木讷少语。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我和妹妹安心读书。…  相似文献   

7.
愧对背影     
这一次,父亲又要远行,谁也数不清这是第几回。从我记事以来,父亲好象天天都出门。他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有时人在千里之外,还惦记家中的芝麻琐事,过不了一段日子,就得跑回来。为此,老是遭到我和妈妈的反对、奚落,这时的父亲往往脸色很难看,苍白而又狼狈。为了少面对我们的奚落,父亲尽找一些事来做以填补那不被理解的心情。我知道,父亲的一片苦心并没有得到我们的理解。这几年,我一直在外念书,平常极少回家。与父亲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一年难得有两三次。明显的,我跟父亲间隔阂越来越深了。从上小学到现在,我一直都没有很好…  相似文献   

8.
情系父母     
不知该不该,已经写下了题目,但我还是决定写下去,因为背后那双期盼的眼睛……他总是这样,虽然他从来不说,虽然他整天说笑,但只要我看到他,就看到了那双期盼的眼睛。他是我的父亲,不知怎么,我对我父亲有种异样的感觉:老师让我们写作文,不论写人还是写事,我第一个想到的总是我父亲。从小到大,从我第一次写作文到现在,我不知写了多少关于我父亲的事,每次写的时候,心里总是在流泪,也许正是因为那双期盼的眼睛。父亲小时候家里很穷,深知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于是发愤学习,在考试中总是第一,只有一次,父亲考了第二,回家后哭…  相似文献   

9.
父亲与我     
父亲回来很晚,显然喝了不少酒,母亲不住地唠叨,惹得他大发脾气。从父亲的话中,我才知道他在工作中与人发生了争执,应该闹得很不愉快。我不知道他与谁发生了矛盾,我也不想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人心各异,工作中发生些摩擦亦属常理,我只想安慰一下父亲。  相似文献   

10.
愧对老父亲     
王珍 《家庭教育》2014,(12):42-42
特意起了个早,匆匆忙忙地赶着去陪父亲看病,但还是远远地就看到父亲已经等候在车水马龙的路旁。我知道父亲的性子急,每次约好了不要太早出门安心在家里等我,虽然父亲也答应不着急,可是他还是会心急火燎地迈出家门,在公交车站边伸长了脖子,一遍一遍地阅读着从公交车上下来的人。那种等待的迫切和焦虑,让父亲的神情显得有点孤独和落寞。我看得心酸,有点想落泪的冲动。  相似文献   

11.
蔚蓝色的梦     
我快要被幸福淹没了。当父亲微笑着说要带我去游泳时,我知道我将生平第一次和父亲一起享受戏海的乐趣。迎着清爽的海风,父亲牵着我的手,漫步在松软的海滩上。整个人仿佛都被湿润的海风浸湿了。调皮的我追逐着父亲的大脚印,把自己的小脚丫重重地踩上去。瑰丽的阳光洒了我们一身,父亲那健壮的身体显得分外挺拔,一旁那波光粼粼的大海也正向我们展示着她迷人的风采。父亲把我高高举起,又轻轻放入海中,让海水淹过我的膝盖。我小心翼翼又迫不及待地让自己浸在海水中。起伏的海浪牵着我轻轻地摇曳,海水极温柔地从我的肌肤上轻轻滑过。脚下…  相似文献   

12.
在未进入育才学校时,我父杨杰已赴苏做大使了。那时抗日战争正爆发,父亲安排我从南京返回故乡昆明,先在三叔家住。到了入学年龄时,被三叔送到万钟街家对面小巷内一小学求学。父亲从苏联卸任回到昆明,又托二姐兆芳,找到一个教会学校继读。父亲到了重庆南岸后,不放心我在昆明,写信给二姐夫朱健飞,托友人用飞机带我到了重庆。  相似文献   

13.
继母     
牛车缓缓地停在自家院子外.赶车的父亲把我抱下来.那个穿着蓝大襟褂子挎着花布包袱的姨也下了牛车。我抓着父亲的衣襟走进了院子,父亲一边接过花布包袱.一边把我从身后牵过来指着姨说:“君儿,以后她就是你娘.来叫娘。”我赶紧往后缩.父亲又把我拉出来说:“乖,叫呀。”我憋气不肯叫.父亲急了.但还是用乞求的眼光看着我。我低头叫了声“姨”。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的4月8日,上午8点38分,中建三局高层电梯里,我的手机响了,是父亲打来的。父亲告诉我,母亲已经咽气了。电话那头,父亲有气无力:从母亲早上6点10分起病,到最后走,前后只有2个多钟头,太快了,太陡了!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朋友     
父亲的朋友很少,从我生下来到今天,30多年了,和他关系密切的人,只有过三个,我想,他们大概是父亲的朋友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幸运     
李云清 《广西教育》2006,(7C):31-31
我十岁的时候非常想要一辆自行车。父亲说我们穷得捉襟见肘,我就不再提起此事……直到有一天,我从集市上跑回家,激动地告诉父亲:摸彩票的头奖是一辆自行车!而一张彩票只要二十芬尼!父亲笑了。我请求道:“我们只买两张彩票行吗?”父亲说:“我们穷人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最后我哭了起来,父亲才让步了。“好吧。”他说,“明天下午我们去赶集。”  相似文献   

17.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乌。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上一片树林边走过。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张已过半个世纪的老照片。   1950年,父亲在苏北军区特务二团当团长。我出生不到一个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接到赴朝作战的命令,父亲即带部队从江苏到了东北,编入志愿军。当时上级命令有小孩的女同志不入朝,母亲就带我留在鞍山留守处。这张照片就是父亲入朝前与母亲、我及警卫员等照的合影。   当时朝鲜前线战斗打得非常残酷,经常有指战员牺牲、受伤的消息传回来。一次,父亲团里有位参谋因公回国,父亲就托他把一分一分的零花钱都带了回来。这可把我母亲吓坏了,她以为父亲牺牲了。想到要是父亲牺牲了,我一出世就没了…  相似文献   

19.
父爱如山     
丹江 《陕西教育》2005,(6):59-59
在父亲突发脑溢血的弥留之际.我才从数百里外赶到病床前。父亲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完全丧失了。但是感觉神经还能正常反应,当我们双手轻抚父亲的手心时.父亲从眼角里流下了两行辛酸的泪。至今泪滴仍在我面前浮动.它虚化著。扩大着.把我带到了那些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20.
父亲·书·我     
当我提笔写下“父亲·书·我”这个题目时,酸甜苦辣尽上心头,悠悠往事历历在目。自打懂事起,我就特别崇拜父亲。那时候,我生活在一个知识匮乏的贫困山村,村里虽然出过几个大学生,可都耐不住山村的贫穷落后,远走高飞了。剩下的大多是“睁眼瞎”,目不识丁。因此,才小学毕业的父亲在村民们眼中便成了人才。更何况,父亲看过《红楼梦》,读过《水浒传》,还会在夏日纳凉、冬日烤火时,给大家说上几段《大唐传奇》、讲上几回《三国演义》。每次父亲说书,我都听得入迷。从父亲那儿,我知道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义薄云天的关云长、贤明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