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瑞  陶士贵 《科技广场》2009,(10):103-105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的GARCH模型,选取2005-2008年的日汇率作为样本数据,论证了GARCH模型预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引入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后至2009年3月的日汇率,预测2009年4月-6月期间人民币的短期汇率水平,并短期预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在上半年的大致波动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重要性,利用2005年7月汇改后至2014年2月共104个月度数据,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效应和方差分解效应.结果表明: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均会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但财政政策的冲击较小且持续时间也较短;而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长期波动有显著影响.同时利用方差分解分析得出,财政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解释比例更小.最后在对结果进行解释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变化情况的具体分析,研究了促使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内因素、国际因素;在总结了主要经济学者关于人民币应否升值的观点后,对人民币升值进行了利弊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均衡汇率模型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着的系统联系来估计均衡汇率。通过现代经济计量分析发现,国内投资、经济增长、利用外资效果和对外贸易状况,是人民币均衡汇率的长期决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变化发展阶段。从未来改革方向看,应当适当地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以充分反映出人民币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特征。  相似文献   

5.
杨帆 《百科知识》2003,(9):44-45
我1994年在《金融研究》上发表文章,预测人民币“稳中有升”的趋势可以延续到20世纪末。所以在1998年坚决主张稳定汇率。现在可以把我的预测再延长5-8年,在此期间人民币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国家可以通过扩大汇率浮动范围,放松外汇管制,调整国内经济政策,一方面消化升值压力,一方面逐步实现“浮动升值”。同时采取措施,防止泡沫经济和盲目进口。  相似文献   

6.
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实现人民币升值、汇率改革破冰,一定程度平息了三年的“高呼声”和外界的强大压力,如今人民币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的舆论“卷土重来”,人民币面对进一步升值的挑战.本文通过回顾人民币改革近10个月以来中国经济的运行情况,权衡利弊,并结合中国现实需要,预测人民币汇率趋势.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进行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改革改变了过去的单一盯住美元,给我国经济发展各方面带来了影响。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因素入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闫祥 《科技风》2011,(18):240
汇率是影响内部经济均衡和外部经济均衡的关键变量。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走高,汇率波动幅度亦日渐放大。另一方面,国内物价水平却持续上升,呈现通货膨胀的特征,造成了与传统理论相背离的现状。人民币升值是否对国内通货膨胀情况起到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果如何?基于存在以上的问题及思索,在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汇率和通货膨胀的相关理论研究并运用简单二元回归计量方法研究了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情况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的通货膨胀存在着抑制作用,但是作用比较小,抑制效果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2010年的汇率之争,2011年美国更是推动所谓人民币汇率操纵法案。对此,本文研究了人民币汇率美国的国际收支关系。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与美国的国际收支没有必然的正向关系。也即,人民币升值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当前美国的国内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孙作林 《科技与管理》2006,8(3):106-109
通过对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对克鲁格曼模型进行了分层改造,并设监控指标,从而使汇率目标区重现生机.进而认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汇率目标区双层监控模型将是人民币汇率制度合意的选择,汇率目标区制度的设计符合中国金融市场渐进式的开放路径,并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应配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引起各方极大的关注。本文根据2008年12月12日到2009年12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的51周汇率数据,运用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对人民币的汇率波动特征及其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给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入手.分析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不足以及不能完全实行自由浮动的原因,并对如何完善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现经济平衡发展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外贸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开绐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政策,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外贸企业如何应时人民币汇率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汇率制度的因素,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汇率制度的因素,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受到当前欧美国家对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的影响,我国人民币一方面受到新一轮升值压力的考验,另一方面已经迫使人民币向国际化进程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那么如何把握人民币汇率的调节,如何面对新一轮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及如何面对国际化关系已成为当前我国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外贸易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稳定的对外贸易发展对经济转型有重要意义。2015年,"8.11"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实际数据表明这并没有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反而因大幅增加进口成本而导致进出口规模"双降",增大了我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文章首先全面分析了当前人民币兑美元存在贬值压力的原因以及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低速运行的特征;其次,基于计量经济模型使用拓展的事件分析法测算了"8.11汇改"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指出要从战略高度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改善对外贸易环境,实现对外贸易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78—1994年,人民币名义汇率从1:1.7贬值到1:8.7,造成人们的思维定式,似乎人民币不可能升值。其实,人民币连续大幅度贬值和汇率体制改革有关。当财政、价格和汇率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以后,汇率走势就由外汇供求关系决定了。中国连续多年保持国际收支顺差,自1994年以来一直有升值压力,只不过政府为维护出口,进行了公开的市场干预,收购外汇以保持人民币不升值,国家外汇储备由此而激增。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汇率制度理论的回顾,结合我国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评析,提出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应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中长期选择。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汇率"升值"论与"贬值"论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焦点。本文针对此问题,以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沿革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及其理论背景。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辩证思维提出人民币汇率今后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