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慧 《文教资料》2020,(9):50-51
中职语文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即中职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是"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平台。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能够在专业培养、语文教学中构建一个连接桥梁,既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必备的语文素养,通过"任务情境"培养学生在职业中的语文素养,并通过"写作情境"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职场中的语文素养,对情景化教学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杨春芳  王平 《生活教育》2014,(15):73-75
语文意识就是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成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培养"语文意识"主要包含"激发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关注语文学习中的细节"三个环节,通过在一线的教学经历详细论述培养学生"语文意识"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立足教学研究,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铺路搭桥"。开展课外阅读,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加油助力"。重视生活实践,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展示"搭建舞台"。提高教师素质,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王瑶 《时代教育》2015,(4):240-241
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是语文老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力是学生学会语文学习的必要条件。"听""说""读""写""思"是语文学习力的基点,采用"三位一体"的学习策略,能提高学生这五个方面的素养提升。"三位一体"的学习小组,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三位一体"的学习评价,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毅力。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大语文观",即语文和社会的沟通和生活的联系及跨学科渗透,让语文走进学生生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也让语文走向社会,挖掘广阔的语文资源。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扎扎实实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朗诵"、"表演"、"调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和训练语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名家魏书生创造的"语文知识树"帮助孩子们掌握语文知识的学习规律。2011版课标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相应的语文知识作支撑,而魏书生"语文知识树"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知识体系的重构应该在借鉴和吸收"语文知识树"精华的同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二是,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三是,赋予语文教学技能以艺术美,让学生在快乐、喜悦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9.
任嘉丽 《广西教育》2014,(14):97-98
语文教学"生活化"已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趋势。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生活"语文化",拓展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名家魏书生创造的"语文知识树"帮助孩子们掌握语文知识的学习规律.2011版课标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相应的语文知识作支撑,而魏书生"语文知识树"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知识体系的重构应该在借鉴和吸收"语文知识树"精华的同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1.
耿静静 《现代语文》2013,(4):136-137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而非生活的"事实"层,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而非学生的外在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本文仅从作  相似文献   

12.
正统编版教材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材,它以单元为载体,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排的编排体例,将"工具性语文"与"人文性语文"融于一体。这样的编排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实施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教学,落实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旨趣?笔者认为,引入"项目化学习"的概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潜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浅表走向深度,从零碎走向融通。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语文课堂,应实现从教"语文知识"的课堂向培养"语文素养"的课堂转变,而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是生长学生思维不可或缺的元素。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加强注重文本的内容理解,发展学生的语文表达,使学生思维得以激活。语文课堂,就是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形式,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激活语文思维,生长语文智慧,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生命场。  相似文献   

14.
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言语发展、文化审美和思维提升。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实践,可以从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和情意态度等方面展开,由此不断拓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宽度、高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的学习是生长性的,语文课程也是生长性的,这就需要"生长性"的语文教学。"生长性阅读"是在"生长教育"理念指导下,以一种主题性、结构性、统整性、综合性的方式而展开的阅读教学。"生长性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进行阅读审美,更能生长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丰盈学生的语文精神,润泽学生的语文生命。  相似文献   

16.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文学科特点的外化,也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追求教学本色的回归,强调构建具有"语文味"的课堂,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并习得语文知识。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多元诵读,为学生营造浓浓的"语文味",引导学生潜心品读文章的字词、语句,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文字魅力、把握作者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内涵,进而使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让学生深入体验语文学习的本真滋味。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要把学生塑造成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即促使学生探索品质的养成、道德意志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建构,就必须而且应当谋求语文教育中国化的方向。回归"本色语文",崇尚"简约语文",构建"和谐语文",追求"诗意语文",呼唤"生态语文"。1.回归"本色语文"。本色语文就是在语文教育中,摒弃那种忽视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想法和做法,还语文教育本来就具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中考、高考语文科目持续改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学科地位越来越明显。学生学好语文,在今后的学习和考试中才能占据有利地位。因此,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喜欢语文、理解语文,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得语文者得天下"的愿望。在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善于运用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内容的"活泛"等技巧,让学生乐于上语文课,积极主动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新《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教师必须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实现教学"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一、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实现生活"语文化"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许多人和事由于与学生生活的实际有差距,所以学生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的载体和工作,尤其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在重视学生品德以及语文素养发展的前提下,还重视以学生为教育根本,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进一步地实现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通过对具体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