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名世(1653—1713),安徽桐城人。他毕生坎坷,屡遭厄运终因文字狱惨遭杀身之祸。名世为人,既与当时的社会上层处于对立,其文艺思想,与时人论点不一致的地方。所以他与时人的观点相对立,决不只是文人个性倨傲的表现,而是基于他对当时礼会某些方面不同认识所致。他认为当时的文学界存在了一种“妄庸”的坏风气,所谓“妄庸”,“妄”指的荒谬、狂悖,“庸”指的平庸、鄙俗。析言之,他把以下种种现象,都视为妄庸作风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戴名世是桐城文派的先驱,他最早提出了桐城派文学的一些观念,如道、法、辞,以古文救时文等。其"文章之道"包含的内容比"圣人之道"要广泛;他关于文章要写"圣人之道"的提法是专为"经义时文"而发的;即使在时文写作领域,戴名世仍希望用他所谓的"文章之道"来改造它,即"以古文为时文"。相对于桐城派后学来说,戴名世的文学思想要开放得多。  相似文献   

3.
近读王献永先生所作《戴名世与桐城派》(《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3期),获益匪浅。然亦有几点感想提出以就正于王先生及读者诸君。一要讨论戴名世与桐城派的关系,首先要弄清何谓桐城派,好有个循名求实的原则。王文说: 戴名世与桐城文派有着基本相同的文学倾向和渊源。  相似文献   

4.
清代文字狱扭曲了一代文人的心灵,清廷在文化上实施高压政策,迫使文人在言论和行动上难脱桎梏,从而形成了“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的文化习气。但在另一方面,清廷作为当时的异族统治全国,对于具有汉民族情感的文人而言当然是不正统的,这些文人也就不会轻易臣服,总要不时地发些牢骚或什么所谓反动的言论,致使文字狱接连不断,成为有清一代文化上的一大“奇观”。桐城大家戴名世就是清代最大的文字狱之一的《南山集》案的牺牲品。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安徽桐城人,生于顺治十年(公元1653),生而才辩隽逸,但大器晚成,康熙四十八年,年…  相似文献   

5.
<正> 作为杰出史学家的戴名世,其终生宏愿在撰修《明史》。他曾在《与刘大山书》中说。生平尤留意先朝文献,二十年来,搜求遗编讨论掌故,胸中觉有百卷书。怪怪奇奇,滔滔汩汩,欲触喉而出。而仆以为此古今大事,不敢聊且为之,将欲入名山中,洗涤心神,餐吸沆瀣,息虑屏气,久之,乃敢发凡起例,次第命笔。  相似文献   

6.
节烈传虽然是一种表彰封建社会妇女的节烈之行,宣扬封建节烈观的体,但在一些作家的笔下,其内容往往对宣扬节烈的主题有所突破。戴名世节烈传几个方面的“题外之义”表现了他超越宣扬节烈的更大的视野,从而赋予其节烈传独有的特色。同时,从总体上看,清代节烈传以大量鲜活的献资料,反映了礼教的兴盛、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因而有着值得重视的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桐城派     
要了解“桐城派”,必须先了解中国文学的源流。 中国文学的源流,自三百篇而《离骚》而汉赋,都只是诗。建安之后,诗和骈体文并踞文坛。只不过骈文是专以藻绘为文,所谓“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的“沈思”,并不指学术,乃是指的写作内容及其结构。这一时期的文,实即近代所谓纯文学。到中唐  相似文献   

8.
论桐城派与清代政治、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桐城派的运虽然与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但是不能因此认定桐城派为清王朝的御用人。在思想内容,学体裁和学风格等方面,桐城派的章与清王朝所提倡的都有所不同,对于程朱理学,桐城派主要是从学术研究和高尚人格方面来提倡的,与清王朝提倡程朱理学的目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桐城派作家生活于社会的中下层,他们是在对当时的政治失望以后,投身于学创伤的。  相似文献   

9.
秦瀛是乾嘉时期一位重要的作家,他与桐城派的姚鼐、阳湖文派的张惠言、恽敬等人皆有往来。一直以来,人们对秦瀛的认识并不太清楚,或将其归之桐城派,或将其列于阳湖派。通过客观地、全面地辨析与厘清秦瀛和与其有所联系的桐城、阳湖两派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秦瀛应该归之于桐城派阵营,将其纳入阳湖派不妥。  相似文献   

10.
吴应箕不仅是上江社团的领袖,也是复社领袖,与桐城派的先辈有广泛的交往。作为古文名家,他的文学思想也通过桐城诸子和自身的传播惠及戴名世、方苞所开创的桐城派。桐城派在学术祈向、对待古今文的态度和理论体系三个方面以惊人的相似性表现出对吴应箕思想的继承。  相似文献   

11.
归有光和桐城派之间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关系。归有光重道又不轻文的文道合一观和关注国运世情的文以致用观一定程度上启发和影响了桐城派文论体系的建立;归有光的自然本色、言生于情等文学理论和融小说笔法于散文中等创作技巧直接影响到桐城派内容醇正、文辞雅洁的散文风格的确立。桐城派奉归为宗师是与清初文风的转变和散文自身的发展变化分不开,也与桐城派始祖方苞最早师承归氏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兴化市边城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党总支书记,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他出生于教育世家,从教30年,一直扎根于农村教学第一线,积极参加数项省级课题研究,在省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形成独特有效的教学和管理理念,成绩斐然。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戴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名词性并列复合词为对象,探讨了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种种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的是相同的,保留语素义不变;有的是不相同的,其中又有三种类别:一是词义比语素义小,二是词义比语素义大,三是在语素义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号忧庵,一号药身,安徽桐城人。生于清顺治十年(1653),卒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享年六十一岁。戴名世小时聪明颖异,六岁入塾读书,二十岁时“授徒以养亲”,二十七岁开始出入于学使刘果、姜棣、孙勷等的慕府中。康熙二十五年(1686),以贡入太学,第一次到北京,其后交游渐广,结识了李光地、韩菼等高官,方苞、王源、刘献廷、阎  相似文献   

15.
<正>有清一代,经学复兴。在复兴进程中,汉、宋之争,激烈而复杂,成为清学演变的主线。受此学术风气的影响,作为清代第一大文派的桐城派,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并积极作出回应。这种应对与参与,形塑并彰显了桐城派的学术属性。乾嘉时期,汉学如丽日中天,然姚鼐迥异时流,创辟新说,肇开桐城派治学的新途径。他提出学问之事,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相济,不可偏废。这种主张,固然是在折中汉、宋,但更重要的是,凸显了"文章"在学术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学问三端之说,实际上也是姚鼐治经说经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行观,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仁、义、理、智、信为核心。现代化背景下的晚清时期,社会急遽转型,桐城派教育家经世致用,与时俱进;但一直坚守儒家德行观,竭力推行传统的德行教育。以桐城派教育文献分析为基础,结合教育家本人和教育对象生动事例的分析,归纳出进德尚志、奉公勤业、修己治人等桐城派德行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师法桐城,又处处超越桐城.为了追求"澄清无滓"的雅洁文风,方苞反对其他文体对古文的侵犯.曾氏把骈文与辞赋引入创作之中,一改桐城文的单调贫乏.曾国藩倡导"气盛"文学理论,要求作雄奇之文,矫正桐城派柔弱之弊.适应朝代剧变的需要,变革姚鼐主张、增添"经济之学".曾国藩的种种变革,达到了"中兴桐城"之宗旨.  相似文献   

18.
桐城派是我国文学史上作家最多、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它从兴起到终结有200余年的历史,以古文创作和古文理论名世,但该派成员也不乏善持诗论者,他们以古文理论入诗学,形成了一个独有的流  相似文献   

19.
桐城派是我国文学史上作家最多、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它从兴起到终结有200余年的历史,以古文创作和古文理论名世,但该派成员也不乏善持诗论者,他们以古文理论入诗学,形成了一个独有的流派——桐城诗派,与桐城文派并驾齐驱。清末安徽绩溪人程秉钊曾有“论诗转贵桐城派,比似文章孰重轻”之说,对桐城派诗歌的地位作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0.
桐城古文与骈文是清代文坛两支相抗衡的力量 ,二者之间的地位论争贯穿始终。桐城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骈文有不同的态度 ;骈文中兴对桐城文论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