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天.我给小班的孩子上美术课.小朋友画画前,我为每位小朋友在画纸上写上了各自的名字.忽然,一个小朋友大哭起来,我急忙走过去,轻声地问她:“怎么了,不舒服吗?”她摇了摇头.我又问:“那你为什么哭?”她指着画纸上的名字,呜咽着说:“这不是我的名字.”我看了看,画纸上写着“何健欣”三个字,没错啊,她不就是何健欣吗?便对她说:“你不是何健欣吗?”“是啊!但我的名字不是这样写的.”我疑惑了,怀疑自己是否写了  相似文献   

2.
敏敏刚进门,就看见桌上摆着好几串又大又紫的甜葡萄。嗯,准是爸爸回来了。敏敏的爸爸每次回家,总有好吃的东西带给敏敏。“敏敏,回来啦。”爸爸从里面走了出来,把敏敏抱起来,转了几圈:“敏敏,喜欢吃葡萄吗?”“我最喜欢吃了。”敏敏拿起葡萄就吃、那葡萄真甜,敏敏一个人坐在桌边,一颗一颗地吃着。一会儿,住在敏敏楼下的宁宁来找敏敏玩。“敏敏,你瞧,我有桔子。”宁宁扬了扬手中的桔子,那是一只很小的桔子,“我给你吃一半,要吗?”“哼!这种桔子,我才不要呢。我家的桔子,比你好一百倍。”敏敏只管自己吃葡萄。宁宁手里拿着小桔子,正想剥来吃。  相似文献   

3.
幽默与漫画     
五十六郎课堂上,一位老师在给学生介绍日本人的姓氏习惯。她说:“如果有个日本名字里有个‘太郎’二字,那他一定是长子,如果他名字里有‘次郎’二字,那他一定是次子……下面,谁能说出一个有这种名字的日本人?”  相似文献   

4.
点滴     
我高中班里有个男生,名字叫何难。因为这个特别的名字,老师常常叫他回答问题,反正对他来说,这有何难! 我对他名字的来源很感兴趣,就去问老爸,什么情况下可能取这个名字。老爸告诉我,可能是因为他爸爸很想有个儿子,如愿以偿后就很得意,这有何难! “如果他妈妈再生一个儿子呢?”我问爸爸。爸爸说:“就叫何必。你想想,一个就够麻烦了。再生一个,这又何必?”“那如果他妈妈又生了一个呢?”爸爸叹了口气:“那只有叫何苦了。”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张林小朋友跑来交给我一块花手帕,说是拣来的,我当场表扬了他,他显得很得意。我问班里小朋友:“这是谁丢的手帕呀?”没有回答声。我就请小班长把这块手帕拿到别班去问问是谁丢的。这时,敏敏突然站起来从小班长手里夺过了花手帕,嘴里还叽叽咕咕地说些什么。看来这块手帕一定是敏敏的,可她为什么刚才不认领,拿回手帕后还叽叽咕咕的呢?我就批评了敏敏,还要她向张林道谢。敏敏听了火更大了,说“我就不谢他!”我又批评她不讲礼貌。敏敏的小嘴翘得高高的。敏敏为什么不谢他呢?经过调查,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敏敏从口袋里掏出手帕要擦汗,不注意手帕掉地上了。敏敏刚想弯下身去拣手帕,张林抢先一步拾到了手帕。张林就不肯还给  相似文献   

6.
不要漏掉学生的名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了好几年的老师,我也积累了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比如,在点名时碰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一位“前辈”曾向我面授机宜:先故意把他们的名字漏过去,等被漏掉的学生站起来问时,就故意说:“你叫什么名字呀,我怎么会没看到?”如此这般,既巧妙地知道了学生的名字,又避免了在学生面前露怯。这个方法,几乎已成了教师们的“真实谎言”,可能很多教师都知道并沿用。但不久前我却读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新学期开学,一个老师在点名时,被“赵志枨”这个名字难住了。前两个字已经读出口了,这第三个字到底读什么呢?他想凭感觉读一个音,又怕读错…  相似文献   

7.
一次作文课上,一位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忽然抬起了头,用胆怯的目光看看我,欲言又止;低下头后手中的笔却始终不能落到纸上。过了一会儿,他又抬起了头。看他那样子,我知道他碰到了拦路的字了。于是就和颜悦色地问:“你什么字写不出?”他红着脸站起来说:““可以’两个字怎么写?”顿时,我的火气一下子窜到喉咙口,真想大声呵斥他:“五年级学生连这两个字都不会写!”但看到他那乞求而又可怜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唧唧歪歪     
和你的关系一个新生去学校报到。老师:“家长姓名?”学生:“李大猛。”老师:“和你的关系?”学生:“不好,经常揍我!”这就是黑客某校一同学买了辆新自行车,为防盗,每晚都用5条铁链将其锁在柱子上。一天早上,这位同学发现5条铁链都被人弄断了,但自行车安然无恙,车后还贴了张字条:你以为我校没人了吗?这位同学百思不得其解,有人告诉他,这就是黑客。可怕的名字课堂上,一位老师在给学生介绍日本人的名字习惯。她说:“如果有个日本名字里有太郎二字,那他一定是长子,如果名字有次郎二字,那他一定是次子……下面,谁能说出一个有这种名字的日本人?”…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如何教育孩子识字的文章,立即仿效它说的方法,做成识字卡片让我三岁的孩子辨认.待他记牢后,又将卡片贴在墙上,反复加深孩子的记忆。开始,孩子对此还满有兴趣,从一天只记住一两个字,到一天能记住五六个字,于是墙上的卡片越贴越多。客人来时,我总要让孩子在他们面前表演表演。可是过不多久,孩子就厌烦了,教他认字时他总是心不在焉,我读字时他跟着读,可一转眼他就会忘了,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0.
早晨,我走进办公室,发现桌子上有一张贺卡,打开一看,原来是上届刚毕业的“小捣蛋”寄来的。看得出卡片上的字是他用心写的,虽然语言用得不准确,但我的心中却是甜甜的,不经意间又勾起了我对他们的思念,放假前那一幕又浮现在我眼前。记得那是他们毕业前夕,放学后,我经过郁郁葱葱的紫藤花架,无意间看见两个学生正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数着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一张记事卡片躺在教室的地板上,记事卡片上红色的字很醒目:不要忘记。我有点儿好奇:不要忘记什么?我捡起了这张记事卡片。"不要忘记"这几个红字下方,用铅笔写着三项内容:1.雪豆2.莎士比亚3.桑德拉·科曼尼我盯着第三项,感觉背上冷飕飕的。我的姓名怎么会出现在别人的记事卡片上?这个人提醒自己一定要记住我,他到底想干什么?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邻居的小妹妹问我:“为什么苏轼还叫苏东坡?”“也许他有两个名字吧。”我自作聪明地回答道。“那他为什么要取两个名字?”她这么一问,我也傻眼了。  相似文献   

13.
说来惭愧,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却从来没有对儿子进行过着意的教育。儿子也就顺其自然地发展着,以他特有的方式应对着这个世界。“校长也是普通人”闲来无事,与儿子一起翻看影集,当看到一张我与学生的毕业留影时,儿子指着一个个学生,报着他们的名字(儿子那时经常来我的教室,认识好多我的学生)。我指着照片上领导坐的那一排,问儿子:“你认识他们吗?”儿子一个个说:“袁校长、李校长……”“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我不敢说。”儿子抬起头,一本正经地看着我。“没关系,说吧。”小心翼翼地说:“袁炳飞。”“好好好,我去告诉袁校长,你喊他名字了。…  相似文献   

14.
一回,邻居的小妹妹问我:“为什么苏轼还叫苏东坡?”“也许他有两个名字吧。”我自作聪明地回答道。“那他为什么要取两个名字?”她这么一问,我也傻眼了。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听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课时,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当老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学习生字之后,教师巧用一则游戏(小魔术)巩固练习。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很多字,最近,老师和大家一样,也长了一样本领。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不用看就能知道你手里拿的卡片上写的是什么字,你们信吗?生:不信。生:信。……师:那我们来试一试。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前,将几张事先写有“葫”、“盯”等生字的卡片交给他,让他拿出一张,背着老师给大家看,然后请老师猜。师:(做出思考的样子)我猜这个字一定是“葫芦”的“芦”。生…  相似文献   

16.
“妈妈喜欢我做一个乖小孩,结果太多的规矩只会令我内·心更加反叛!”“我在香港三个电台拿了14个奖座,只输给刘德华,可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对很多记者来说,“谢霆锋”是个让他们又恨又爱的名字。恨,来自于他为人处事的特立独行、狂傲不羁;爱,来自于他身上到处都是令读者、歌迷和记  相似文献   

17.
那些糗事儿     
下课时,我让一个学生帮我关电脑.忘了他的名字,就冲他喊:“小胖子,帮老师检查一下那排电脑。”他回头,哀怨地看着我说了三个字:“我不胖。”  相似文献   

18.
教师袁越     
在上海图书节签名售书那一天,一位女士的彬彬有礼的声音问:“能将我的名字也写上么?”我答:“可以。请说。”“三横一竖王,高山仰止的高。”“王高?”——我不禁地抬起头,面前的女士风韵淑雅,似曾相识又很陌生。“你是袁越老师的女儿小王高?”一个“小”字,使她莞尔一笑……我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那3年,亦即1974年至1977年,正是“四人帮”为了达到篡党夺权之目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进行孤注一掷的政治赌博的年代。我本是个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并很容易产生正义冲  相似文献   

19.
嘿嘿,流行语     
好久没上网了,前几天偶然上了一次,就有了很大的发现,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经典”!打开电脑,输入QQ号,登录。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刚登录就有人“咳”我,对方叫“阳光不锈”,是我众多网友中的一位。“见面”后他问我的第一句话便是今年的流行语:“你还活着吗?”正当我和他聊得起劲的时候,又有一个新网友上线了。他问我的第一句话是:“你是PPMM吗?”我一“听”,怪怪,这“PPMM”是什么玩意儿?“PP”是代表婆婆吗?那“MM”呢?难道是代表妈妈?哎,管他呢,反正我既不是婆婆,也不是妈妈。于是我说:“我不是。”谁知他又…  相似文献   

20.
“我是谁”     
要刚入托不久的弦子(2~3岁)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改变了以往直接要求幼儿讲名字的方法,面是一开始问小朋友:“我是谁?”他们一起说:“蔡老师。”我又问:“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大家都摇摇头。我说:“我的名字叫蔡孙俊。”小朋友一听,顿时高兴起来,接着我问:“那你们是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孩子们都很愿意,一个跟着一个说出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我又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再让幼儿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我就这样在孩子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常识教育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