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读经典名著?是为了出去聊天的时候多些底气。还是为了汲取做人的道理?是为了增长知识,还是为了“书读的多了自然就会写了”?很多学生甚至坦白地说:“我就没有干过比读经典名著更吃力却不讨好的事情。”的确,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很多学生“功利思想”严重,拼命挣分数,沉重的学业负担压抑了他们读名著的愿望。加之社会上的动漫、游戏、网络小说以及各类时尚读物充斥着青少年的视野,读名著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成了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2.
张田若先生曾说:"学习语文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书虽读"百遍",但"其意不现"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我认为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引领学生高效阅读。如何引领学生高效阅读呢?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想读;其次是教会学生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一、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想读所谓阅读期待,是指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  相似文献   

3.
要结合实际,放开手脚,因势利导。不要囿于“必读书目”的框框,强按牛头喝水。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作品。不喜欢读大部头的名著,暂且就不要强迫,以免造成逆反、畏难心理。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短小精悍、内容高雅的文章,如:《读者》、《杂文选刊》、《散文》、《小小说》等。这些读物,学生可以在课间、睡前阅读,作为紧张学习的调节。随意翻开、尽兴而读,没有负担。只要是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素养的读物,又何必拘泥于是否是名著呢?当阅读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愉悦的享受时,学生很容易被教师领入瑰丽斑斓的文学天地。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  相似文献   

4.
名著是经过历史积淀流传下来的文化经典。学生通过阅读名著,不仅可以增加语文知识,还可以提高人文素养。但由于初中生的课业负担沉重,他们能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少,所以很多学生虽然也想阅读名著,却因缺乏时间而不得不放弃。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肩负起指导学生有效率地阅读名著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正一、高中生名著阅读现状分析上网一搜就会发现,近十年来,人们不断地在调查中学生阅读名著的情况,但结果几乎一致:大部分学生没有读名著。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真正喜欢阅读名著的人较少,他们往往是阅读积累丰富的学生,其中不乏语文尖子生。也有些学生想读点名著,但不知道读什么好。尽管不读名著的孩子一样能长大,但是可以肯定,读名著的孩子和不读名著的孩子长大了会有所不同,读名著是一种需要,读名著是一种提升,读名著是一种超越。要想解决大多数中学生不读名著的问题,首先要知道中学生不读名著根源。  相似文献   

6.
<正>"闲书"就是课外书,是学生按照兴趣选择的书,既包括名著经典,也包括某些流行读物,范围是很广的。为什么要特别提出让学生读"闲书"呢?因为很多老师、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太滥、太杂,怕学生接触后耽误了学习,因此,他们不赞成学生自己选择读物,也不主张学生读"闲书"。很多老师、家长画地为牢,只容许学生读他们指定的书,  相似文献   

7.
读与写一直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两大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读的积累与要求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课标中总是在极力倡导读书。然而,新一代少年陪同其长大的多是"动漫",与名著的距离如此遥远,如果没有人给他们阅读指导,就没办法激发他们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所以,即使教材中已经列出每个学期要阅读的名著,老师也非常认真地布置学生去阅读,但是几乎没有太多的成效。基于此,老师的"导读"显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教材是学生在校的主要读物,其中所选课文,多数为单篇短章,还有一定占比的节选片段。虽然学生读到的是一本语文书,但每一篇文章都是独立文本,实际上也属于"碎片化阅读"。这种阅读状态导致学生阅读单篇文章能力较强,而对整本书阅读要么不爱读,要么不能读,能读的多数也是浅层次阅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呢?我的做法是借助教材中的名著阅读任务,将名著阅读课程  相似文献   

9.
回顾近年来的教学,平时和学生交谈时,很多学生吐露说不喜欢课标推荐的那十几本名著,读不进去,也读不出感觉.那些名著要么是外国作品,要么内容老旧远离学生的生活.的确,初中学生经典作品的阅读现状确实不容乐观.要么是面临升学压力,课业繁重,没有时间阅读;要么是把卡通书籍、动漫杂志、网络小说等作为阅读的主要对象,进行无序低效的阅读.尤其是后者,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使一些学生形成了错误的世界观.朱光潜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流的作品,就会逐渐变得浅薄,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立场,没有鉴赏一流作品的能力.初中生阅读品位的低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消极阅读把学生的头脑掏空了.  相似文献   

10.
黄源深教授曾经说过:"好英语是读出来的,而不是打钩练习做出来的."在小学低年级,我们的英语教学主要以听、说为主.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也要逐渐加强.而读也是写的基础,阅读可以促进学生们词汇的增加,培养他们的语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那么,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呢? 一、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 1.提高阅读速度 很多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英语文章时,都会显得特别吃力.他们总是喜欢一个一个词的读,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很容易遗忘,读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在这种状况下看完全文,他们仍然会很茫然,根本不知道自己读了什么东西.因此,我们要对学生们的阅读进行指导:(1)要让学生们坚持默读.如果用默读的方式去阅读文章,速度可以提升许多.如果用朗读的方式,那么,速度就会相当的慢.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们在阅读时,不要发出声音,让他们学会用眼睛去扫视文本内容.(2)尽量避免回视.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开卷有益。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读书肯定是件好事,而读书之中,阅读经典名著显得尤为重要,毕竟经典里蕴藏着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名著篇目,读了让人赏心悦目,百读不厌。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学生们尤其是中小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不是风生水起,而是渐趋凋敝。名著少人问津,问题到底出在哪?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学习中小学生对于这些经典名著课文缺失阅读兴趣和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着力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解读和赏析。一般来说,阅读教材中的名著有"五大阅读法",也即参读、美读、比读、议读、笔读五种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江苏高考加试题中第一次涉及到了名著的阅读,这一新题型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疑问:考试大纲中的名著有那么多本,每本都是厚厚的一大部,高中的复习时间又那么紧,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对名著部分进行复习呢?是每本名著都要仔细地读还是只看看简介就可以了呢?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一般的名著  相似文献   

13.
文学名著是文化精华的沉淀,是人生智慧的结晶。名著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对于阅读名著兴味索然,只是出于考试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去读名著,造成阅读效率低下。有的教师在名著教学中以考代读,通过让学生做名著阅读的题目背诵答案的方式应付教学任务。这些都造成名著阅读死板僵化,达不到应有的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传承优秀文化的目的。高效  相似文献   

14.
<正>《红楼梦》是中专学生需要深入阅读的一部重要名著。说它重要,不仅仅因为它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阅读名著可以提升学生对文学名著各种写作技巧的把握;实际上,对它的理解能力如何,还关系到中职生文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水平等的提高与否。但我们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学生读不懂《红楼梦》,甚至读不下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红楼梦》的很多内容和古代文言知识联系紧密,如果他们不好好掌握文言知识,确实很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教学离不开朗读。阅读教学的主心骨就是"读",语文能力"读"是根本。当前,语文教学中摒弃或轻视"读"的现象十分严重,教师喋喋不休的分析,滔滔不绝的讲解,代替了学生阅读、感知、消化课文的主动行为。名为阅读教学,其实根本没有或很少有学生的阅读实践。忽视了"读",又怎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可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里,大多数还没有做到好好地读。有很多地区,小学里读语文课本还是一字一拍,这根本不成语言了。中学里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里,我们学会人类所完成的一项最了不起的也是最困难的技巧——怎样阅读。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读老师指定的书。老师指定读《白鲸》,我不喜欢它,没有读,我以为我赢了。可实际上,我输了。后来,我还是读了它,而且每读一遍,我都发现一种新的乐趣。什么是名著呢?名著就是这样的书——哪怕只是一瞬间,它都会使你从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名著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书,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为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为什么你应该阅读名著,并且要学会欣赏它们?我提出三条充足的理由:第一,名著开阔你的眼界;第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对高中三个年级学生949人进行调研。从调查结果看,喜忧参半。喜的是多数高中生有正确的阅读期待和阅读认知,如认为读一些课外书对于语文成绩的提高有利、认为应该读原著、因"感兴趣"和"为了提高文化素养"而读名著、希望名著教学进课堂等,而多数学生家长也支持孩子买课外书。忧的是多数高中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结果离理想目标甚远,如读名著不做笔记、读名著从不与老师讨论、喜欢上网远胜于"看课外书"、读名著的数量太少等,此外,还有相当部分高中生读书从未有或罕有真正的"审美想象中"的感动。高中生的这种名著阅读期待、阅读认知与名著阅读行为、阅读结果之间的不协调,反映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当代社会转型期的剧烈矛盾冲突,其对教育工作者阅读理念、教学理念的拷问,也反映出了这个群体正处于尴尬的两难抉择之中。  相似文献   

18.
"人之初,性本善……"古代的老师们让学生朗读,在很多影视作品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这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虽然过去了上千年,现在重新谈论这个问题,结论还是一样的。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许多成名的大作家,在谈及之所以成名的原因时,都说与多读书是分不开的。学生不但要读书本里的课文,更要多读一些中外名著。我们都知道,浓厚的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说,教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良好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的初中语文教育应该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少做或不做一些无谓的题目,让学生多读书且读好书,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学生的课程学习任务繁重,而且学习压力较大,阅读早已成为了无法负担的内容.所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阅读有效性的提高和控制,通过阅读的方法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网络阅读首次超过了图书阅读.现代社会,孩子们因沉重的学业负担,往往无暇阅读经典名著;网络文化盛行,使许多人疏远了经典阅读,而处于"浅阅读"状态中--有人因此惊叹:传统阅读的逻辑性遭到了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