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不仅在世界航海史上创造了空前的壮举,而且在中国外交、经济、文化、海洋事业等诸多领域都建立了辉煌而不可磨灭的功绩.郑和七次下西洋在推行和平外交、发展海外贸易、传播华夏文明、促进航海事业等诸方面的贡献,使得这一事件远远超出了航海本身的意义,成为世界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南京市马府街小学始建于1950年,因位于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郑和本姓马)府邸原址,故得此名。学校毗邻美丽的郑和公园,校园小巧精美,清新幽雅。近年来,学校全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一方面传承郑和"敢为天下先"的航海精神,另一方面探索创新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以人为先、以行为先、以学为先"为核心价值的"力先"办学理念引领下,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力、创新力、学习力、影响力",以达成"敏行、立新、砺学、修德"的育人目标,不断追求"让教育更智慧.让身心更美好"的教育理想,放眼未来,努力实现"发现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幸福每一个"的教育愿景。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简述"庞大的船队".(呈现相关含有数字的短语,教师引说郑和第一次远下西洋的船队规模.) 2.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郑和远航(生读题).让我们穿越时空界限,跟随着这位600多年前的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做一次前无古人的远航. [复习导入,定下场面壮阔、人物伟大的基调.] 二、精读指导 (一)解读"和平之旅" 导语:郑和远航的目的是什么?他如何与各国交往的? 1.大家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郑和是怎样与各国君臣、各国百姓、各国商人交往的,划出有关重点词语和句子.  相似文献   

4.
郑和与妈祖,前者是航海巨人,后者是“海上守护神”,二者都曾是中国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在他们去世后,其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的同时也加入了许多附会与想象的成份,被海内外许多人视为神明。郑和崇拜、妈祖信仰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一部分,本文拟通过论述郑和崇拜与妈祖信仰的形成、传播等,探寻二者共有的海洋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郑和的船舰,是文明之舟;郑和的远航,是和平之旅。 郑和前后,世界各国林林总总的征帆风墙中,唯一堪称“和平之帆”的,是郑和的船队。  相似文献   

6.
判定泉商文化的核心精神,需要从泉州历史兴衰和时代崛起的全过程作历史稳定性和持续性的考量。泉商文化的核心精神是泉州海洋文明的产物,是以海洋文明蕴涵的和平与进取精神为特质。泉商文化的核心精神主要体现于:儒家传统文化的"仁爱"本质精神,祈求妈祖等神祇保佑平安的和平精神,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盛局面所表现的开放包容、和睦共赢、重义求利的海交贸易精神,元末与明清时期泉商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爱拼敢赢、敢于犯禁的进取精神,当今改革开放时代呈现的创新发展、公平竞争、和谐共富的精神等。  相似文献   

7.
禹文化是展现华夏统一、热爱和平、崇尚安乐的民族精神,是涂山独有的文化,重建禹王宫,就是要打造禹文化振兴中华的精神.通过对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分析,进行营销策划、旅游宣传等方案.再现他"造福子民,崇尚安乐"的特质,传承及弘扬以"热爱祖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其成为"涂山禹王宫"标志性名片.策划主要注重目前风景区的现状并做出自己的定位及特色,重修建设禹王宫.策划主要包括:项目的建设、演出的策划、文化节的定位、具体预算,长期固定项目、短期固定项目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背景材料】材料一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启航60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国家安排了一系列重大活动:2005年在北京举办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2005年在北京举办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展览,中央电视台拍摄了郑和下西洋电视专题片,2005年在上海举办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材料二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与福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册》2004年年底在福建正式发行。邮册中精选了近50张精美邮品,围绕郑和当年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这一宏伟历史事件,反映了郑和和他的船队成员们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不但率先于世界其他民族走向海洋,而且在搏击茫茫瀚海的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海洋文化,为世界海洋文化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海洋文化在郑和时代达致巅峰,随后直转急下。一出把中国推向世界,但却没有把世界带给中国的可谓既是历史亮点,又为历史拐点的交织着自豪与悲情的历史壮举,在郑和手中悄然落幕。此后中国由开放走向内敛,乃至完全封闭,进而造成中华民族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最终落伍。进入21世纪,中国终于迎来和平发展的大好良机,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目光转向海洋,藉此需要我们积极策应,努力在全社会范围增强海洋观念和海洋战略意识,重塑海洋文化自信,推动并繁荣海洋文化与经济协调互动发展,走海洋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朱丽萍 《教育导刊》2005,(12):41-41
2005年7月11日恰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的第一个"航海日"."航海日"的设立与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事业和国民海洋观念的高度重视.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为国家设立与实施"航海日"倍受鼓舞、倍感自豪,同时也积极在思考,如何培养和提高幼儿的海洋意识、海洋观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基于和平县"墩头蓝"的现存状况,分析其传承与发展困境,并重点提出切实的保护措施,以破解当下和平"墩头蓝"的传承危机,有效帮助传承主体延续和发展和平"墩头蓝",为保护与传承濒临灭绝的客家技艺贡献一份绵力。  相似文献   

12.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48分)2005年7月11日,是中国第一个航海日,也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纪念郑和,就是要大力继承和发扬郑和敬业献身、忠心报国、敢为人先、科学探索、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伟大精神;就是要  相似文献   

13.
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研究郑和下西洋,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课题,具有鼓舞当今中国人走向海洋的现实意义.在近百年的研究中,学者们不时提到一个问题:指言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在明代中期被职方郎中刘大夏烧毁了.本文考证,史实大有出入.刘大夏藏匿一时的是永乐年问征讨安南的档案,并非郑和档案.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问题》2005,(4):48-48
郑和七次远航的伟大壮举已经过去600年了。600年斗转星移,许多细节都已隐没在历史之中,然而在沧海桑田的异国他乡,仍然能找到当年“和平之舟”的身影;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人民,至今仍在深情地纪念着郑和。这一切表明,郑和下西洋所体现的和平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为世人认同,为世界称道,为人类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和平实践。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在郑和云帆高张的航行中,传播的是中华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精髓,展示的是中华民族要玉帛不要干戈的…  相似文献   

15.
从和平文化实现的三角理论,即和平研究、和平教育及和平实践入手,阐述了和平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其正确价值观塑造、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开展和平文化教育,要积极学习和平文化理论、大胆吸收中外和平文化思想;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要自觉传承优秀传统和平文化、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要树立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理念、自觉落实为日常行动。  相似文献   

16.
明初的和平外交,促成了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进一步稳固了国内统治秩序和发展了对外友好关系.随着郑和下西洋所取得的和平外交的巨大胜利,东方世界逐渐建立起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世界秩序的国际关系体系,这是明代封建统治者所追求的“皇威“与“德化“的最高目的.然而统治者一味沉迷于这种“中国中心观“的满足中,去追求“宣教化于海外“行“厚往薄来“的礼仪,使明代疲于应付,财力匮乏,不仅无益于国内经济的发展,使明代在繁荣以后的几十年过早地走向衰亡,而且也无助苦心经营的华夷世界秩序的巩固.  相似文献   

17.
老西藏精神是西藏和平发展和建设各个时期对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的生动展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老西藏精神萌芽诞生于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时期,奠基丰富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创新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升华拓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推动西藏和平发展和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与此同时,伟大建党精神构建了老西藏精神的信仰之基、理论之钙、灵魂之志,是老西藏精神的精神原点。新时代加强西藏党组织建设、推进西藏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赓续传承老西藏精神的践行之道。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2日上午,"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告别欢送的人群,长鸣一声汽笛,缓缓驶离青岛码头,开始了长达300天,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的远航。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老一代海洋人就提出"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目标。如今,他们的夙愿正在变成美好现实。"大洋一号"环球远航,正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的今天,"大洋一号"首次环球考察任务,将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做出中国人民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以来,舟山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设美丽海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及"海洋强国"大力支持了海岛建设.对建设中仍存在的规划导向不明确,产业经济支撑单一,海洋特色文化传承滞后问题的分析,提出美丽海岛要通过完善政策、新型产业带动、生态可持续、文化有力传承等才可继续发展建设美丽海岛.  相似文献   

20.
启动与推进湖南省和平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它不仅是顺应我国和平发展战略、提升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社会支持力的需要,而且是提升湖南省乃至全国文化软实力、传承与弘扬湖南精神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