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的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的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有理有据、前后连贯地表达清楚一个道理。3.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重述故事,进而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人类不能从自己的偏见出发把动物区分出贵贱善恶,从而依据这些标准对自然进行干预,要从自然的整体来看待动物之间的平衡。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复习词语和语段,设疑导入。1.听写词语:葱绿消退出示答案,点评,指导书写,自己订正。设计意图:中年级书写教学依然是重点,把书写指导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诵读,让学生从人们随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弄清狼、鹿、森林之间的密切的联系,明白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小黑板.  相似文献   

5.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狼和鹿》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 教材解读:这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作者按照“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来结构全篇,课文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旨在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相似文献   

7.
《狼和鹿》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们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以及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的故事。故事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  相似文献   

8.
(注:课文为苏教版第6册第19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品味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语句,体会语言的形象性和独特性。3.细读文本,在审美的体验和感悟中,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教学流程】 一、揭题激趣 1.分步板书课题: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狼”字)看到这个字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鹿”字)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狼和鹿”的故事,齐读课题。此时,面对这个课题,你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地围绕题目质疑,教师针对学生质疑的难易程度,做适时点评。)  相似文献   

10.
【教学流程】一、揭题激趣1.分步板书课题: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狼"字)看到这个字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鹿"字)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狼和鹿"的故事,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一、导入新课。导课的意义在于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参与学习的兴趣。因此,导课力求简洁、明快、紧扣目标、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12.
13.
一、导入新课导课的意义在于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参与学习的兴趣。因此,导课力求简洁、明快、紧扣目标、生动有趣。小朋友们,吃东西我们都能吃出味道来,读书,你能读出味道来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狼和小羊》,专门来练习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4.
15.
《牛和鹅》的教学回避了传统教学平铺直叙的不足,以整体感知、学习批注,研读写法、迁移运用,深化主旨、拓展延伸板块状推进。板块之间力求逐层递进、环环相扣,将动态生成的资源依循文本表达的主旨不断统整、聚合,让学生的思维意识浸润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以有效推动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在原有层次上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一、听——感受寓言特点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轻声读. 2.听完了课文录音,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故事里的鹿和人一样会说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学会清楚地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17.
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提出了对语文教学本位的思考:以"言语生命"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概念。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这才是回归本位的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在语文课上,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学生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狼和小羊》一课是上海S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选自《伊索寓言》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狼和小羊的对话形式展开故事 ,告诉他们对待像狼一样的坏人 ,光讲道理是不行的。这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民思维入手 ,按听、说、读、写四线并进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好课例。(一)针对课文特点 ,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课文的第一小节后 ,结合班级实际 ,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认知目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分析 ,使学生理解“故意、借口、温和、可怜”等词语 ,知道狼的三次借口分别是什么以及小羊…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4课。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要善于识破它,不要被它的假象所蒙骗。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毫不犹豫”“的的确确”造句。3.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相似文献   

20.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凸显语文味、儿童味和情趣味。语文味表现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有效裁剪、对文本语言的有效开发、对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倾力关注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够借助文本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理解、积累和运用,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儿童味表现在教师对儿童学习心理的有效把握上,更表现在儿童本身能够在课堂上自由呼吸与快乐成长上。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