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9年我国全面启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来,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已初具规模.但由于起点低、历史短,在许多方面仍有不足,自主创新的紧迫性要求尽快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通过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强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仅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升我国国家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研发中心试点建设的目的,就是把企业主导的研发体系建设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突破口,将国家意志与企业利益相结合,帮助我国企业实现赶超国际一流研发中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总体框架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与创新体系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我们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应重视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项层设计,而且要研究消除创新体系的障碍,加强创新的薄弱环节,大量促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互动创新、开放创新,建立使创新的萌芽蓬勃发展的环境和制度,以形成开放、互动、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外资研发中心NIS研究框架在研究视角和范式以及理念上实现创新,突出外资研发中心从事开放性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特征,视其为NIS中的特殊内生变量,突破了囿于“外资”与“R&D”两条线路分离研究的局限,是一个视角统一、目标明确、同时具有强大张力的动态研究范式。研究框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定位的政策化视角与广适性以及研究视野的全球化等方面均显示出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自主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应重视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顶层设计,而且要研究消除创新体系的障碍,加强创新的薄弱环节,大量促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互动创新、开放创新,建立使创新的萌芽蓬勃发展的环境和制度,以形成开放、互动、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国家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制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6.
从国家创新体系到创新型国家转变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坚持自主创新的核心地位。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正在出现由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向创建创新型国家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哲学基础,实现了由重视创新客体的建设向创新主客体综合发展的转变,明确了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呼唤知识创新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在关联性、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技术能力的非流动性和技术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等有利条件,借助近年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科技投入加大和国家科技部门条块逐步被打破的良好基础,通过强化体制制度创新、实施区域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立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等途径,整合优化区域内国家科技资源,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区域化,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形成。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阐述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意义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措施,同时指出,要建设好国家创新体系,需要从经济、社会、科技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及其建设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不仅在创新要素构成的层次与边界,而且在创新活动的功能与定位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两者又在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联系和互融互动性的联系。从而决定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效益最大化原则等。  相似文献   

11.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呼唤知识创新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首先通过介绍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程,基于学者对其认识,界定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内涵。其次总结影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三个因素,最后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5.
从技术技校企业单一主体中凸现出国家创新体系国家主体,这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文章从技术创新企业主体的问题入手,阐明了国家创新体系中国家问题的实质,能否保证技术创新,创新体系高效率地运转,表现在国家整体层次上就是是否遵循了一系列共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科技信息》1999,(4):10-13
  相似文献   

17.
陕西、四川和重庆等西部局部地区经过国家的长期支持和发展,不仅聚集着强大的承担"国家使命"的科技资源,而且吸纳科技成果的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及军工产业较为发达,区域内国家创新能力较强.因此,这些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其国家科技能量首先在本区域释放、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技术能力的非流动性和技术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等有利条件,通过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化的路径,进一步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先导,克服为科技而科技、轻科技产业化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盲目靠拢国家创新体系目标的认识误区;以体制制度创新为主导,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以大力发展地方科技为基础,提升区域吸纳利用国家科技能力等措施,建立完善其区域创新体系,深化西部大开发,带动西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国内科技政策界讨论的热点.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个从国外引入的概念,产生于市场经济的背景中,得自于日本等后发工业国家的发展经验.但国家创新体系对处在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回顾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创新体系?怎么建设?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务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期专家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 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 自主可控的国家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打造区域高水平"创新极"、 培养与发现创新人才、 借鉴国际经验等角度对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