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洁 《地理教育》2006,(4):72-72
“地理”一词在词典中有如下解释:全世界或一个地区的山川、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居民点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总的情况。事实上,地理也就是这样一门广泛而又实用的学科。可以说,在生活中它的影子几乎无处不在。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没能认识到这一点。很多时候,生活中的地  相似文献   

2.
《学周刊C版》2013,(31):2
在贵州省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只有一个老师、九个学生、两个年级的小学,这就是打秀小学。而这唯一的老师就是乡村代课女教师——韦玉连。这里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经济文化发展依然很滞后。山大人稀,村与村,寨与寨之间距离较远,形成了教学点分散,学生数量少的状况。韦老师为了这里的孩子担任代课教师已经32年了。韦老师为了照顾到这9个学生,将一间教室分成了两半,不同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对小学生来说,最幸福的应该是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享受爸爸妈妈的爱。可是,还有那么一群孩子,他们被称做"留守儿童",他们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生活中最缺少的是父母的关爱。在安徽省肥东县陈集乡,有一所阳光小学,校长叫陈万霞,她用母亲般的爱心呵护着300多个孩子健康成长,为留守儿童创造了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画视觉化问题,已引起了业界广泛注意,这自然也引发了我们对传统中国画视觉特性的反思。实践证明,传统中国画视觉特性的根基是书法线条艺术,她不仅反映在气脉贯通的整体空间布势之中,而且渗透于气韵生动的骨法用笔,正是以书法艺术为基础的文化精神内质和笔墨润物无声般涵养了中国画的视觉传统特征,那种“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意象审美境界也就成了传统中国画视觉特性的美学核心。因此我们不能抛开传统视觉特征来另搞一套所谓视觉创新。近年来的中国画大展上,失去了以书法艺术为要根基的文化精神内涵和笔墨趣的中国画视觉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绘画艺术是画家借特殊语言——绘画,来体现主体品格、个性气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人文思想及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的道风禅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尤 《文教资料》2009,(13):44-46
中国画与道家文化和禅宗素有密切联系。禅宗是佛教与本土道家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化的佛教教派之一。在长期的绘画演变发展中,道家文化和禅宗思想对中国画产生了重要的内在作用。本文旨在分析道家文化和禅宗对我国国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龙文化”在徽州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传说方面,“龙”信仰是重要的传承形式,传承过程中突出了徽州的地域特征;在生态方面,重视“龙脉”的理念体现了生态保护意识;在空间地名方面,以“龙”为名的现象自唐宋时期已有,至明清时逐渐增多,这也是“龙文化”在徽州民间加速传播的重要阶段;在民俗方面,舞龙、闹龙灯、赛龙舟等活动中的仪式反映了徽州人对地方“龙文化”的记忆和传承。  相似文献   

8.
乡土地理即本市县、乡镇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是广义上的地理概念,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包括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的内容。乡土地理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因素和教育因素。由于乡土地理涉及面广、贴近学生生活,可研究、探讨的内容丰富,非常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武琳 《师道》2013,(10):13-14
适逢第29个教师节,2013年中国“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圆满落幕,最美中国乡村教师们的事迹再次让大家润湿了双眼,净化了心灵.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温暖与力量。教育的至善与大美。乡村教师们用自己朴实的“做”代替了奢侈的“说”,用无私的奉献代替了索取,用创新代替了保守,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培育出了最美的希望之花。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走着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画的发展道路;中国画的寄情山水;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文化品格和中国山水画的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客观地分析,阐明对中国画山水情结的直观、全面的认知,从而引出当代艺术家们要勇于穿越古垒、勇于开拓创新,为中国山水画注入新的生命活力。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只有创新才能重铸中国山水画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最美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样态如何”为研究问题,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遵循质性研究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与程序,选取四川省两届42位“最美乡村教师”获得者为研究对象,以获奖者事迹材料文本为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提炼出“最美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研究发现,“最美乡村教师”具有“责任意识”“眷念情怀”和“求上精神”三大基本特质。进而提出可从“强化角色认知,厚植乡土情感,提升行动品质”三方面来促进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建设,涵养师德,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和乡村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美术创作方式,是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也是世界美术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将其发扬光大,让其后继有人。当今小学美术教材中的中国画教学,大多是美术院校中国画专业的简化版,临摹加技法训练,带来了不少弊端:思想受束缚,画面效果呆板,千篇一律。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关注儿童心理,让学生适度放任;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乐进课堂;站在学生角度看作业,从而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杨亚男 《培训与研究》2007,24(10):105-107
笔墨是构成中国画最为基本的母性元素。本文通过探讨如何使中国画具有人文精神和民族特性指出:艺术创作的文化内涵,决定着其品位的高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考虑如何通过笔墨这一中国画的外在形式体现艺术作品内在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4.
线描在中国画中具有独特的造型功能.因为线的直接性,人类最早的造型行为就选择了线这一种古老的人造造型语言形式.但西画的用线与中国画的线描用线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西画中,线主要用来界定轮廓,而中国画中的线除了界形功能外,还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空间感、层次感、肌理、节奏与韵律感、暗示形状的深度关系,以及表现黑白不同的色阶.中国画从其产生的那时起,到现在一直在使用线条这种造型手段,悠久的线条使用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线的使用带有了独特的文化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在中国特定的大文化环境中深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把“墨”作为一种重要的绘画色彩,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内涵,色彩却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中华民族这种独特的色彩审美观是在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和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作为有着古老传统的中国画艺术,不管历史上有过多少辉煌,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会促进文化科技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画艺术在文化心理、艺术观念及风格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各民族艺术中,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备受关注,特别是在题材的选择上和对绘画内在精神的表达方面所展现出的中国人对美和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让中国画更加温暖感人。这种能够撼动人心的朴素特质来源于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农耕生活中所积累的生活智慧,来源于中国人对幸运、美满等人类共同追求的“吉祥”的独特理解。源远流长的吉祥文化在中国画发展的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中国画的发展反观吉祥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国画和油画进行简单的分析,结合笔者学到的理论知识,对中国画与油画之间结合的重要性进行了着重阐释,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期待能够有更富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作品出现。  相似文献   

18.
赵丽华 《考试周刊》2010,(35):39-40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各艺术品类异彩纷呈,灿若星河,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庞大阵容,中国画是其中一颗光华璀璨的珍珠。在中国画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的传承,是每个中国画教师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中国画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乡村聚落千姿百态,风格各异,仿佛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聚落地域差异显著,类型多样,其影响因素也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体现,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一面镜子。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信息的高速发展以及现代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中国画艺术在新的时代中具有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形式。从此角度对绘画,民族的关系加以阐述,目的并非仅仅为处于困境的中国画进行改良,而是真心的意在唤起全民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继承,希望以此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历史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