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的关系。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阐明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体育在健康心理教育中的作用,并对如何利用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健康水平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乔仁波 《体育世界》2007,(5):99-100
文章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地方农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教学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社会相关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通过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0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为14,8%;可能存在某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为50.9%;暂时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为34.3%。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创建特色课程、改变教学模式、角色互换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体育教学干预。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对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形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应当遵循的一条普遍原则。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注重教书,而忽视育人、育心的现象,及独生子女在教学中反映出的一些特殊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总结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学生心理健康的六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张伟 《山西体育科技》2010,30(1):35-37,40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针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状况下降及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运动处方整体教学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相结合的体育课程改革模式,研究表明其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有明显效果,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十分严重,这在体育教学中有明显表现。作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渠道,高校体育教学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对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成因的分析了,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琦 《体育世界》2010,(2):94-96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培育大学生身心健康是一种积极的有效方法,并对此方法作出可行性分析,同时提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天学生健康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原则选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和体育教学的特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综述,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研究认为:学校体育要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建立心理健康教学原则体系。在体育教学中遵循快乐性原则、激励性原则、交互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独生子女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进行调查,揭示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社会学、心理学、体育教学等多角度出发,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应具备的综合素质。针对目前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体育教学及校园文化等手段对他们施加干预对策,使其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近几年有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资料,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路和措施,以便从根本上克服当前高校体育存在的弊病,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对大专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专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路,检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采用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大专学生进行前后两次测试。结果表明,当前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症状的学生较多;通过俱乐部制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比较发现,俱乐部制体育教学对改善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尤其对减轻抑郁心理、改善人际交往状况方面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将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形体教学中,就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焦虑,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女子防身术以其独具特色的风格、广泛的社会应用以及特有的强身健体价值,深受女大学生的喜爱,究竟这门课程对女大学生的健康影响如何?通过心理健康量表SCL-90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对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实验对比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开设女子防身术课程,不仅能使女大学生掌握防身自卫的基本技能,还能显著地影响女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增强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体操是实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的手段之一。但是,在体操教学中,尤其是器械体操的教学和业余训练,学生很容易发生损伤现象,甚至出现严重伤害事故,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就会受到极大影响。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和调查分析,主要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因素、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场地器材等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学生在体操课中受伤原因,并为减少教学中出现损伤事故,对其损伤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阐述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改善和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是巨大的,提出学校的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创造条件,调动和组织大学生积极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以改善和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生物学功能的延展分析,针对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等心理疾病,提出了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高校体育教学与锻炼可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其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7.
运动处方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体质的实践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年制高职的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立足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原则,把发展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引入运动处方,紧紧围绕着“增强学生体质”这一中心任务,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阳光体育运动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优良的“港湾”。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进行全面了解,旨在为和谐校园的构建、阳光体育运动的贯彻落实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引进拓展训练,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对大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普通高校都在积极思考和实践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笔者阐述了南京工业大学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有效途径: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高校体育教育与教学模式;实施阳光长跑制度,加强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的培养;借助体质测试平台,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发挥学生体育俱乐部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热情;积极承办赛事,精心组织开幕式表演,营造学校特色体育文化氛围。并对今后高校体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